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从统一战线“前哨地”到政政治协商诞生地 (2则)

火烧 2011-04-13 00:00:00 时代观察 1042
文章回顾重庆作为统一战线‘前哨地’与政治协商诞生地的历史,强调民主党派与中共的紧密合作,展现统战教育活动成果及对重庆发展的高度评价。

从统一战线“前哨地”到政政治协商诞生地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齐聚重庆

热情盛赞主题教育活动 高度评价重庆科学发展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齐聚重庆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1年04月11日13:10   来源:《重庆日报》

  3月28日至29日,8个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齐聚重庆,参加中央统战部组织开展的“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主题教育活动,追寻红色记忆,感悟统战传统,畅想美好未来……短短2天,一股信念在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心中升腾———弘扬老一辈民主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优良传统,同心同行开创多党合作事业的崭新篇章。

  此次活动取得空前圆满的成功,他们对重庆这座统战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有新的感知,对主题教育活动的圆满成功特别是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市委、市政府工作和重庆近些年的巨大变化倍加赞赏,对重庆新一轮发展寄予厚望。本报现梳理出这些声音,以飨读者。

  在重庆回顾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同心同行的历史,感到特别亲切、很有意义

  在渝期间,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相继来到渣滓洞、红岩村,共同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参加“重温历史·同心同行”座谈会,缅怀民主党派先辈的崇高风范和卓越贡献。大家一致认为,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重要时刻,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历程,重温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肝胆相照、共同奋斗的历史,具有特殊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说,重庆是民革前期组织之一民联的诞生地,见证了民革老一辈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团结合作的历史。在这里共同回顾民革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同心同行的历史,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有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70年前的重庆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在重庆开展“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回顾这一风雨历程,亲践历史足迹,再沐先贤风范,倍感亲切、倍受教益。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榕明说,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共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为中国独立和民族复兴而“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光荣历史,唱响了新时期统一战线服务发展的主旋律,宣传了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弘扬了多党合作的光荣传统。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说,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重要时刻,来到重庆重温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肝胆相照的历史,具有特殊意义。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王钦敏说,主题教育活动期间,召开了统一战线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座谈会,举行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开馆仪式,听取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考察了规划展览馆、渣滓洞、红岩村,观看了“同心同行”文艺晚会,共同种植“同心林”,并为“同心园”揭幕,是一次领导高度重视、内容丰富、意义重大、成果丰硕的高规格、高质量的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说,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开展“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对引导民主党派广大成员学习、理解光荣传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丰功伟绩,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意义重大。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说,参加中央统战部组织的“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主题教育活动,我感到十分振奋,特别是这次活动的接待工作水平非常高,来了这么多的领导同志,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统战部的同志将整个接待工作做得这么细、这么深、这么好,这是全国除北京以外没有的。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说,代表全国工商联参加中央统战部组织的“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感觉非常有意义,非常必要。

  无党派人士、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章良说,能够作为全国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感到十分光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把无党派人士纳入多党合作制度的建设框架,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

  无党派人士、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雪峰说,通过参加这次活动,让大家缅怀了老一代爱国民主人士的政治信念、品格风范,同时还亲身感受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五个重庆”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展示了重庆人民和重庆统一战线良好精神风貌。

  除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领导,我市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领导也感慨颇多,纷纷表示,追思历史才能薪火相传,共创美好未来,明确了民主党派应担负的政治责任和履行的庄严承诺,要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维护好、发展好,尽最大努力,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重庆市委、市政府大手笔、高水平地打造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全国第一、全国唯一,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多党合作传统教育基地

  作为统一战线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温历史·同心同行”活动的重头戏,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在3月29日正式开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观完后给予高度评价,盛赞这不仅是见证风雨同舟历程、再现波澜壮阔场景的丰碑,更是宣传多党合作历史的重要教育基地,感谢重庆市委、市政府对统战工作特别是对党派工作的重视!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说,新馆开馆是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一件大事。馆中展示的珍贵图片,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老一辈亲密合作的难忘瞬间;收藏的丰富史料,忠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的光辉历程;陈列的大量实物,真切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波澜壮阔的历史情景。我们要倍加珍惜和用好这些宝贵历史资源,把陈列馆作为学习多党合作光荣历史的教育基地,作为传承多党合作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要求,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使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共同开创中国特色伟大事业的美好未来。

