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千秋功罪,晚辈评说

火烧 2011-05-22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围绕毛泽东创作的《昆仑》诗词展开,探讨其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结合千秋功罪的评价,展现诗词背后的历史与精神内涵。

                       七十九         千秋功罪,晚辈评说

   毛泽东主席于1935年创作了一首大气磅礴的诗词:昆仑(念奴娇)。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10月,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老汉我今年正七十,小主席四八,也算是他的晚辈。再次品味七十六年前的这首诗词,更觉意境深远!主席的诗词与他一生所从事的事业一样地伟大、高瞻远瞩、永垂不朽!老汉我学问浅薄,只能对这首诗词的深远意境,表达个人的一些肤浅见解,求教于我的同辈、晚辈——

   主席在长征后到达陕北,是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由南而北的二万五千里昆仑路,经历了千难万险,跨越了大半个中国,终于为革命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火种。可以说,世上造不出任何人工的纪念碑,可以配得上主席所从事的事业,正是那横空出世的巍巍的昆仑,是最能表达中国革命事业的一座纪念碑,一座无与伦比的天然纪念碑,而且已经有了非常匹配的碑文:《念奴娇昆仑》。

   莽莽昆仑,你阅尽人间春色,因为你孕育了世界上最最古老的中华文明!飞起玉龙三百万,成为长江、黄河川流不息的生命之源!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要创造一个新世界,必先摧毁一个旧世界,那就不可能平平静静,没有激流,没有险滩,没有暗礁,没有漩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江、大河发怒,人或为鱼鳖,淹没生命千百万。二十世纪的革命浪潮,汇合了历史上的每一次农民起义,其间有新生,也有死亡,历史留下了千秋功罪,等待着后人的评说。

   而今,我要对昆仑说,你别以为你的顶那么高,雪那么多,人间的英雄,也有你那样高远的境界,宽阔的胸怀。当然,人间英雄不会都像拿破仑那样,忘记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兵。老天啊老天,你能否赐我一把神奇的宝剑,有朝一日指向昆仑,将昆仑的山山水水带着中华的古老文明,栽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留在东方。让世界共享太平,让世人都感觉到同样的温暖!    
  
   人生在世,多多少少各自留下功罪。关于对功罪的评说,如是普通百姓,仅在亲友范围之内议论;而对掌大权的人来说,如何用权必然影响百姓的生存状态,百姓就要评说。掌大权者如果非常心虚,禁止百姓评说,就难免像蒋介石那样,落下“独夫民贼”之类的骂名。对一个人的功罪,究竟让谁去评说,按年龄段可分前辈、同辈、晚辈,当然,三者的效果不尽相同。尤其是那种时间跨度较长的事件,比如说中国的革命,前辈的评说往往缺乏实践检验;同辈的评说检验的时间太短;所以,客观而又不带任何偏见的评说,有时只能留给晚辈了,比如说,不妨让40后,直至90后去评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对活人的评说,有的人只挑好的说,而讳言坏的,显得很不客观。此风尤见于官场的马屁,一边爱拍,另一边爱听,各得其所。对已故之人的评说,似乎可以少些忌讳,畅所欲言。这里,要求评说者尽可能地实事求是,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情绪化偏见。科学的态度无法包容“异质思维”者们的情绪化宣泄。例如茅于轼之流的宣泄——“把毛泽东还原成人”。他的“异质思维”根本不是什么“还原”,简直是在咬牙切齿,怀着刻骨的仇恨,恶意丑化、妖魔化毛泽东。茅于轼也可以说是毛泽东的晚辈,但不知何时始积蓄了那么大的仇恨,让这个晚辈完全失去了理智。毛泽东本来就是一个人,一个很普通的人,只是较勤奋好学而更有才能而已,本来就不需要什么“还原”。毛泽东为了解救中国的穷苦百姓,跟那些官僚、地主、资本家、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等等的反动派毫不妥协地斗争了一辈子,招来了他们咬牙切齿的刻骨仇恨,那是一点也不奇怪的,査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还白纸黑字地写着——

