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文革前后丹徒县刑事案件数据对比

火烧 2007-03-13 00:00:00 历史视野 1037
本文对比文革前后丹徒县刑事案件数据,结合全国犯罪率变化,分析治安状况演变。重点探讨1983年严打期间丹徒县犯罪情况,揭示历史犯罪趋势与社会影响。
应该很多数据能支撑关于文革时期和文革后治安问题对比.
1983年的第一次严打,丹徒县数据
对建国以来的刑事案件数据很感兴趣,特别是县志之类的地方数据,可惜搜集不容易,希望网友们提供协助。一例:

1983年的第一次严打,丹徒县数据。
来源:史志信息网(丹徒年鉴)
http://www.dtsz.gov.cn/xxlr1.asp?id=541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星夜赵:

全国犯罪率,我手上有官方公布的一些年份的全国数据:

1950年9.2(统计时全国犯罪的总人数占总人口的万分比,下同)。1952年4.2,1955年3.7,1956年2.3(为历年最低),1959年3.5,1960年3.3,1961年6.1,1964年3.5,1965年3.3,1966-1976年平均为5-6,1978年5.5,1979年6.4,1980年7.6,1981年8.9,1982年7.4,1983年6,1984年4.2。

其中,青少年在犯罪总数中所占比例1950-1956年为20%-25%,1956-1965为30%-35%,1966-1976为50-60%,1977-1985为70%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青少年犯罪概论》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

【注:与犯罪率相比,发案率应该更能反映治安状况,但手上一时找不到这方面的详细数据,改天俺再查查】从前帖中可以看出,52年-84年间,犯罪率最高的是1981年,而1981年全国刑事案件立案数为89.0万起;但到了1989-1991年,这个数字分别为197.2万起、221.7万起、236.6万起;90年代末期一直在160万起。也就是说,这些年任何一年的犯罪率,都要远远高于毛时代犯罪率最高的年份。如果再考虑这些年来暴力犯罪和职务犯罪在犯罪总数中的比例大大增加,社会治安的恶化和腐败的加剧就可见一斑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