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对 “宽容”日本的“理性”中国人说几句

火烧 2011-04-0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9
文章批评对日本核灾难过度宽容的言论,强调日本应正视历史问题,反思核能安全,并指出日本发展核能的潜在风险与历史侵略行为的关联。

伴随着日本的地震和核污染,有一种声音在网络和媒体上恬躁:对日本地震核灾害应当多些理性和宽容。都震成这样了,过去的罪人已经是死去了的上代人,我们没必要再去记恨当年的仇怨了,等等等等!这样的文章特别扎眼,除赢得一些点击以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哑然和无奈。我不会说这些言论就那么汉奸,可有些看法、尤其是情感上的倾向,本人还真不敢苟同。他们所说的宽容我倒觉得更象是无谓的怜悯。是一种以灾抵罪的和稀泥论调。就好像叫大家原谅一个醉汉一样去原谅日本,非但称不上理性,反而是一种愚儒,一种另类的冲动。  

日本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它只是取决于一个曾经闯下历史大祸的国度拿出解决问题的应有姿态。别的不说,只说首相拜鬼,所谓神社的地位与吾国之英雄纪念碑是等同的,属于国家级别。人民若不支持他拜,他能年年获得选票吗?实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是对的,但对日本历史罪过的宽容却怎能和自然灾害混淆在一起,非但不能混淆,根本就是两回事。  

对日本宽容的唯一前提就是他必须对历史问题认错。这次地震加核灾难,对于日本反思历史、搞好睦邻友好关系正是一个天赐的机会。试想,从免其战争赔偿至今,中国对日本的宽容难道还做得不够吗?为什么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一直觊觎中华,并几度给中国人民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为什么日本的主流意识形态如此顽固?这种愁结,不是怪罪于所谓少数右翼极端分子能够自我消除,也不是因为一场地震灾害所能抹去得了的。  

从大自然的角度看,日本好似一条太平洋上飘摇的小船,多地震、多火山、少陆地、少资源。生存的危机造成了日本的自强和进取。但他们却选错了发展之道——不是与邻国共谋生机,而是选择了掠夺和扩张!从16世纪起,日本就把侵略扩张作为其发展的基本国策。因此,对中国用武决不是政府的一时冲动,而是整个日本民族的内心意愿。如今,武力侵吞暂时行不通了,又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扩张策略。及至今天的核危机,谁又敢说他们不是使用核能过度、对资源攫取的欲望达到了极致所造成的呢?他们发展核能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地球人不好说,但一个弹丸岛国,其核电站星罗棋布,正常吗?日本是不是只剩下核电才能解决能源危机这一条出路了呢?恐怕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吧?  

尽管国内外各种官方媒体一再强调不会对我们民众构成威胁云云,但人们终究不会忘记,25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至今还让全世界心有余悸!那次灾难造成了33万人死亡、失踪或离开家园、数千儿童罹患甲状腺癌、上万人生活在后遗症的忧虑之中,影响至今。有很多力挺核能源安全的科学家轻率地宣称,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控制核电事故灾害的能力,这真是完全不负责任地鬼话!在气候正常情况下也许侥幸无事,现在只是一个九级地震,倘若某一天来一个十级以上的超级地震、超级海啸呢?倘若哪一天日本其它的核电站一齐爆炸又当如何?在大自然面前,即使是美国这样的世界经济老大,也会面对海啸和龙卷风束手无策。我们的官方语言,我们的权威砖家,我们那些日本地震的同情者们,居然可以用近乎自欺式的安慰来帮日本开脱,来忽悠核威胁下的民众和生灵!仅凭日本核辐射量严重超标,对环境和人类构成巨大潜在威胁这一点,就应该受到全地球人的谴责!  

历史、自然、现实的原因塑造出日本人充满矛盾的多重人格:披上和服论茶道,穿上军服动杀机。他们更体现出在具体问题上的精明和在战略考虑上的弱智。中华民族是一个善良厚道的民族,但日本却是个不重道义,只服铁拳的种群。血的教训让我们懂得,厚道中也应该藏有一份戒备,我们既要学习日本人积极进取的优点,同时也必须警惕他随时暴发凶性。与人为善、共赢发展,同时又恩怨分明;既团结又斗争,时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这才是永远应持的心态。否则,就是对宽容本身的不尊重、不公平。  

我很欣赏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将伍子胥的一句话:以德报怨,则何以报德?当我们还在极大地关注着日本地震与核灾害的事态进程的时候,不要忘记了中国先哲们教给我们的那则脍炙人口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