   “会议着重指出: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的伟大功勋是不可磨灭的。如果没有他的卓越领导,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于包括自已在内的任何人,始终坚持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要求一个革命领袖没有缺点,错误,那不是马克思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同志历来对自已的评价。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全会认为,对于文化大革命,也应当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去看待它。毛泽东同志发动这样一场大革命,主要是鉴于苏联变修,从反修防修出发的。至于实际过程中发生的缺点、错误,适当的时候作为经验教训加以总结,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是必要的,但是不应勿忙地进行。这既不影响我们实事求是地解决历史上的一切遗留问题,更不影响我们集中力量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当前最伟大的历史任务”。

   再查三年后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是白纸黑字地写着——“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看来,白纸黑字的东西真的不能全信,白纸黑字了又能怎样?《党章》、《宪法》,都是白纸黑字,又是多么地神圣,但对照现实还有几条是真的?铜铸的孔老二重达数吨,可以搬来搬去,何况是白纸黑字,稍不顺心,就可涂改,其实不改也不必遵守,权大于法。《劳动法》中的八小时工作制,有几个资本家能乐意遵守?过劳死也好,跳楼死也好,统统要为利润让路!这里,不妨请大家再看一条类似山西黑砖窑那样的新闻——广东惠州市一家黑砖窑老板从非法中介以四百元的身价买入遭拐骗工人,他们被迫签下四百元欠条,在暴力禁锢下每日工作逾十五小时,但月薪仅不足一元七角,四百元变成「巨债」,需做足廿年长工偿还。事件震惊全国,惟当地还有十多个类似砖窑存在,舆论狂轰当局渎职令民众生不如死,「恍若回到解放前的旧社会」,要求彻查地方官员.....  

   落笔白纸黑字,还可以说写的时候是“违心”的。1986年的邓小平如是说:“党内对文化大革命结论的争议基本没有;但对毛的评价还是有争议,这里面有多种因素。再过十五年,要不二十年,对毛再作评价是必要的”。1993年又对彭真、谭震林、陆定一说:“你们的意见(重评毛泽东)是对的,但要放一放,多考虑下局面,可以放到下世纪初,让下一代作出全面评价嘛!毛泽东的功过是摆着的,搬不掉,改不了。有人担心对毛泽东全面评价,会导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被否定,会损害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看,不必担心。我建议,对毛泽东一生的评价,可以在我们这一代走后,作全面评价。到那时,政治环境会更有利,执着意见会少些。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对过去的错误、过失和违心、不完整的决议作出纠正,是共产党自信、有力量的表现,要相信绝大多数党员,相信人民会理解、会支持的”。

   看来,“总设计师”也十分赞同“晚辈评说”,正如他说的“可以在我们这一代走后,作全面评价”。评价毛泽东,绝对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问题,对他的评价,可以说关系着中国百姓未来的安危,也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命运!不错,反右的扩大化,以及文革时的放手发动群众,的确让许多原来很有身份、很有地位的前辈们稀里糊涂、莫名其妙地戴上了“右派”、“走资派”等一类的帽子,吃苦、受罪、委屈,无法理解,难以忍受,让人同情。只是作为晚辈,三、四十年后的再回首,觉得当时运动的方式方法的确太简单、太粗暴了,但假如用“科学发展观”的目光对照历史,看看今天,能说当年的运动在百分之百地“捕风捉影”吗?科学的态度要求避免情绪化宣泄,情绪化宣泄不可能得出客观的评价。当年被错划为“右派”、“走资派”的前辈们,如果放不下情绪化的包袱,就很难去认同那些对领袖的客观评价。例如邓小平说的那样:“历史决议要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不写或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               
  
