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我在犹豫

火烧 2011-02-1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通过回忆红领巾时期的储蓄经历,反思中国储蓄习惯的演变与影响,探讨负利率、CPI波动及美国经济的关联,表达对改变储蓄习惯的犹豫与思考。

我在犹豫  

   

戴上红领巾,  

我就认识储蓄——  

戴着爱国的帽子,*  

在白墙上,笑眯眯,  

在跨街横幅上,笑眯眯:  

“每人多存一块钱,  

四化资金  

就增加几个亿。”  

   

那时,没人注意——  

银行会不会提息。  

物价几乎三十年不变,  

总是一毛多一斤米。  

钱,存入银行里,  

群众绝对不吃亏。  

   

习惯了,手上  

不多的几个钱,  

总是存入银行里。  

   

后来,发现CPI  

是个不断变脸的魔鬼。  

储蓄,在炕头流泪,  

在心头流泪;  

银行提不提息,  

都得忍受负利率。  

负利率,还得纳税,  

税,横刀再宰你一回。  

   

手上不多的几个钱,  

不会投资,不会投机,  

放入银行,也是贬值,  

放在家里,也是贬值。  

习惯了,懒洋洋,  

还是存到银行里。  

   

金融危机,经济危机,  

平平常常的储蓄,  

竟然,不时  

让我掺忧拌喜。  

你看他怎样埋怨中国,  

那位美联储主席:**  

“中国储蓄助长了  

美国的房产泡沫,  

美国人太爱消费  

是因中国人太爱储蓄。”  

   

当初,中国搬钱去买债券,  

为美国“两房”救市,  

老百姓很是怀疑,  

“救美国就是  

救中国自己。”  

如今回想,救美  

话里可有玄机?  

   

如果,中国人储蓄,  

真能陷美国入危机,  

我那储蓄习惯哪,  

吃亏,吃亏也乐得  

坚持!  

   

是谁?又来泼冷水——  

说中国出现新趋势。  

《中国不存钱,世界怎么办?》  

《华尔街日报》在忧戚;  

《告别廉价资本》,  

美国智囊在抽泣。***  

   

要不要改掉储蓄习惯,  

让美国人哭鼻子?  

   

改,还是不改?  

我在犹豫。  

   

         2011/2/16   

   

   

   

* 储蓄,当年通称爱国储蓄。  

** 美国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  

*** 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智库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公布最新报告《告别廉价资本》。廉价资本,主要指中印这类国家搬去美国买债券的钱,即美国可以利用作资本的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