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句话长大成人,渐渐养成了不跟“不讲理”人争论的习惯。
退休了,闲着没事干,吃饱了撑的就开始瞎琢磨:“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句话可能大有毛病!
所谓的秀才,习惯上理解,当然应该是知书达理谦恭和气之人,而那“兵”,则应该是粗俗粗暴蛮横不讲道理之人。如此,秀才遇到兵,肯定有理也讲不通了!
然而,我又想到下面的问题:
一、 什么是理?
二、 秀才跟兵讲理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秀才跟兵讲不清道理,他跟谁能讲清?
有秀才的那个年代,所谓的理,不外乎是什么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那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秩序的软法律。秀才们熟知这些“理”,是为了赶考做官进入社会管理层,实现自己的所谓抱负!而“兵”,只是大小政权的一架镇压杀人或者造反推翻现有政权的机器,他们只管服从命令,“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由始至终都是铁律!他们没有耐心听秀才们的之乎者也!
再说,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条公认的“理”,所有的“理”永远是过去时,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是在不断打破旧“道理”而前进,于创立“新道理”稳定一段时间内再打破再建立中循环不止。
于是,社会上最基本的单位——家庭,在面对事物中也是争论不休,形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
由此,社会没有“真”的“道理”可讲,更没有“绝对真理”!
当前,法国、美英等国联合起来攻打一个主权国家利比亚,“道理”何在?卡扎菲围剿“反对派”,“道理”何在?是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什么是理?不外乎就是利益!经济利益是每个人的基本理念!
什么是理?政治军事实力就是理!
什么是理?当权者的脸面和政治利益是他要讲的最大的理!
什么是理?老百姓安居乐业是百姓们最基本需求,是他们念念不忘的“真理”!
“秀才”跟“兵”讲不通“道理”,那么,“秀才”与“秀才”之间能讲通吗?答案是否定的!
“ 秀才”之间除了耍嘴皮子玩笔杆子外,绝对不能谦虚的甚至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他们都很自负,因为他们读的书多,想的事多,反刍的效果好,就认为“真理”一定在自己手里!
他们之间,只有“同志”,没有“辩友”!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尤其近代,文人们不仅“相轻”,而且相斗!那怕是亲兄弟,也要斗个你死我活!为了什么?文人的政治抱负使然!
不同政治观点的文人斗起法来,非常精彩,不亚于金庸先生笔下的武打小说。一支秃笔在他们手里,挥舞成武林大赛场上的奇门遁甲,或羽扇醉棍,或猴拳鹰爪,或长枪短剑鬼头大刀,辗转腾挪,招招制敌于死地!胜者的洋洋得意,失利者的恼羞成怒,交汇成了一幅幅血肉横飞却貌似百花齐放的春天——
这一点,实在叫人看不起。
当兵的杀人,是他的使命!很赤裸也很坦白,一枪毙命,也很麻利痛快。被杀者也许还会高喊一声:20年后,还是一条好汉!而文人杀人,不但要将对方千刀万剐,还要穿上教主的圣衣,一边把刀舞弄出花样一边流出鳄鱼的眼泪!
当兵的,没有耐心听秀才的“理”;秀才之间,把那理辩的乌烟瘴气甚至血雨腥风;只有老百姓的理最简单:我要安静有尊严的活着!否则,少给我来那一套花里胡哨的“里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