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您侧面地问,那我就侧面地答”
我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文中讲过当年“三支两军”时向一个当年的军统特务取证的故事。今天再讲一小段:
指导员在向我们布置调查取证工作时再三强调:我们面对的取证对象大多是老奸巨猾、具有丰富反侦察能力的“老油条”,所以取证时一定要注意策略。他强调:对于某些敏感问题不要正面去问,一定要侧面地问。同时一定要他们写出书面材料。
我承担的取证工作比想象的容易,原因已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文中讲了,在此不赘述。我要讲的是一位同年入伍的吴县兵侧面取证的故事。
兵们把取证材料送到指导员桌上等候审阅,然后就开始窃窃私语,交流着工作体会。正当大伙说得热闹时,突然听到了指导员的声音:
“小陆,这份材料是你取得吗?”他生气地拿起材料晃动着。
“指导员,材料怎么了?”小陆怯生生地问。
“小王,你给大家读读,叫大家评论评论!”我从指导员手里接过了这份材料。
“我叫XXX,现年48岁。1947年曾在还乡团里干过点儿杂事儿,是乡长叫我去的。那时候家里穷,吃不上饭,到了团里天天吃好的,比家里强多了。我在团里呆了个把月,长官嫌我笨,就把我打发回家了。临走给了我五块现大洋,回去分给亲戚两块,剩下的花了。我胆儿小,团里出红差从不叫我去,就知道那时候杀了些人,有八路的伤员、也有此地的农会干部。以上句句是实、甘愿具结。”注:这份材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不敢说转述的一字不差吧,有差也差不了几个字!
“大伙评论吧!”指导员发话了。
“这材料听来听去听不出啥问题呀?最后就落了个跑腿打杂、连刑场都不敢去……不行不行!”小赵首先发言。
“指导员,我记得您叫小陆去核实这家伙指认被敌人抓去的县政府干部。可这材料里一个字没提呀!”小张接着发言。
“小陆,听到了吧。叫你问的事情他是只字未提呀!这材料能用吗?我是怎么说的,你还记得吗?”
“报告指导员!我就是按照您的要求问的呀?没错!”小陆委屈得很。
“你是怎么问的?原话说说!”指导员不高兴了。
“您不是叫我们不要正面问,要侧面问吗?我就对他说,今天我找你侧面了解47年你在还乡团的情况,你一定要如实交代!”
屋里顿时静了下来,接着爆发出一阵大笑!
“小陆呀小陆,你就是这样侧面地问呀…….
指导员一点儿气都没有了,捂着肚子说道。
“是啊。我问了以后,他看了我半天,最后说:既然您侧面地问,那我就侧面地答吧。怎么啦?你们为啥笑成这样?”小陆依然莫名其妙。
听了他的回答,大伙笑得更厉害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