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沈阳菜农进出市场 要交两次“扒皮费”

火烧 2011-06-27 00:00:00 网友时评 1032
沈阳菜农进出蔬菜批发市场需交两次‘扒皮费’,收费人员凭心情收钱,无发票,菜农无奈承受层层加价,最终由百姓埋单,引发广泛关注。
一棵白菜进出一次蔬菜批发市场需要两次交费,菜农称之为“扒皮费”。在沈阳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沈阳盛发蔬菜批发市场里,天天来此买菜和批菜的菜农们每天都会有这样的遭遇。

     用菜农的话说,一年辛苦种出的菜还没等卖出去,就要被层层加价,而被加价后的菜最后将由买菜的百姓埋单。一些菜农称,以这种方式收费持续了相当长时间,但是由于只能在这里销售蔬菜,他们没法提出质疑,一旦有人不满,将无法再次从事蔬菜批发生意,他们只能忍气吞声。

     记者在持续一周的暗访后发现,收费一事的确存在,这些收费人员来自市场管理方,每次收费都是凭心情,有时5块,有时3块,一块的也收。而经常见到的场景是,菜农趁机逃避交费,而收费人员则连追带拽,极其混乱。

    收费人员“凭心情”收钱

     在沈阳皇姑区一家早市卖菜的老何两口子,每天不到2点就得开车到沈阳盛发蔬菜批发市场。因为是零售,老何两口子得在市场批发尽量多品种的蔬菜。货车不进入市场,如果想把蔬菜从市场里面推出来就得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用两轮车推出来。“推着一车的菜,有的时候在门口收2块,有的时候收3块。有时候好好说,就扔给他们1块钱。要是赶上他们哪个收费的心情不好,同样是一推车(菜)还被收过5块钱。收了钱,发票啥的都不给。 ”老何一提这事就来气。

    “不交费就出不了这个门”

     6月20日凌晨1时许,在市场大门口灯光下,3名男子向每个运菜出来的业户收钱,收钱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语言。当一辆运菜的车推出来时,男子自然地伸手并用眼睛注视着运菜的业户。这些老业户从口袋里拿出零钱极不情愿地交给他们。

    记者观察了几个小时后发现,这些业户在将钱交给这些人以后,收费人员没有给这些业户任何的收费发票。“你这一车菜收你多少钱?”记者询问一名刚刚推菜走出市场的业户。“3块钱。 ”对方回答,“咱也不知道啥钱啊?反正你不交费就出不了这个门! ”

    菜农不给钱 被连追带拽

     6月22日凌晨2时许,每当一辆货车入场时,都要经过入口处的一台地秤,当地秤上显示出货车的蔬菜重量后,守在入口的收费人员上前收费。

     车主在看完称重后,会从怀中掏出一沓钱,抽出几张,递给收费员,收费员几乎不说话,接过钱后直接攥到手里,然后等待下一辆货车。整个过程,记者没有看见收费人员主动给车主一张发票。“别走,别走,你还没交钱呢? ”就在暗访记者不到一米远的地方,一名中年男子推着一辆车刚出了市场大门,一位老者就追上前,拽住他胳膊,“快点交钱,没交钱就想走,还想干不了? ”

     这名老者就是市场方的收费员,此时,他左手中的钞票已经厚得很难用手攥住。“刚才不是给了吗,咋还要?”菜农反问。“跟我装傻是不?出去一次交一次钱! ”老收费员大声呵斥。这名菜农无奈地苦笑了一声,掏出了3块钱了事。“给他们钱就行,他们不嫌多,也不嫌少,但是不给钱,肯定不行,我们就没法在这干了。”几位刚刚出场的菜农小声地告诉记者,这些人非常蛮横。

    收费者:发票是有人要才给

     6月23日凌晨1时30分,正好一名收费员正在收费,记者以菜农的身份靠了上去。

     记者:“你们这收钱怎么不给发票呢? ”收费员(警惕地上下看了记者几眼):“有人要,我才给。 ”在记者要求下,这名收费员拿出来一本已经撕下来的定额发票。发票上金额为每张5元钱,上面的公章是该蔬菜市场的公章。 而《沈阳市收费管理办法》在第三章监督检查中规定,各种收费,无论执行统一标准,还有自定标准,必须实行明码收费制度,没有或难以确定收费标准的,按协议或合同收费。严禁事后随意要价。同时要求实行许可证管理的收费项目,实施收费时必须出示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无证不得收费。

     在第四章奖励与惩罚中规定,越权制定收费项目和扩大收费范围的,取消其收费项目或扩大的收费范围: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不使用规定收费票据或擅自扩大票据使用范围的都在处罚之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