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建议新闻发布会取消英语翻译

火烧 2011-03-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建议取消新闻发布会英语翻译,强调中华文明文化的重要性,反对西方中心论,提倡语言文字改革,增强民族自信。

流波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改革者的心情、渴望如是,新闻发布会专门有英语来翻译是说得过去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的形式持续到今天,还在继续,是值得商榷了,理由许多,下面着重说三点:

    一、浪费时间是犯罪。每每看中国的重要的新闻发布会,不管有没有外国人、是英语国家的还是其它语国家的、有多少,都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对答都要经过英文翻译重复一遍;而一句或几句简单明了的汉语要经过英语翻译过来,变得沉长复杂,时不时还懂点英语的发言人有时还不得不纠正一下翻译的错误,等等,让发布会变得拖沓、泛味,时间的浪费从某种角度说更是犯罪。

    二、这样的形式是对其它语种国家的极大不尊和伤害。联合国正式批准使用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6种。 据统计,在目前尚存的数千种语言中,使用人数在100万以上的语言约有200—250种,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亿的有11种,使用总人数超过34亿,约占全球人口的60%。这11种语言为:

   汉语,使用人口约占人类的四分之一,由古汉语(糯语)历史延续而来,古汉语(长江流域古糯语)曾是距今五千年前人类的共同语言,今天的各种语言都是古汉语的留存,是中华民族共同语言,是人类自文明发祥而来仍未间断的母语;英语,古汉语变支,文字因中华互人从中华古形象文字创腓尼基字母衍生为古希腊字母再分化为拉丁字母,由拉丁字母再产生众多西欧拉丁语系国家和东欧斯拉夫语系国家,英语属拉丁语系,因近代英国殖民最广,使用人口约4.56亿,全球许多国家将其做为官方语言;印第语,为中华长江流域古糯语遗存,由于印度长期为英帝国的东方殖民地,因此,英语和印第语同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使用人数 约3.83亿;西班牙语,古汉语变支,文字来源类英语,属拉丁语系,因近代殖民缘故,使用人口达3.62亿;俄罗斯语,古汉语变支,字母来源基本同于英、法、西班牙语,所不同的是由希腊字母衍生的斯拉夫字母演进而来,属斯拉夫语系,俄罗斯官方语言,使用人口约2. 93亿;阿拉伯语,古汉语变支,由于腓尼基字母在西亚演化成阿拉米字母,成为亚洲许多文字的基础,如阿拉伯、印加、犹太字母等,公元4世纪后,阿拉(糯)伯字母在亚洲广为流传,今天使用人口2.8亿;孟加拉(糯)语,古糯语变支,来源类印第语,使用人口1.89亿;葡萄牙语,来源类英语、西班牙语,属拉丁语系,同样是老牌殖民帝国,因此,使用人口达1.77亿;马来(糯)及印尼(糯)语,古糯语变支,来源类印第语、孟加拉语,使用人口1.47亿;日语,古糯语变支,使用人口1.26亿; 11.法语,古汉语变支,来源同英语,属拉丁语系,1.2亿人口左右。

    想一想,只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才这样崇洋媚外英语到这种孱害中华文明文化这样深的地步,也是对其它语种国家的极大不尊敬和藐视。

    三、今天这么做,也是没有对自己文明文化深入了解,没有民族自信,相反,却几十年来对西方文明文化盲崇的严重、荒唐的表现,必须予以彻底改变。上面讲了,中华汉语是人类文明发祥的母语,我在近十年前的文章《谈谈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一文中说:“之所以汉字与字母文字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归根结蒂到一点,就是因为汉字源于自然、源于社会,经人类历史长河大浪滔沙成理顺章而成,是高度科学化、逻辑化、理性化、社会化的‘活质’文字;字母文字则因由字母符号进行‘游戏’组合而成,完全割断了文字与自然、社会、历史的内在必然联系,随着文字的发展,虽然也有了字根、字首、字尾,历史上也不断通过字母的细微变化衍生出新的文字来(这实际上很不利于人类的民族融合与进步),却永远也改变不了其毫无生机缺少理性的刻板的内在实质,是一种‘死质’文字。这就是这两者的本质区别。”我在拙著《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中说》(详见:http://www.weiweikl.com/LBWH47.htm)分析

