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中国尤须警惕“美国自由”

火烧 2005-03-08 00:00:00 思潮碰撞 1029
文章分析小布什就职演说中宣扬的‘美国自由’实质,指出其为帝国主义扩张工具,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强调中国需警惕美国以自由为名干涉内政,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
——美国总统小布什就职演说的启示

蔡仲德

(一)

2005年1月20日,连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正式就职。

美国政府把有关庆典的主题定为:“为自由欢庆,向士兵致敬”。

相应吧,小布什的就职演说,则可用赖斯的话概括之:“我们要在全世界传播自由和民主。这是布什总统为美国在世界上设定的任务,也是今日美国外交的伟大使命。”

去年10月,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曾经说过:“美国人民看起来愿意接受一个说谎者并选举他为总统。美国人民基本上很无知,他们认为美国就是世界。”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见,只是要作一点补充:问题首先在于美国的当政者认为美国就是世界,美国必须“领导”和掌管世界。小布什的就职演说就是最新一例。

小布什说:“自由是人类永恒的希望,是黑暗中的明灯,是灵魂的期盼”,是历史明确的方面。自由是把美国人凝聚在一起的理想和信念。推动自由是美国人民的使命。“在全世界传播自由是我们的世界实现和平的最大希望所在。”

“因此,寻求和支持民主运动和民主制度在各个国家和各种文化下的发展成为美国的政策,其最终目标是结束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暴政。

这项任务并非主要由军队来承担,尽管我们会在必要的时候依靠军队来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其他人找到他们自己的心声,获得他们自己的自由,并取得他们自己的成功。”

“所有生活在暴政和绝望下的人都会知道,美国不会无视你们所受到的压迫,不会饶恕你们的压迫者。当你们支持自由时,美国将与你们站在一起。

面临镇压、囚禁或者流亡的民主改革人士知道:美国把你们看作是你们国家今后的领导人。”

小布什认定:“自由在过去40年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进步。”“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守护了遥远的边疆,捍卫了我们自己的自由。在共产主义崩溃后,我们度过了相对平静、安宁、悠闲的几年。接下来,一个灾难性的日子临近了。”“我们从一些事件和常识中得出了一个结论:自由能否在我们的国家继续存在下去,越来越我地取决于自由能否在其他国家取得成功。”

所以,他宣称:“在新的世纪,美国要向全世界及所有人宣告自由,我们的力量经过考验没有消沉,而得到恢复,我们准备在争取自由的历史上取得最大的成就。”

(二)

有的美国论者,责备小布什的就职演说“布道般的狂热”,“泛泛呼吁自由”,“玄而又玄”,“漫无边际,不知所云”。

这显然是误解。从上面所引,清晰可见,这个演说以虚掩实,大有玄机,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正如一位美国人士所说:“他似乎在给美国的扩张和政权更迭政策披上一件反暴政的外衣。”

日本《读卖新闻》述评《充满野心的布什主义》则指出,尽管美国当政历来都要把自由和民主引向世界,但小布什走得更远。“布什为了‘扩大自由’,而不惜对他国动武,不惜冒财政和让国民流血牺牲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似乎可以说,布什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野心的总统。”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与斯考克罗夫特合著的《重组的世界》一书的前言中说:“布什政府实现了一个民族自1950年以来一直追寻的目标,为此目标很多美国爱国志士献出了他们的毕生精力。罗纳德·里根政府逼近了这一目标:东欧人民的自由与消除对美国的致命威胁”。书中还说:“从1950年开始,美国外交政策和安全战略的核心,一直是‘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统治与流行。”

他的接班人小布什则表明他志不限于此。1月22日纽约时报报道:华盛顿“一个高级官员说,布什的就职演说表明他打算加大在俄罗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中扩大自由的必要性。”

对此,中国人能不尤加警惕乎?

