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石客: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现实意义
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现实意义
闲暇之时,多读、复读书是颇有启发的。拿我最近复读孙中山的一些书,研究其新老三民主义思想;又复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著作,研究思考其新民主主义思想,联系当前中国的现实状况,发现很有现实的理论与实践重大意义。
比较遥远的孙中山老三民主义的民生、民权、民族主义,面对目前的中国现实,竟然无有遥远感,有如新生。
中国目前国内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解决民生问题。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造成极少数人暴富,一掷万金、花天酒地;而大多数劳苦大众却贫困交加,衣、食、住等皆忧患。导致民众怨声载道,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发生革命。而要解决此问题,至少要做到所设想的民生目标,节制资本。至于如何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福利政策等,则是另当别论。
中国目前民权问题也有增无减。在高层,政治上一言堂,文化上严格控制,经济上一边倒;在下层,民企、国企老总都成土皇帝,为所欲为。广大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力丧失殆尽,说话渠道不通。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此下去,矛盾会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势必有一天总爆发,冲击整个中国社会,天下大乱、玉石俱焚。要正视此民权问题,就应从上到下有所行动,实行上宽、下严的政策。所谓上宽,就是中央要适当放宽政治、经济、文化政策,让百姓有发言讲理的地方;所谓下严,就是制定相关约束土皇帝的政策、法律,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基本权利。有错不改,硬撑下去是不行的。
中国目前民族主义的问题也同样日益突出。美帝国主义为代表的侵略势力全方位渗透中国,精心培植政治、经济、文化走狗,妄图把中国变成新殖民地。中华民族与异国民族的矛盾日益升级,极有可能变成为主要矛盾,解决不好,必定亡党亡国。因此,高举民族主义旗帜,大力培育民族精神,同一切官僚、买办、殖民、卖国思潮作坚决斗争,也是极其重要的任务。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思想,更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虽然从表面上看,联俄以成无地放矢,但作为中国政治家要从中得到启迪,充分认识到孙中山向社会主义靠近的意义,真正明白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必要性,认真考虑向社会主义方向转变,放弃纯资本主义政策,向工农大众方面倾斜。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主义是对老三民主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显示出孙中山的远见卓识,实际上就是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社会资本主义中国版。对此,我们有许多人漂洋过海,向西方取经,殊不知道原来此经典中国就有,不过被放入博物馆罢了。
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政治思想也值得后人学习、借鉴。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一心要照搬美式程序民主是误国害民之思路。寻求中国式的权利分立和民主形式,也是国人应该考虑的大问题。
孙中山的领袖思想也值得一提。一方面,由于中国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领袖崇拜、主义崇拜情节根深叶茂,需要如此;另一方面,也符合领袖与群众的辩证关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的领袖观和列宁的想法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更为重要。必须明白,如果中国不确立信仰,就等于没有灵魂,一味的独裁下去或另行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也会造成中国大乱,不可收拾。
总之,孙中山的许多东西,确实值得中国当代政治家、理论家重新学习和再认识。虽然孙中山的许多东西不是社会主义的,但就目前中国现实来讲,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从孙中山开始,也不失为一种比现在社会好的选择。
相对遥远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思想,面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现实,更加显示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思想与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有扬弃的关系。扬的是新三民主义,弃的是老三民主义。所谓民主革命,就其性质来讲是资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新在那里?新就新在民主革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新就新在这个革命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表面上差别不大,但基点不同。孙中山的基点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而毛泽东的基点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一样,但方法方向不同。
新民主主义的出现,表明了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破产。因为孙中山及其继承者与帝国主义、地主和官僚买办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能彻底解决民生、民权、民族问题。而新民主主义却能同帝国主义、地主、官僚买办阶级划清界限,能够彻底解决民生、民权、民族问题。因此,毛泽东能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决非偶然。
另外,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思想,还包含了如何巩固发展民主革命成果问题,他的思路就是把新民主主义当作短暂过渡阶段,目标是奔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认为,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中国重新沦为旧中国,帝国主义、地主、官僚买办阶级卷土重来,中国工农大众再陷于绝境。改革开放后的现实充分证明了毛泽东的远见卓识。
就当代中国而言,新民主主义也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中国现存社会性质怎么看,对中国主要矛盾怎么看,对革命对象怎么看,对资产阶级怎么看,等等,都有待得出明了正确的结论。
现存中国的社会性质,客观冷静地讲,依然是个过渡性社会,尚不构成单一的社会形态。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因素,新老民主主义社会因素,社会主义因素交织在一起,彼此斗争,谁胜谁负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中共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的矛盾。顺理成章,帝国主义、官僚买办阶级自然成了革命对象。
当前,对解决中国的众多问题而言,不应该笼统地、简单地提出反对资产阶级概念。而应该对资产阶级做出左中右的区分。资产阶级的右翼是我们应批判、反对的力量,中翼是争取团结的对象,其左翼是依靠对象。
概括起来就是,中国的党政军健康力量,中国资产阶级左翼,广大中国工农、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等应该紧密团结起来,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官僚买办阶级,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奋斗。
对如上我的一些观点,只能作为参考。即便如此,可能有不少人,特别是左翼战线的同志会不以为然,视为反动。但我想,革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有阶段性和政策性。就中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从操作层面来看,单纯提出全面恢复社会主义目标,未必是有利和现实。
就当前中国目前的现实发展道路而言,的确存在两种选择:一个是走德国式的社会资本主义和中国式的新民主主义相结合的和谐社会道路,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另一个是直接走社会主义和谐道路。对这两条道路应该怎样看,的确应该加以分析和讨论,争取达成共识。总的来讲,放弃共产主义目标的理论和实践是右倾机会主义,放弃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会成为左倾机会主义,二者都是要不得的。正确的路线应当是既有远大的目标,又有实际的步骤和方法。
二零零五年七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