   毛泽东主席听了几十年的“东方红,太阳升”,他一定时刻想着如何对得起这一首全世界人都耳熟能详的“东方红,太阳升”,坐在中南海,巨大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建国后难免犯了一些急于求成的错误,毛泽东思想当然也包括这些错误的思想,错误的思想当然要纠正;或者打个比方,身上脏了需要洗澡。放在人类历史万年的长河中看,共产主义者都只能算是一些刚刚见到世面的“毛孩子”,带着血污,脱离母体,来到人间,一声啼哭,洗去血污,总会有这样一个过程。视共产主义为异端邪说的人一直在千方百计地要置这个“毛孩子”于死地;而我们有的同志,已经在以往的“公报、决议”中给这个“毛孩子”洗了澡,但仍然不肯罢休,他们是否要把“毛孩子”连同脏水一起泼了才肯罢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晚辈的评说,因为有着较长时期的实践检验,所以更能接近真理。说到实践,我们不妨从延安时代的实践说起。大家都听说延安时代的“十没有”吧——1940年2月1日,毛泽东曾在延安民众讨汪大会的讲演中颇为自豪地说:“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种纯洁的党风,直接推动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进。不妨再请大家评说一下,在七十年之后的今天,谁还能看得到延安时代那样的“十没有”?过去的“十没有”,今天几何样样有,样样可以举出无数的事例。这让帝国主义者们乐不可支,六十年前美国中情局提出的“十条诫令”,此时此刻,正在条条变为现实。

   再看一看改革开放后的实践,借助于科技的迅猛发展,高楼拔地而起,汽车堵满街道,的确今非昔比。有人以今天私有制的“富”,嘲笑昨天公有制的“穷”,把一切功劳记都在私有制的账上,这未免太荒唐、太搞笑了,就像现在的人嘲笑毛泽东时代大家穷得连手机都没有,多亏扫除了公有制,才让大家有了手机。其实今天的“富”,一离不开毛泽东时代扎实的经济基础,二离不开科技的迅猛发展。私有制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看一看现在世界领先的穷富差距,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笑不出来的。改革开放期间,邓小平曾忧心忡忡地提出了“十个如果”——

   1、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富裕问题。

   2、如果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

   3、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4、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5、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6、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的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

   7、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四千美元,特别是中国人口多,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六万亿美元……就表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8、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总的来说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9、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10、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使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
               
   “总设计师”的“如果”,现在还能称“如果”吗?如果不希望“如果”,能靠“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解决吗?当年提出“猫论”、“摸论”、“先富论”、“不争论”、“蛋糕论”、“不问姓资、姓社论”等,是基于当时我国的经济、科技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认为不能在争论中延误时机,必须抓紧机会,先尽快提高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否则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所以,发展才是硬道理,宁可冒着出一点资本主义的危险,也要先把经济和科技搞上去。对照过去的大跃进,再想想现在的资本主义泛滥,在晚辈看来,二者都是急于求成,前者急速左转,后者急速右转。政局变化莫测,“一百年不动摇”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颜色革命”者们尤其不会有等待一百年的耐心,简直一天也等不下去!

   一年一度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帷幕刚落,中国代表团还没有回到北京,美国的《大西洋月刊》就公布了此前早已经准备好的对美国国务卿希拉妮的专访内容。当记者问道,中国领导人已被中东的“颜色革命”吓倒了。希拉妮回答说,“是的,他们很担心,而且他们正在试图阻挡历史,这简直是傻瓜在瞎折腾。他们做不成的,但他们能拖多久就会拖多久”。希拉妮当然不相信“傻瓜的瞎折腾”可以“瞎折腾”一百年。   

   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称,自己已七十岁,不能让子孙后代失望。不让子孙后代失望,先得问问你自己能否不让你自己的前辈失望?延安时代的“十没有”,为什么会成了现在的样样有?有媒体评论说:“中国一边不休止地向美国送钱,一边又遭受美国无休止的打压,子孙后代不仅将大失所望,甚至还会戳着这些参与对话的中国官员的脊梁骨,骂上千秋万代”!

   晚辈才疏学浅,虽有神奇无比的网络,也不可能一次写完牵涉面极广的评说。这次评说,就把刚刚看到的一条信息,作为思考题留下,供大家参考——

   人民心中有杆秤

   2011年5月15日来自唐山市汉沽管理区汉丰镇北陈村的村民,在革命圣地西柏坡面对毛主席故居放声大哭,他们想念那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现在他们的土地在自己还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一些贪官和奸商以伪造村民假签字和假手印的欺骗手法被征收转给了开发商,村民知情后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都无济于事,望广大网友伸出援手,挖出这些祸国害民的蛀虫,还我百姓公道。

       《师大奇遇》附文      2011年5月22日
 
        http://blog.people.com.cn/blog/s/285840    龙勋文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