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再谈反毛者应当建立协调一致的理论
文章从数学与学术角度分析毛泽东时代被忽视的经济实践,指出人民公社与国企发展时期存在学术空白,强调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研究,呼吁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更深入的学术探讨。
上一贴我将反毛泽东者划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毛泽东是坏蛋,这一类我的反驳就是可以归为一个问题,就是他为什么没有更坏?
而第二类反毛者,认为毛泽东自私,那么就没有多少反驳的必要了。因为,根据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既然任何一个人都是经济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努力,则认为毛泽东自私根本就构不成一个批评。
因此,本贴子要专门谈第三类反毛者,或者,这一类人都不承认自己是反毛者,认为这个词难听,那么,就说“对毛泽东持批评态度者”吧,但是,无非是一个名词嘛,你叫我敲那么多的字干吗?
我说的第三类反毛者,肯定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且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毛泽东进行批评,是共产党员,是从学术上而不是从道德上对毛泽东的做法的批评,是认为毛泽东好心办坏事。当然,如果你批评着就扯到道德上去了,那又有属于第一类反毛者的趋势了。
那么,针对第三类反毛者,我不打算在此文中对他们已经对毛泽东的批评进行再反驳,不妨假设他们说的都对吧。我在此文中要提的是,对整个毛泽东时代的批评,仍然有空白点,那些空白点,原本是需要进行严肃的,仔细的学术研究的。但是现在是空白。
也就是说,第三类批评者的批评结论,现在已经清楚的是,批评毛泽东大跃进搞糟了,因此引起三年饥荒。批评毛泽东反右搞错了,伤害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批评毛泽东发动文革,因此引起十年动乱。批评毛泽东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及对武训传的批判,认为这没有必要。批评毛泽东人民公社搞糟了,因此解散人民公社。那么,本文不妨假设这些批评都对吧。可是还有空白点。
因为,搞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因此,整个毛泽东时代的实践,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不能放过,都要总结经验。否则的话,万一其中某一个时段还算成功,蕴含了可能发现的真理,如果忽略了也是一种学术上的损失。因为,在科学研究中,真理的发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的。比如说青霉素的发明,就是一次错误的实验造成的结果,那个弗莱明原本没有发明一种抗菌药物的计划,只是不小心让霉菌感染了细菌的培养基而已。
我说的空白点,就是批评者谈得比较少的,总结经验比较少的时期。我认为这里面有两大空白点。
第一个空白点,就是从建国初期直到1958年之前,中国的经济是高速增长的。直到现在右派的所有哭哭啼啼地高叫“饥饿呀饥饿”,都不是指的这一段时期。那么,这一段时期应当是人民吃饱饭了的。而且,从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以往中国任何历史时期这一点讲,中国人民已经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的生存状态。
但这一点是出乎帝国主义预言家的预料之外的。美国的资深的社会学家在1949年就指出中国不可能解决吃饭问题。那么,这一段时期明显是解决了吃饭问题的。
这一段时期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么?也许,但是,肯定不同于西方的那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比如说,广告这种东西,在那个时候就是很少的,甚至,也许是禁止的。此外,这段时期国企是不断发展壮大的,而不是亏损严重,大量工人下岗的。
而在农村,则合作化的形式是不断升级的,从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社,到高级农业社,集体经济是不断发展壮大的。那么,即使人民公社不对,却也看不到对任何这类互助合作形式的严肃的学术批评。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不能够推广呢?不能推广的理由何在?不敢说这些合作化形式就是真理,但是,给出实践的机会不行么?而且这段时间虽然有资本家所有制,但是也没有大量的什么贩卖妇女儿童这样的案件出现,也的确做到了禁毒禁娼。这里面应当有一些社会管理学的新方法的。
因此,谈到社会管理学,我们并不仅要从西方去学,也可以从历史中去学。比如说,志愿军的管理办法,就是比联合国军要强的,否则怎么战胜联合国军?单凭勇气吗?勇气也要转化为方式方法的。否则的话,义和团就有勇气,不怕死,但照样失败了的。
另一个空白点就是从大饥荒结束后,1962年到1965年,这四年中国的经济也是迅速发展的。
而这四年就更有研究的必要,是因为这四年是在农村的人民公社,和城市的完全国企(资本家已经不存在)下的高速发展。虽然只有四年,但四年的试验还不够么?不能够证明人民公社和国企也能够使经济高速发展么?要知道从来就没有回忆文章说这四年“饥饿呀饥饿”。根本就没有办法否定这四年的经济是成功的。
那么,有人认为这是刘少奇的功劳,是刘少奇善于治理国家的结果。但是我更关心学术,因此,不妨假设是刘少奇的功劳吧。
那么就承认,刘少奇在这种农村是人民公社,城市里以国企为主的,没有下岗失业的,这样一种经济下面,他搞出了,或者说存在了,一种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导致经济飞速发展。
既然如此也许刘少奇对于马克思主义有重大贡献呢?
那么,为什么不在宪法里写上刘少奇理论呢?
