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西方煽风点火,别让“强拆”成为中国房地产的名片!
文章警示中国房企在海外拓展时需警惕西方媒体炒作强拆问题,强调避免因国内强拆争议影响国际形象,呼吁房企谨慎行事,维护国家声誉。
西方媒体对中国一项格外关注,一旦捕捉到对于他们高度敏感的信息,绝不会放过煽风点火的机会。近日,一则“柬埔寨人抗议中国公司强拆”的新闻再次点燃他们居心叵测的激情,各路媒体捕风捉影,大肆渲染,称:“中柬两国公司正在金边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强迫当地居民搬迁,因而违反了人权”。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做了回应,驳斥了西方媒体的有关报道。
随着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房地产巨头们拓展国外市场的雄心将愈加强劲,引起西方的焦虑与不安实属必然。与此同时,对中国涉外企业的负面报道频频见诸西方媒体,就不足为怪了。为此,中国企业尤其房地产巨头们应当引起高度警醒,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国国际形象。我们知道,改开之初,中国商人将大量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酒业产品打入俄罗斯市场,曾使中国商人形象大打折扣。作为在国内名声扫地的房地产行业,在国际市场的运作过程中当引以为戒。
西方一向把人权问题看到很重,尽管自己做的不尽如人意,但从来没有放弃指责别人、抬举自己的德行。前不久,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再次对中国发难,为我们做了一次很好的表演。此次,在所谓“柬埔寨人抗议中国公司强拆”上又一次兴风作浪,让这样的表演更为引人注目。平心而论,中国房地产商人在国内口碑有点令人作呕。“不强拆就没有新中国”、“不强拆谁养活你们知识分子”、“撞死一个一个我负责,撞死两个我负责,撞死七个八个看谁还敢拦着”,这些雷人口号以和翁彪、唐福珍、陶惠西、钟如琴、叶忠成、罗志兰等一串串自焚者的名字及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惨剧至今叫人心惊胆寒。尽管目前司法强拆取代了行政强拆,但强拆引起的恐慌与民意的愤怒仍然笼罩着国人的心头。那么,在进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中国房地产巨头们必然要承受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压力,西方媒体也必然以此为口实来打压中国房地产商人们。所谓“柬埔寨人抗议中国公司强拆”的报道,不是已经敲响了这样的警钟么?
故此,中国房地产巨头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当洁身自好、谨慎从事,警惕西方媒体煽风点火,别让“强拆”成为中国房地产进军国际市场的名片!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