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负重”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一种美德,意思是负大任者,忍受暂时的屈辱,“卧薪尝胆”等待来日复兴。也可以说负重者需要大勇大志,才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脸上仍能以笑容处之。
可是,对于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忍辱负重”的含意又是什么呢?我们“无重”可负,是否只有“忍辱”之苦呢?
不过,对待常人,文化圣贤们也有着能罗列一筐的教育警句:什么“忍耻古所尚”、“忍字敌灾星”,什么“君子忍人所不能忍”----等等等等,在这些“高级”文化的熏陶下,久而久之,就在人的骨子里演变为光“忍辱”,不“负重”的奴性了!
黄牛精神可以说是“忍辱负重”的典范,历来被人们所称颂。牛吃得是草,干得是重活,挤出的是乳汁。这里若是讲对国家,对民族,对亲友默默奉献的一种精神,肯定是应大力提倡和效仿的。可是,假若它在奉献的同时,得到的是不公平,是奴役,是无情的皮鞭呢?它是否还应该“忍辱负重”呢?如果它仍然“忍辱负重”去默默耕耘,我们又该产生怎样的想法呢?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历代御用文人都把“忍让”“谦和”“顺从”“忠孝”作为正统思想灌输给百姓,他们希望老百姓都变成“羔羊”“黄牛”,这样,封建统制就更牢固了,而留给我们老百姓的却是被奴役、被屈辱的惨痛了!
我们崇敬孔孟文化,但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它更为珍爱。他们把似乎崇高的文化巧妙地冶炼为麻醉剂,让其慢慢灌输于老百姓的肌体里,融化在他们的血液中。于是,一代一代,唯唯诺诺,任劳任怨,忍辱不负重的人群就涌现出来。而统治者就可以高高在上,稳如泰山,任意挥鞭驱使着由他们的意志而塑造的百姓们!
展望历史,我个人认为:最伟大的“当权者”当属毛泽东。我们不提他的丰功伟绩,也不提他晚年所犯得一些错误,单就他唤醒民众,激励人民的斗争意识,反封建,反潮流,向束缚人的精神枷锁开战,就足以让我们敬畏!他敢于提出“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是任何统治者都不敢说,不敢做的。他晚年发动的、屡屡被人诅咒的文化大革命,除了政治斗争的需要,他老人家肯定还有唤醒民众的深刻用意。或许有人会说,他是利用群众的盲动情绪来达到扳倒异己的政治目的,那我们最底层的老百姓很乐意被其利用。我们在被人利用的同时,能摆脱自己的奴性,使我们往一个提高自我精神及自身利益的境界前进一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历史上所有的政治家都是在忽悠群众、运动群众,唯有毛泽东在搞实实在在的群众运动!他的政治思想,他所发动的运动,对于中国人民摆脱封建精神枷锁,摆脱奴性,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必将被历史所证明!
共产党的哲学是斗争的哲学。我们普通百姓没有“负重”的大志,更不需要“忍辱”!当今世界崇尚自我,追求自由民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为了公平、公正,为了维护自己正当的利益,而应去做坚决的斗争。君不见韩国人为了阻止政府进口美国牛肉,举国游行示威,逼迫政府改变政策。不用说发达的欧洲,象泰国,巴基斯坦,甚至更为贫穷的非洲国家的人民,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斗争之坚决,声势之浩大,不能不令我们这些能“忍辱负重”的中国人扼腕惊叹!“世界上从来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人民群众要得到公平和公正,要获得自身权益,必然也必需去做坚决的斗争,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忍辱负重”是一块一头抹着奶油蜂蜜,一头裹着鸦片的面包。这一边会给你热量,让你的精神燃烧;而另一面却能让你麻醉于无法觉察的奴性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著名的诗句,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前面还有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