因此,现在的文人们缺少科学家的研究意识,对本贴子提出的这两个空白点,他们的办法就是坚决地遗忘,遗忘,再遗忘。
文人们的特点就是要进行道德批评,动不动就要认为这个人道德有问题,那个人道德有问题,缺少理工科思维的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学术性的讨论。
而第二类反毛者,认为毛泽东自私,那么就没有多少反驳的必要了。因为,根据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既然任何一个人都是经济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努力,则认为毛泽东自私根本就构不成一个批评。
因此,本贴子要专门谈第三类反毛者,或者,这一类人都不承认自己是反毛者,认为这个词难听,那么,就说“对毛泽东持批评态度者”吧,但是,无非是一个名词嘛,你叫我敲那么多的字干吗?
我说的第三类反毛者,肯定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且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毛泽东进行批评,是共产党员,是从学术上而不是从道德上对毛泽东的做法的批评,是认为毛泽东好心办坏事。当然,如果你批评着就扯到道德上去了,那又有属于第一类反毛者的趋势了。
那么,针对第三类反毛者,我不打算在此文中对他们已经对毛泽东的批评进行再反驳,不妨假设他们说的都对吧。我在此文中要提的是,对整个毛泽东时代的批评,仍然有空白点,那些空白点,原本是需要进行严肃的,仔细的学术研究的。但是现在是空白。
也就是说,第三类批评者的批评结论,现在已经清楚的是,批评毛泽东大跃进搞糟了,因此引起三年饥荒。批评毛泽东反右搞错了,伤害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批评毛泽东发动文革,因此引起十年动乱。批评毛泽东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及对武训传的批判,认为这没有必要。批评毛泽东人民公社搞糟了,因此解散人民公社。那么,本文不妨假设这些批评都对吧。可是还有空白点。
因为,搞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因此,整个毛泽东时代的实践,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不能放过,都要总结经验。否则的话,万一其中某一个时段还算成功,蕴含了可能发现的真理,如果忽略了也是一种学术上的损失。因为,在科学研究中,真理的发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的。比如说青霉素的发明,就是一次错误的实验造成的结果,那个弗莱明原本没有发明一种抗菌药物的计划,只是不小心让霉菌感染了细菌的培养基而已。
我说的空白点,就是批评者谈得比较少的,总结经验比较少的时期。我认为这里面有两大空白点。
第一个空白点,就是从建国初期直到1958年之前,中国的经济是高速增长的。直到现在右派的所有哭哭啼啼地高叫“饥饿呀饥饿”,都不是指的这一段时期。那么,这一段时期应当是人民吃饱饭了的。而且,从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以往中国任何历史时期这一点讲,中国人民已经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的生存状态。
但这一点是出乎帝国主义预言家的预料之外的。美国的资深的社会学家在1949年就指出中国不可能解决吃饭问题。那么,这一段时期明显是解决了吃饭问题的。
这一段时期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么?也许,但是,肯定不同于西方的那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比如说,广告这种东西,在那个时候就是很少的,甚至,也许是禁止的。此外,这段时期国企是不断发展壮大的,而不是亏损严重,大量工人下岗的。
而在农村,则合作化的形式是不断升级的,从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社,到高级农业社,集体经济是不断发展壮大的。那么,即使人民公社不对,却也看不到对任何这类互助合作形式的严肃的学术批评。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不能够推广呢?不能推广的理由何在?不敢说这些合作化形式就是真理,但是,给出实践的机会不行么?而且这段时间虽然有资本家所有制,但是也没有大量的什么贩卖妇女儿童这样的案件出现,也的确做到了禁毒禁娼。这里面应当有一些社会管理学的新方法的。
因此,谈到社会管理学,我们并不仅要从西方去学,也可以从历史中去学。比如说,志愿军的管理办法,就是比联合国军要强的,否则怎么战胜联合国军?单凭勇气吗?勇气也要转化为方式方法的。否则的话,义和团就有勇气,不怕死,但照样失败了的。
另一个空白点就是从大饥荒结束后,1962年到1965年,这四年中国的经济也是迅速发展的。
而这四年就更有研究的必要,是因为这四年是在农村的人民公社,和城市的完全国企(资本家已经不存在)下的高速发展。虽然只有四年,但四年的试验还不够么?不能够证明人民公社和国企也能够使经济高速发展么?要知道从来就没有回忆文章说这四年“饥饿呀饥饿”。根本就没有办法否定这四年的经济是成功的。
那么,有人认为这是刘少奇的功劳,是刘少奇善于治理国家的结果。但是我更关心学术,因此,不妨假设是刘少奇的功劳吧。
那么就承认,刘少奇在这种农村是人民公社,城市里以国企为主的,没有下岗失业的,这样一种经济下面,他搞出了,或者说存在了,一种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导致经济飞速发展。
既然如此也许刘少奇对于马克思主义有重大贡献呢?
那么,为什么不在宪法里写上刘少奇理论呢?
因此,现在的文人们缺少科学家的研究意识,对本贴子提出的这两个空白点,他们的办法就是坚决地遗忘,遗忘,再遗忘。
文人们的特点就是要进行道德批评,动不动就要认为这个人道德有问题,那个人道德有问题,缺少理工科思维的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学术性的讨论。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