郭松民 | 有趣,痴情果粉被果军后人塞了一嘴马粪!
01
“八百冷娃跳黄河”的事,已经了听了很多年了。
叙述是煽情的、甚至是诗情的——“比狼牙山五壮士悲壮百倍!”
“八百多人被逼上了悬崖。身后是奔腾咆哮的黄河,面前是张牙舞爪的鬼子;放眼望去,东、西、南、北重峦叠嶂,云雾飘渺处则是他们的故乡。八百多名小战士齐刷刷地跪在悬崖上,向着家乡跪拜之后,一起跳进奔腾的黄河。”
“这位村民至今还记得最后一名士兵跳河的情景。那是一位旗手,双手紧攥着军旗。他在跳河前吼了几句秦腔,是《金沙滩》中杨继业的两句:‘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
有画面、有配乐、有全景、有特写,如此有仪式感的镜头,感动了不少人。
陕西画家李新安还据此创作了“八百壮士投黄河”的巨幅油画,作为抗战胜利70周年的献礼,中国国家话剧院也出品了原创大戏《中华士兵》,“再现800冷娃投黄河的悲壮故事”。
2012年,还有一部电影《咆哮无声》,“里面有一个场景,面对日军的包围,数百名国军抗日英雄被逼上黄河崖壁,成建制地跳下了黄河。”
02
今天,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前国民党陕西省长赵寿山(编按:读者“老原”指出此处有误,“赵寿山原为国民党军抗战将领,指挥中条山战役,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率军起义,解放后五十年代曾任陕西省省长,而不是国民党的陕西省省长”)的孙子赵武原,前国军将领冯钦哉的孙子冯寄宁,当年参加过战斗的前国军老兵王蒙芳。将《咆哮无声》的出品方、发行方和视频播出方告上了法院。
理由是“好男儿不战死在沙场,而是砸坏武器去跳黄河,这不是光荣而是耻辱。”“一盆清水被搅浑了,伪史变成了神话。”
不知道这些被告有没有焦大的感觉?小主们一片好意全不领,啪得一声就塞了一嘴马粪,噎得眼冒金星,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这些年,有关国军的神话可为多矣!“800冷娃”之外,还有孙立人部的五名军统女特工拉响手榴弹跳悬崖的故事,以及国军飞行教官单机独挑数十架日机,留下“我的学生都死了,现在轮到我这个教官了”的日记,等等,再加上西南某博物馆馆长制造的诸多神话,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些神话其实都是破绽百出。比如国军门户之见极深,孙立人这种英美范儿的国军将领,防军统渗透如同防贼,怎么可能允许几个军统女特工随军掌握机要?国军飞行教官的故事,更是把日本神风飞行员的故事包装成国军飞行员的抗日故事,也算是脑洞大开,下作之极了。
03
扯远了,继续聊“800冷娃跳黄河”。
这个悲壮的神话普一出世就让人有点折磨。800冷娃,精壮的西北汉子,按照国军的编制这是两个营的兵力,宽松一点的话,就可以算是一个团。要知道,守四行仓库的只有400多人,就号称一个团了。
看了这个神话,总是不由的就想:一个团的兵力,突围也好逆袭也罢,干点什么不好,怎么就跳了黄河呢?
那时候,编造者们估计也未想到,今天会被小主子塞来马粪。当初,他们或许全是一番诚意,为了能够让后世的果粉们引以为傲,力压八路军一头,才用唱着秦腔跳黄河的壮举,来制作一些事迹材料?
04
东北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有八女投江的悲壮故事。她们是女战士,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13岁,背水作战,子弹打完了,面对步步紧逼的敌人,集体沉江,壮烈殉国,她们是永远的英雄!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他们只有5个人,并且和鬼子周旋了一天一夜,身处绝地,弹尽粮绝,有人还负了伤。跳崖,是他们战胜日本鬼子的最后方式!
但800人成建制跳黄河,恐怕只有一种可能:被击溃后争相跳河逃命。在战场往往是这样,一心想逃命却未必逃得了命。
很多人为自己的揣测感到不安,担心会亵渎了国军英雄。同时也有点疑心,那些“800冷娃跳黄河”故事的讲述者、拍摄者、绘画者,搞得不好就是国军的高级黑,成心想把国军变成一个笑话?
05
果真,上文说的新闻就来了,标题曰《陕西前省长嫡孙告状……》这里的前省长可不是你读完之后直觉的“前省长”,而是前国民政府的省长,也就是当年国民党的省长。是不是深刻体会了“假话从不说,真话不讲全的”真谛?一笑。
国军神话,或许一开始能够唬住一些缺乏历史知识的人,但是时间稍长就露出了马脚。客观效果更是把国军漫画化了,这下让国军的后人和健在者都受不了,他们洋洋自得又一派古道热肠地替国军编造这些神话的时候,难道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满嘴马粪吗?
他们只配这个,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