    今天代表人类文明前进方向的主体是现代美国文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浅薄、粗犷、强盗、自私式的文明只能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是近代以来的欧洲文明?也不是,欧洲文明同样是一种强盗、掠夺式的文明,美国文明只是将欧洲强盗式的文明更加发扬光大而已。只有中华文明经历上万年历史锤炼洗礼,是人类发祥的源码文明;只有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海纳百川,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动力;只有中华文明突显人类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美好和谐的圭臬……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未来文明的走向。

……

    彻底驱散“西方中心论”的历史阴霾和剔除长期以来沉积在人们心理的殖民残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审视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中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这不仅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一项重大的历史课题,也是我国思想界、教育界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今天对自己伟大民族和文明的认识仍停留在“四大文明古国”、“四大发明”这一基本定式上,就是这一基本认识也被强大的思想误流湮灭得有综无影,从而形成了一个对中华文明莫大的社会误识:是中华传统文明,特别是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阻碍着中国近代的发展、阻碍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这里,几千年民族辉煌的表层被一百多年来的民族耻辱锈化得斑驳就离,以至于民族的、爱国的精神长城是那样的易坍易塌,而殖民的、“西化”的理论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必须从思想上、理论上彻底走出“西方中心论”的误区,清醒认识到在这种思想观和理论观支配下所形成的长期以来对我中华文明的藐视和轻描淡写,深刻反省我们自己对伟大文明的漫不经心或还冷嘲热讽甚至是彻底的虚无。要充分认识到正确认识中华文明是消除今天人类认识自己文明发展进程中诸多误解、误区的最隹途径和最有效手段,从而为澄清历史事实,还原中华本来面目,明理人类文明史,使人类遵循文明、和谐、进步的发展轨道前行,而决不是沉湎于弱肉强食的殖民、掠夺、野蛮的轨迹中迸发。

    我在书中进一步呼吁:

    一、要彻底屏弃以英语为主的外语在中国各个领域的特殊条件权,还中国公民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将英语等外语做为中小学到大学的课程,并做为高考、诸多类较好的工作岗位、各类职称的必要考试过关的条件,成为压在中国人头上的沉重关卡。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性和随之而来的盲目性在中华大地俞演俞烈。今天的英语成为最大的教育赚钱产业,成为中国教育培养西化人才的重要手段,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从文化上削弱中华文明文化的最大软实力。

    如果英语确实是一种先进的语言,落后向先进学习,这本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有容乃大、包罗万象的本色,是无可厚非的。纵使这样,国家政策也决不能将其做为中国公民学习的各个阶段、重要的高考、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各种职称评定的必须课或必要条件,这样就让国家政策走向了自己制定规则羼害中华民族自己的荒唐地步。更为造孽的是,英语等字母文字是一种极为落后的“死质”文字,它脱离了历史、以字母组合人为的表达,每有新生事物产生,它必然要造新的单词来表达,久而久之,单词越来越多,成为典型的垃圾语言。难怪,今天的英国人连莎士比亚的原著都难读懂了。外交官们都知道,联合国用五种文字写的文件文本,你去看一下或摸一下,哪本最薄,哪本就是中文本。为什么?因为中文表达最简单明了。自上万年的文明以来,由于中华先世界各地的开拓,在许多地方留下了象形文字,著名的有埃及圣书字、巴比伦契形文字等;这些文字,要么几千年前就湮灭了,如今发现也只是成为了文物古迹,好在在中华本土,象形字包涵人类历史发展信息健康发展到今天,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我在《谈谈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一文中比较两者的优劣说:

