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红岩烈士给我们留下的“盛世危言”

火烧 2006-12-15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通过红岩烈士留下的狱中八条意见,揭示防止领导腐化的重要性,结合历史与现实,呼应《盛世危言》思想,强调制度建设与监督的必要性。

红岩烈士给我们留下的“盛世危言”

2006年12月14日 08:09:52  来源:东方早报 / 新华网

2006年岁末,一批尘封了57年的红岩档案解密并展出。央视12月7日播出《焦点访谈》的题目是“红岩档案解密”。解密的档案里,有一份是《狱中情况报告》,由幸存者罗广斌按照回忆写出,翔实记录了集中营里难友们鲜为人知的斗争经历。狱中志士集思广益,总结了经验与教训,提出了“狱中八条意见”,这八条意见是《狱中情况报告》中最令人震撼的内容。

而那“狱中八条意见”的第一条就是“防止领导成员腐化”!

其他二至八条分别是: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切勿轻视敌人;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严格进行整党整风;惩办叛徒、特务。

除了第五条“切勿轻视敌人”、第八条“惩办叛徒特务”,是属于当时斗争环境下的“现实选择”,其他六条的核心是在革命成功后如何防止“堡垒从内部攻破”。在57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不佩服当时狱中志士们的深刻洞察力。

“防止领导成员腐化”,区区八个字,它的穿透力不仅至今未减,相信将来很长时间都不会衰竭。57年过去了,当年在渣滓洞、白公馆惨遭杀害的300多名革命志士的地下英灵,若是看见现在许多领导干部昏昏然陶醉于贪腐之乐,该是如何的悲伤与愤怒。

走过57年漫漫时光,经过57年漫长探索,我们今天面对红岩英烈,应该扪心自问:“防止领导成员腐化”的道路,我们找到了吗?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分析中国历史时发现,我国政治制度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相沿日久,制度变得一天更比一天繁密;越来越多的制度积累,最终恰恰是制度出漏洞、规章无效率。如今我们“防止领导成员腐化”,是不是也进入了这样的“制度陷阱”呢?

早在一个世纪前,著名的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就在他的《盛世危言》里,剖析了现代社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体制制度。《盛世危言》曾经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康有为、孙中山深受影响,青年毛泽东则更是对其爱不释手。不用多说,让我们细细品味书中这一句话吧,就应该知道今日问题出在哪里:“举自一人,贤否或有阿私;举自众人,贤否难逃公论。”

是啊,红岩英烈的狱中报告、八条意见,就是在“危世”写给未来的“盛世危言”…… (徐迅雷)

相关文章:

红岩档案解密——没有实施的劫狱计划

红岩档案解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重庆红岩推出珍贵档案文物展

重庆群众纪念红岩英烈殉难57周年

红岩烈士泣血遗言带来的警训

闻红岩烈士最后对党的泣血遗言有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