  周铁农说,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充分利用重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独特的统战资源,集中展示了各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的历史,成为重要的宣传多党合作历史的载体和平台,是全国第一、全国唯一的综合性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在中国多党合作历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次参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有关民革的历史陈列,心中非常感动。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在展陈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运用宏大的场景,翔实的资料,艺术的构思,高科技的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反映了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为国家、民族作贡献的整个历程。陈列馆有重点、有亮点,精彩纷呈。民革要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民革前辈重庆旧居等作为民革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的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通过身临其境的教育,激发民革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团结起来为“十二五”规划作出应有贡献!

  蒋树声说,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开馆是多党合作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陈列馆史料丰富、图片珍贵、布展一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未来的光明前景,是非常好的传统教育基地。并且在民盟前辈栖居议事的场所、在毛泽东同志称为“民主之家”的地方———特园,建成了总面积1万余平米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多党合作传统教育基地,必将产生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希望在中共重庆市委的领导下,越办越好,更好地发挥在全国的辐射和影响作用,民盟中央将加大力度支持陈列馆的建设。

  张榕明表示,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非常气派,史料非常丰富、展览非常现代,不愧为国家级高水平的陈列馆。民建的同志为有这么一个反映中国各民主党派历史的陈列馆而自豪。认真看了陈列馆的展览,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很受鼓舞。看得出来重庆真是下了功夫。民建中央要运用好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这个重要的传统教育基地,加强对广大会员的教育和引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努力发挥参政党的作用,和其他兄弟党派一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罗富和说,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充分反映了重庆统一战线的悠久历史,充分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的辉煌历程,充分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党和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大局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展示了各民主党派和重庆深厚的历史渊源,展示了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的真诚友谊和共同合作的历史联系,具有很好的学习教育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说,参加“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主题教育活动,特别是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开馆仪式,很受教育。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气势恢宏、内容丰富、制作精良,记录了各民主党派走过的道路,展示了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必将激励农工党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王钦敏说,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是中国统一战线,特别是多党合作的一座历史丰碑,对重庆市委建设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的举措表示由衷的赞赏和钦佩。陈列馆是“薪火相传、共创未来”、“重温历史·同心同行”系列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历史和传统的最好平台,是统战事业特别是多党合作事业走向辉煌的历史见证。致公党中央将组织全国基层组织前来参观学习,弘扬传统,努力发挥参政党的职能和优势,共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的胜利。

  韩启德说,重庆是九三学社的发祥地。在重庆参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倍感亲切、倍感光荣、倍感自豪。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到来之际,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主题突出、主线清楚,展览不愧为国家一流水平,为统一战线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开展“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主题教育活动提供了生动的载体和重要的平台,对于党派成员学习、理解和传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丰功伟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林文漪说,参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后,感到无比激动。重庆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统一战线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一座与台湾有着特殊历史渊源和人脉情怀的城市。今天,重庆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用大量的精力和辛劳,为统一战线工作,为多党合作事业,为包括台盟在内各民主党派建立了这么一个教育学习阵地,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台盟中央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已经签订了合作协议,我们将尽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促进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动重庆和台湾的交流互动,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经荣说,参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很激动。陈列馆记录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光辉历程,展示了他们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不同阶段所作出的巨大成绩。应该让社会各界群众都来参观学习,相信会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历史、特点和优势,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陈章良说,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令人震撼,是一本值得读、必须读、应该很好去读的历史教科书,必将对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传统教育的作用,弘扬多党合作光荣传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无党派人士代表,参观陈列馆后,更加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重庆坚持民生导向发展之路,创造了许多对全国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经验,重庆的发展大有希望

  在渝活动期间,大家除了对主题教育活动和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反响强烈外,还高度评价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

  蒋树声说,重庆以解决民生问题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在解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很多民生问题。在解决住房问题上,重庆在全国力度最大。在户籍制度改革、公租房建设、养老保险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也成为全国的典范,并为全国积累了宝贵经验。重庆实践在西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进一步证明,在内地、在西部,只要不懈努力,也同样可以建成国际性大都市。

