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热议取消社会性福利的背后

火烧 2005-12-19 00:00:00 思潮碰撞 1031
文章探讨改革攻坚阶段取消社会性福利的争议,分析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及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引发对改革成效的讨论。

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热议取消社会性福利的背后

刀锋

根据最可靠的媒体报道,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而这攻坚第一战役还没有打响之前,各种报刊就纷纷发表评论文章,众口铄金的诉说社会性福利制度的种种弊端,看来这攻坚阶段是要从彻底消除福利制度入手了。

众多的专家学者篆文,抨击社会性福利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称因为福利性制度的存在,市场经济发展已经显现出动力不足的迹象,并且有个别专家学者耸人听闻的说“如果不能在社会福利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改革将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在看清这些专家学者提出“对社会性福利制度进行改革”的目的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社会性福利制度。

社会性福利制度,是指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统一制定的,对国家公民强制性公平配给的,不得通过市场途径获利的物质分配方式。

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中国仍然在众多领域保持着福利性分配制度,但是也有很多福利性制度随着改革的出现消失或转为通过市场经济方式获得。目前仍然保留下来并执行着的强制性福利制度有:农用土地、宅基地、失业人口救济、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等等;已经取消了或已经转为通过市场经济方式获得的福利性制度有:居民粮油产品、劳动救护保障、城市居民住房、九年义务教育之外的教育、分配就业等等。

应当承认,每一次取消社会性福利制度并成功转型的过程,都极大的刺激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粮油品福利的取消调动了中国农林牧副渔产品的生产积极性;劳保品的取消带动了零售行业的发展;居民住房分配的取消刺激了城市地产发展和房价的提高;大中专科及以上教育的市场化提高了相关行业人员的收入;分配就业福利的取消充分发挥了用人灵活性降低了用人成本……

有人说这样的改革是成功的,他们提出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因为这样的改革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并且社会经济总量空前增加,中国GDP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众多的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国际奢侈品成为中国一部分人的家常便饭,中国的流动政策带动了人员的就业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改革并不成功,他们提出了相反的看法:社会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大并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虽然社会经济总量增加但是平民和较贫穷人口并没有获得益处,国外产品的大量进入直接影响了国内就业状况,国际奢侈品消费引导中国人从思想到文化的堕落同时刺激了犯罪,将近有一亿农民无法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状,那么在这些已经出现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彻底之前,为什么专家和学者们又提出继续深化改革并要打好攻坚战呢?

我们需要在这里设想一下,如果目前仍然保留着的社会性福利制度一旦取消,这些领域会向何处发展,按照目前社会已经存在的情况看,一旦取消了农用土地、宅基地、失业人口救济、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等等社会性福利,它们必然需要向市场经济转化,让过去通过政策得到以上福利的人必须经过市场的手去获得,然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就十分清楚了。

福利制度因为具有国家强制性执行力,是不可能让某些局外人从中获得利益的,当然也就不可能让精黯市场之道的操盘手从中盘剥。可是这样一块巨大的“羊肉”无论在哪只狼眼里都是不可能被放弃的,因为这期间巨大的商机完全可以造就成百上千个亿万富豪。

先举个宅基地的例子吧,如果乡村居民失去了带有强烈福利性质分配的宅基地,而是通过市场上“竞价”的方式去获得,每一个单独的乡村居民都无法与财力雄厚的资本势力抗衡,结果要么是提高了获取的价格要么就是永远失去居住的权利,而被提高了价格的那部分就会进入他人的腰包成为他人财富后面的一个“0”;再说说九年义务教育,如果这种福利性制度被市场化,那么每个国民子女在接受教育时就不得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去进行选择,其结果无非是有钱的人接受良好的教育,贫穷者接受不完全教育甚至失去教育的机会。

(这里需要说一个话外题,为什么本人坚决反对流动人员子女异地接受教育,因为目前各地实行的是按照地区适教儿童人数划拨教育经费的方式来推广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从城市到乡村都是按照学龄儿童人员数量来拨款,有的地区行政人员为了减少教育开支,或挪用教育经费,鼓励学龄儿童跟随父母流动而放弃在当地的义务教育,节省下来的教育经费或者成为开支,或者被购置车辆,或者干脆被贪污,这些人员的问题没有暴露出来就是因为适学儿童流动造成的教育划拨款空额无法查清。本人认为在这方面的治理要从根本上开始,即消除接受义务教育学龄儿童的流动现象,强制当地政府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儿童并且按实际需要拨款,如果有吃、拿、卡、要、挪教育经费的现象就让它暴露出来,决不能让孩子在未启蒙之前就成为教育经费腐败者的帮凶。流动性教育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间接的带动了市场性教育的发展,让这些流动者在失去政府教育经费划拨的前提下独自承担教育费用。)

崇拜市场经济并且资本实力雄厚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在转型中通过掠夺资源获得了好处,当然希望在更多的领域开辟他们资本积累的渠道,但是国家强制性执行的福利制度却让他们看着资源白白流过而无从下口,他们确信只有人为了获得生存时才能够放弃所谓的尊严,去被别人降低成本的使用或被迫购买抬高了价格的商品,所以他们要千方百计的打破国家对每个公民生存的保护,去激发所谓的“竞争”潜能。

不过,这些拥有资本的人并不愿意由自己提出“开拓市场”的建议,更希望有一定权威性的专家和学者提出,尤其是把社会性福利制度变成市场这样一个牵扯到亿万国民的事情,如果没有专家学者来牵头进行说服,一定会受到社会全体人民抵制的。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看清这些提出“对社会性福利制度进行改革”的专家学者的目的,至于说这样的改革方案能不能通过,不是这篇文章的目的,这篇文章只是告诉大家真相,决定的权利还在每个社会公民的手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