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近日欧洲各地恐怖活动猖獗 美或淡化制裁与俄合力反恐

火烧 2015-06-29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欧洲多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造成多人伤亡,伊斯兰国宣称负责。美俄或加强合作反恐,俄罗斯称近1500人参与极端组织,网络成为招募工具。

  26日,法国、突尼斯和科威特相继遭遇恐怖袭击,造成6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事件发生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对发生在科威特和突尼斯的袭击事件负责。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尚无证据表明,“伊斯兰国”已开始在全球发动有组织的连环袭击,但这些事件预示着恐怖势力伺机发动袭击的野心正在膨胀,应引起全世界警惕。

 

  一日三国同时发生恐怖事件:

  6月26日,法国:两名袭击者驾车闯入伊泽尔省北部的美国气体制品公司工厂,冲撞厂区内的多个煤气瓶引发爆炸和大火,导致一人死亡、两人受伤。法国内政部长贝尔纳·卡泽纳夫说,萨赫利当天被警方抓获,他与is分支“萨拉菲”派圣战组织有关联。《自由多菲内报》报道,萨赫利作案时携带一面极端组织旗帜,自称隶属极端组织“伊斯兰国”。

  6月26日科威特:在科威特首都一个什叶派清真寺,26日遭到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至少28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一个效忠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武装组织宣称对这起袭击事件负责。周五是穆斯林的聚礼日。分析人士指出,极端组织选择在斋月期间的聚礼日对清真寺发动袭击,其目的是要制造更多的人员伤亡,扩大事件的影响。

  6月26日突尼斯:在突尼斯海滨城市苏塞遭两名武装人员袭击,已经造成至少27人死亡,另有6人受伤。警方已击毙一名袭击者,正抓捕另一人。苏塞是知名旅游胜地,不少地中海游轮在此停靠。当地媒体报道,伤亡人员中可能大部分是外国游客,但国籍尚不确定。

  俄罗斯青年受到恐怖分子蛊惑:

  据“透视俄罗斯”网站报道,6月初,年仅19岁的莫大哲学系女学生瓦尔瓦拉·卡拉乌洛娃(Varvara Karaulova)成为俄罗斯各大媒体的关注焦点。她从莫斯科消失,之后出现在土耳其。根据其家人的说法,瓦尔瓦拉从俄罗斯逃走,前往叙利亚加入IS武装。卡拉乌洛娃事件,并非俄罗斯公民参加激进主义和极端主义教派的唯一事例。

 

blob.png

  据“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消息,俄罗斯反恐委员会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叶夫根尼•伊利因在莫斯科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 “伊斯兰国”和“伊扎布特”恐怖组织中有近1500人来自俄罗斯,且其中一些武装分子回到俄罗斯继续从事恐怖活动。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发言人安德烈•普尔热多姆斯基表示,互联网已经成为地下恐怖组织招募成员的主要途径。他指出,社交网络中至少有一万个门户网站是招募恐怖分子的,其中近500个网站是英文的,甚至有的网站借助互联网对恐怖分子进行“真实的实战训练”。

  俄罗斯并非年轻人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参加IS武装唯一的源头。阿拉伯问题专家、历史学博士格奥尔吉·米尔斯基(Georgy Mirsky)对本报记者表示:“最近几个月,仅法国就有1,733人前往IS组织,并且统计显示,有1/5的人来自新皈依的非穆斯林家庭,而这其中妇女占30%。”

  俄或与西方共同反恐:

  《俄罗斯经济评论》认为,由于俄罗斯与欧美同时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日益严重,或许欧美会放松在经济上对俄罗斯的制裁,淡化乌克兰问题。进而矛盾转移,俄罗斯同西方一道共同反恐。

  《俄罗斯经济评论》强调,反对恐怖主义是俄罗斯和西方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但是俄罗斯与美国在反恐问题的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俄罗斯希望彻底消灭恐怖主义,维护中东地区的知平稳定。而美国则希望在某些不稳定地区建立“可控的混乱”。俄罗斯认为,任何染指恐怖主义的武装派别都需要打击,对恐怖分子应该杀无赦。而美国则认为应该在阿拉伯地区支持温和的伊斯兰组织,利用他们制衡地区力量。俄罗斯认为叙利亚合法政府是可靠的反恐伙伴,而美国则不愿和叙利亚政府合作。

  《俄罗斯经济评论》指出,欧洲深受恐怖主义威胁和破坏,在某种程度上说欧洲对反恐的需求更大。欧洲虽然在政治上要看美国的眼色,但涉及到国家安危可能也会与俄罗斯在反恐问题上走得更近。俄美两国在反恐方面有诸多不同政见,但双方都承认是恐怖主义需要共同面对。因此,《俄罗斯经济评论》认为,由于反恐的问题日趋紧迫,对俄经济制裁问题或将被淡化或者延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