  张榕明说,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背景下,重庆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势头,2010年全市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7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91亿元,比上年增长70.8%,在西部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很了不起。还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内陆开放问题、民生问题都解决得很好。还通过“唱读讲传”,弘扬了红色文化,提升了群众内在素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罗富和说,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上了快速、科学发展轨道。重庆作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重庆的发展证明了中央决策是十分正确的。重庆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大胆探索,有勇气,有魄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创造了许多对全国有启迪和借鉴意义的经验。按照目前的思路发展下去,在5年或者稍长的时间内成为国际性大都会,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前列是大有希望的。

  桑国卫说,重庆打黑除恶力度大、效果好。把“打黑除恶”作为“平安重庆”建设的重点,打击了一批黑恶势力集团,惩处了一批黑恶势力保护伞。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老百姓积极拥护,值得在全国推广。

  王钦敏说,重庆唱红、打黑、扫黄、建绿、见蓝,是一座色彩斑斓的瑰丽城市。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黄奇帆具有世界眼光,思维敏锐,观念创新,有胆识,有气魄,决策果断,行动果敢,为重庆作出了重大贡献。

  韩启德说,8年之间来重庆10次,每一次都有变化,特别是这一次印象更加深刻。重庆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发展思路和布局,“五个重庆”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工作,随着“五个重庆”建设的推进,重庆变化非常大,日新月异,整个环境越来越好,古老山城焕发出崭新身姿,市民幸福感不断提高,城市越来越漂亮。

  陈章良说,这次来到重庆,感觉重庆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对“五个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城乡统筹发展展现出来的“重庆速度”表示赞赏和惊叹,重庆有很多值得广西学习借鉴的地方。

    (记者李幸)

  (责任编辑:常雪梅)

从统一战线“前哨地”到政治协商诞生地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1年03月27日13:14   来源:《重庆日报》

  扩建整修后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将于3月29日正式开馆。作为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的重要载体,该馆陈列着许多见证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历程的珍贵史料。重庆与统一战线发展历史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当年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在陈列馆即将开馆之际,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

  重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哨地”

  “重庆不仅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而且也是一个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历史极有渊源的地方。”这位负责人介绍说,8年抗战期间,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这里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整个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政治舞台。

  他说,8年抗战中,中国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政治力量集中汇聚于此。因此,这里成了我国民主党派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

  “七七”事变后,在国家民族存亡绝续的生死关头,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和全国同胞日益高涨的抗日浪潮下,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移驻重庆宣言。26日,国府主席林森抵渝。1938年12月,蒋介石飞抵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移渝办公。至此,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成为全国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此之前的1938年10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抗战形势和国统区的实际情况,决定撤销设在武汉的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南方局,全面负责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工作。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和我党领导的《新华日报》与《群众》周刊辗转西迁重庆。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到来之际,在重庆正式成立。

  自此,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重庆也成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哨地”。

4个民主党派在重庆诞生发展

  “8个民主党派,有4个是在重庆生根发芽的,这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历史最辉煌的篇章。”这位负责同志说。

  他具体介绍分析说,民盟的前身是民主政团同盟,民主政团同盟的前身是统一建国同志会。统一建国同志会的建立,正是在中共代表董必武的积极呼吁和帮助支持下,在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宪政运动,把广大处于中间地位的各民主小党派采取适当方式联合起来,建立一个介于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者”性质的政治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于1939年11月23日在重庆青年会餐厅正式成立。

  如果说“统一建国同志会”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帮助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起来的初步尝试,那么,1941年3月19日,在统一建国同志会基础上,在重庆特园成立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则就更体现了中共在其中的巨大扶持和帮助作用。

  在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前的1月15日和3月15日,周恩来曾两次致电延安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报告重庆准备成立民主政团同盟的情况和“我们力促其成……,决定利用此时机,加强统战活动。”

  毛泽东在复电中明确表示:“积极支持民主同盟的方针是很对的。”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后,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积极参加他们的各类集会,频繁与他们交流接触,倾听他们的呼声和意见,向他们阐述国内外形势和中共的政策方针,给民主政团同盟以极大的帮助和支持。