(三)

对小布什的就职演说,1月26日俄罗斯的《导报》称:“谁也没有料到白宫会发表如此傲慢的声明。”

一些欧洲国家的评论也认为:散布美国式“自由”实属不易,堪称挑战,布什政府要么“自大”,要么“天真”,否则不至于以此作为外交目标。

其实,“没有料到”也好,期望布什政府提出另外一种外交目标也罢,倒是不免失这于天真。因为,小布什的所作所为,固然有其个人禀性等因素,但主要是由美国帝国主义本性或所谓“美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是由美国在当今世界所处的地位和形势所决定的。他是注定必得如此作为的。否则,他既当不了美国总统,更不用说获得连任。

对于这一点,中国人民既有丰富的历史经验,更有深刻的现实教训。

194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总结从1840年帮助英国人进行鸦片战争起、到被中国人民轰出中国止的美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经验时指出:“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我们说‘帝国主义是很凶恶的’,就是说它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帝国主义分子决不肯放下屠刀,他们也决不能成佛,直至他们的灭亡。”“希望劝说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反动派发出善心,回头是岸,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组织力量和他们斗争”。毛泽东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庄严号召: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新中国建立后,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与世界革命人民同心合力,对美国帝国主义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作出了巨大牺牲,才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卒军事入侵、政治颠覆、经济封锁、外交孤立、思想渗透等等多管齐下的、妄想把中国重新拉回或纳入其“自由世界”的图谋,迫使美国在1972年“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

但是,美国帝国主义本性并未因之改变,其向中国“传播自由和民主”的目标也依旧一贯。因之,斗争也就从来未曾停止过,间歇过。及至1989年到1991期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即所谓“共产主义崩溃”之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也就更加得意忘形,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不可一世,到处陈兵黩武,逞王称霸,“在全世界传播自由和民主”了。而中国,自然不可避免地首当其冲。

远的且不说。众所周知,在2000年大选期间,小布什的竟选纲领中就公开宣告:“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挑战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团党委是一个民主社会。”“中国是美国的战略对手,而不是战略伙伴。”2001年,他一上台,就在中国造成了“撞机事件”。对这种悍然侵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霸权行径,小布什政府仅以两个“very sorry”敷衍了事。直到“911”(即小布什所说“一个灾难性的日子”)之后,出于其“国家利益”的需要,小布什政府转而谋求与中国“建设性合作”,并且多次对中国给予的“合作”表示感谢,甚至声称“中国正在帮助我们保卫我国国土”,“美中关系已被置于数十年来最牢靠的位置上”,使其感到“自豪”,云云。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正是通过这种“建设性合作”,美国对中国国家安全已经构成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2005年第3期《瞭望新闻周刊》发表的李力《环视中国安全》一文,读来实在令人惊心动魄,不寒而栗)。与此同时,这种“建设性合作”,丝毫也没有妨碍小布什继承其前任的外交目标,继续支持台独、藏独、疆独、“民运分子”、法轮功等“五毒(独)闹中华”,而且大力支持香港“民主派”乱港分裂活动。小布什2004年的竞选纲领,与2000年的一样,简直把台湾乃至整个中国都当成了美国第51个洲,说什么:“美国政府奉行的政策是,只有一个中国,正如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显示的那样。美国反对中国大陆或台湾做出任何改变现状的单方面决定。共和党确认,美国的政策基于一个原则:中国决不能对台湾使用武力。我们认为,北京无权把自己的统治强加给自由的台湾人民。如果中国破坏这些原则并攻打台湾,那么,美国将根据《与台湾关系法》采取适当行动。美国将帮助台湾实施自卫。”“台湾是美国的老朋友,台湾实施的是真正的民主,应该获得美国的强有力支持,包括及时销售防御性武器以加强台湾的安全。共和党认为,台湾在世界上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因而赞同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支持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多边机构。”是可忍,孰不可忍?