    “汉字优于字母文字的地方太多太多,如汉字饱满社会性、蓄含哲理,字母文字则呆板刻意;汉字经人类考验的历史最长,只需近6000个字左右就能表达清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且创造新词以适应新的发展随意入时,词汇无穷无尽,西文则动辄须用几十万个字母组合(单字)才能表述,且创造新词生硬不易;汉字简约,表达同样的内容,汉文简洁精短,西文繁杂冗长;汉字结构优美大方,其书法自古至今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艺术奇葩……”

    我们如果舍弃人类历史发展而来的最优秀的 语言文字于不顾,转而将落后的垃圾语言用国家政策的形式推上社会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也是对人类文明文化进步的亵渎。因此,必须重树汉语言文字在全球的主体地位,恢复历史本来面目。

    二、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中华文明文化的颠覆式全民教育认识,要改写历史等文明文化类书籍,尤其是中国、世界类历史教科书。日本是改写他们近代以来对中华并东南亚诸多国家的侵略史,妄图向后代掩盖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台独陈水扁之流在台湾实 行文化上的去中国化,妄图把中华固有领土分裂出中华大家庭;西方人写的历史,以“西方中心”论为基调,基本颠倒了人类历史的真本……今天,中华民族是站出来澄清人类基本史实、事实的时候了,是可忍?熟不可忍?乱史就是乱国,乱中华文明史就是乱人类文明史。要使中华民族“先进一万年,落后近百年,今又崛起”成为家喻户晓的文明文化理念。复兴中华,首先是文明文化的复兴,必须正史正文,将近代以来以西方中心论而产生的历史、文明史、民族史、文化史等等全部进行清理重写,澄清事实,还原中华,改写人类文明史。从小学到大学,都要进行人类文明文化史的学习了解,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在人类绝大部分时间里引领世界潮流、风骚,为人类做出的绝对贡献,使中华民族自豪感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同时,也要告诉西方人、我们的黑人兄弟,你们其实也是我中华人,也是炎黄子孙,也是从长江流域、昆仑大陆走去的自家兄弟。毛主席有诗《昆仑·雪》中豪迈的说 :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赠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这不就是要再现世界大同的中华伏羲神糯炎帝大九洲世界吗?可见,毛主席的心怀,犹如浩瀚无边的太平洋,将再次包容从大中华大地走向世界的游子们,包括变色了的本也是中华黄种变异的白种、黑种同胞兄弟。

    仁者无敌。

    三、要建立以中华文明文化为主体的世界体系种类标准、奖项等制度,以此来引导、规范人类文明文化的真善美而不是假欺滑。

    有人说所制订的文明文化规则,必须要人家来认可,你中国制订的标准,西方干嘛要来认可呢?问题提得好。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只要你制订的准则合乎逻辑,公平公正,是人类文明文化先进的体现,人们就会逐渐认识到它的价值;我们的自信来源于中华文明文化的绝对的悠久性、先进性,我们又是秉承文明文化的真善美,在这样的理想信念下的文明文化的标准是迟早会受到哪怕是敌人对手的最后认同。比喻说,西方今天的诺贝尔奖金中,文学奖到今天也还没有一个中国人获得,许多中国人感到十分的沮丧,但在我们看来,获得西方诺贝尔奖金文学奖的作品,很少有好的作品,多多少少带有西方人特有的有色镜观人。有的奖诺贝尔奖带有极端的政治色彩,如将诺贝尔和平奖奖给西方人不喜欢国家的反对者,等等,这都是西方利己主义、弱肉强食规则下所不可能公平公正的,甚至连基本的公正都难保持。世界怎么能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的社会发展呢?因此,有如此伟大的文明文化国度,就因为近代的暂时落伍,就一直沉寂在历史的自卑之中再也昂不起首挺不起胸,怎么行呢?中国要勇于承担起人类文明文化正义前行的历史重任,不单是自己做好,还要学习祖先开拓全球文明的勇气决心,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文化、教育、艺术、自然科学等诸领域,重树中华雄风,制订中华标准的种类、奖项,逐步将人类文明再次拉入正常的和谐的有序的轨道,重振全球中华大九洲文明文化大同世界。 

                                                                                    2010年3月7日中午速写

 

返回昆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