  中国民主建国会的成立,也是在重庆,并且也得到了中共的帮助和鼎力支持。

  九三学社的成立,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统战工作密切相关。

  九三学社的前身是抗战期间一批进步学者在重庆成立的“民主科学座谈会”。抗战胜利后,为纪念九月三日这个伟大的抗战胜利日,又改名为“九三座谈会”。在此期间,恰逢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1945年9月12日,毛泽东在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会见许德珩和劳君展,在谈到“九三座谈会”的情况时,毛泽东对他们建议:既然有这么多人参加,就把它搞成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又说:你们人数也不少,即使少也不要紧,你们都是科学家,是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经常在报上发表意见和看法,你们的作用很大。

  毛泽东在重庆期间,还会见了梁希、潘菽和金善宝等其他九三学社的创始人,给了他们巨大的鼓舞。在毛泽东的鼓励和推动下,“九三座谈会”改建为“九三学社”,中共南方局领导下的《新华日报》全文发表了他们的宣言。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中苏友好协会大厦正式宣告成立。

  除了这3个党派外,还有“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这是后来1948年1月在香港成立的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最早的一个组织。

  它始于1943年2月谭平山、王昆仑和陈铭枢等人在重庆组织的民主座谈会。当时,南方局的徐冰、王炳南、许涤新、张友渔等人都与该会的大部分人士有过密切的接触和来往,倾注了中共的许多关心和支持。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桂园还专门会见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王昆仑和柳亚子等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表示鼓励和支持。

    重庆谈判刚刚结束,1945年10月28日,“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就在重庆著名的“民主之家”特园,也就是民盟成立的地方,正式宣告成立了。该联合会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前身之一。

  “和为贵”促成“政治协商”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重庆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为多党合作,为政治协商,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迅速形成而作出的巨大努力,使重庆有了一个更响亮的称号———中国政治协商的诞生地。

  1945年8月,人们清楚地知道,抗战胜利虽然带来了和平的希望,但同时也投下了内战的阴影。人民渴望和平,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毛泽东肩负着民族的希望,为了和平、民主和团结,毅然飞赴重庆,与蒋介石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为了不虚此行,使谈判取得一定成果,毛泽东决定利用与蒋介石谈判之暇,尽可能地广泛会见社会各界人士,宣传、阐明中共的和谈方针、政策,争取民心,进一步扩大统一战线。

  在重庆上清寺,距毛泽东驻地桂园不远的特园是民主人士鲜英(字特生)的公馆,民盟领导人张澜常居于此,这里也是民主同盟的大本营,是民主人士时常会聚的场所,被时贤公认为“民主之家”。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曾三次来到“民主之家”特园达观楼,与张澜等民主人士探讨时局,共商国是。

  8月30日毛泽东首次赴特园,拜望张澜和鲜英。由鲜英引进张澜卧室,促膝而谈。毛泽东详细解释了中共提出六项紧急措施及主张。张澜连声称赞:“很公道,很公道!蒋介石要是良知未泯,就应当采纳施行。”

  9月2日中午,张澜、鲜英、沈钧儒、黄炎培等民盟中央常委在特园欢宴毛泽东。毛泽东一进特园就高兴地说:“这里是‘民主之家’,我也回到家里了。”“今天,我们聚会在民主之家。今后,我们共同努力,生活在民主之国。”

  宴毕,鲜英拿出纪念册,请毛泽东题词留念。毛泽东笔走龙蛇,写下“光明在望”四个力透纸背的大字。在场的民主人士深为毛泽东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毛泽东在渝期间不仅会见宋庆龄、冯玉祥、柳亚子等各界民主人士,而且与国民党各方人士也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与交往,甚至连国民党中的极右势力陈立夫、戴季陶也主动拜访。

  为争取国际的支持,毛泽东还主动拜访了一些外国驻华使节和国际友人,还与妇女界、工商实业界、文化界的社团进行了深入交流。毛泽东的统战活动,让陪都各界人士领略了中共领袖的气度和风采。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为贵”思想深入人心。他以深入的统战活动和高超统战策略,将我们党在重庆的统战工作推向高潮。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最终签订了《双十协定》,《双十协定》中明确规定,由国民政府召集举行中国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政治协商”一词,就是在这次谈判中,由国民党谈判代表王世杰,在原来“政治会议”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得到了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的广泛赞同,重庆由此成为“政治协商”一词的得名地。

《双十协定》的签订,正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辉煌的战果。同时也标志着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胜利地转向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记者李幸)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