更有甚者,这个竞选纲领重申小布什2003年11月6日演说中特别强调过的意思:“中国已经发现,经济自由带来国家富裕。中国领导人还将发现,自由是不可分割的:社会自由和宗教自由对国家的强大和国家的尊严同样至关重要。最终,获得控制自己财富权的人们也将要获得控制自己生活和自己国家的权力。”不仅如此,这个纲领还大加发挥说:“中国领导人是从20多年前开始抛弃共产主义传统中那些最糟糕的特点的,但他们现在还没有对国家的性质做出下一步的重大选择。中国正在试图获得可能威胁亚太邻国的先进军事能力,这是一条过时的老路,最终将阻碍中国的强国目标。到时候,中国将发现,社会自由和政治自由才是国家强大的唯一源泉。”

至此,除了天真无知者,还有那些别有用心者,小布什就职演说中宣告的“向全世界传播自由”,对我们中国将意味着什么,该是昭然若揭的吧。

试想,如果没有“911”,如果没有阿富汗、伊拉克、朝鲜、伊朗……,如今小布什压在中国头上的“自由”、“民主|”将是什么样的呢?

再想,如果小布什的目标在阿富汗、伊拉克、朝鲜、伊朗……一一实现,使之都“自由”、“民主”了的话,他又将对中国进行什么样的“建设性合作”呢?

由此,中国尤须警惕美国自由,该是势所必然,理所当然的吧?

(四)

2002年4月,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应美方主动邀请去美国访问,受到最高规格接待,连拉姆斯菲尔德也主动向他打开了五角大楼之门。曾任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亚洲部主任的罗伯特·萨特说:“胡锦涛实地了解布什政府以实力为背景的对华政策的意义重大。胡锦涛了解布什政府追求国家利益,根本不怕与中国发生对立和磨擦这一现实,也有利于今后务实地发展美中关系。”

同年10月13日,国家主席***访美前夕,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奥尔曼在中共中央党校演讲时答听众问“江主席访美会有什么影响”,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美国不会对中国友好,而是会以一切方式搞掉中国。资本主义不允许有可能取代它的社会制度。资产阶级的领袖人物有金钱、有力量去实现这个目的。当敌人拥抱你时,比他拿着枪追你更危险。我建议江主席小心点。美国总统和政府需要中国的帮助(如在伊拉克问题上),他们可能对中国友好,因此就要更小心。”

这两位美国人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深入浅出地说明了美国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质与意图。

这等道理,每个具有常识的中国人,都不难理解。连香港《太阳报》,也在去年12月23日发表文章告诫国人:“中美在反恐和北韩核危机问题上的合作,一方面在中短期缓和了布什上台初期美国对中国的敌意,为中国赢得充分的外交施展空间(包括对台牵制作用),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则完善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架构。”

但是,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学问高深、地位显赫的“精英”人士和权威人士,虽然高喊“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却不仅忘了历史,更加无视现实,实行如布热津斯基当年言中的“历史性退却”。他们根本不理毛泽东提示的马克思主义定律,热衷于“转轨”和“创新”,“从斗争哲学到竞争与合作哲学”,“从交‘小朋友’、‘穷朋友’到交‘大朋友’、‘富朋友’。”他们抬出胡适这具自由主义亡灵,从历史垃圾堆中检起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还以邓小平的名义大事宣扬“跟着美国的那些国家都富强了”。在他们看来,苏东剧变、美国独霸后,冷战结束了,世界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了,各个国家可以“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了,中国可以和平崛起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可以“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合作才能双赢”了。小布什连任美国总统后,他们寄与厚望:“对布什总统而言,努力争取一种较长期稳定的对华关系,持久推进建设性合作,确立国际关系中现存大国和崛起大国全新合作关系的基本范式,当应成为其第二任内最为重大的外交遗产之一。”即便小布什发表就取代演说,咄咄逼人地要“在全世界传播自由”后,有人还一往情深:“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美国决策者不敢轻视中国的作用。布什第二任期内,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上可能会调整单边主义的做法,转向多边主义。美国在伊拉克政权过渡、北朝鲜核危机等问题上同中国保持最大限度的合作,中美战略伙伴关系将会真正建立起来。”

报载,小布什连任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个市民拍打着报纸上小布什头像,激愤地说:“这个人用飞机轰炸我们,还派兵占领我们的国家,杀死我们的兄弟姐妹。现在他赢了,你让我说什么好?”读到上面这些塞满了我们“主流媒体”的“精英”和权威言论,不也正是“你让我说什么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