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最成功的领导
古今中外最成功的领导
谁是古今中外最成功的领导?
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标准,会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艮人的答案是唐僧!
艮人之所以作出这样的结论,是基于以下事实:
第一,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不畏艰难地从西天取回了真经。这一功绩不仅惠及当代,而且泽被后世。
第二,他耐得住寂寞,专心于做实事,其成功完全是靠自身努力取得的,而不是用累累白骨堆积而成的。
第三,他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妇孺皆知,但群众反映良好,几乎没人骂他。这种深得民心、为民众一致认可的好领导,在古今中外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当然了,因为他没有暴力倾向,没参与打打杀杀的事,一些民众可能对他有些意见。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主席也不会打枪的,是不是?
第四,他的领导才能举世无双,是各位领导学习的楷模。
第五,他领导的团队,是现代团队协作的典范。
关于前三点,大家可能都还比较认可。最后两点,要让大家认同,可能有些难度……不过,大家看了下文的分析,可能会改变自己对唐僧的看法。
唐僧的领袖气质和领导才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唐僧策划了一个好项目
这是唐僧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古今中外,凡是能青史留名的人,都是因为他做了一件普通人所不能做到的事,好事留美名,坏事则留恶名。因此,艮人认为,首倡一件事,并能团结一帮人去共同做好这件事,是一位领袖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想成功,要想流芳百世,首先必须好好地策划一下,找到一个好项目。
那么,什么样的项目才是好项目呢?
西天取经就是好项目!唐僧能提出这样的项目,说明他有超强的策划能力。这是许多领导所不具备的。
分析一下西天取经项目,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好项目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1.项目本身必须具有公益性质
这一点至为关键。它有两点好处:
(1)容易获得大众的关注和支持。
试想一下,唐僧要是没策划出西天取经项目,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一个穷和尚而已!什么都没有,天天吃斋念佛,最佳结局也就是成为一位普通的高僧。可是,在他提出要去西天取经后,情况就不同了:众人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仅皇帝亲自接见,而且还惊动了天上的各路神仙。有了这些人和神仙的帮助,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
(2)容易获得高层领导的支持。
人要想做点事,没有高层领导的支持,是很难成功的。就西天取经项目而言,没有皇帝的批文,唐僧想出国境都难;没有各路神仙的多次相救,唐僧早就成为他人腹中之食了。
但是,怎样才能获得高层领导的支持呢?大抵有两种途径:
一是找人托关系。这种做法,难度很大,找领导办事的人太多了。还要花不少的钱,并有可能出事。但对一些想做事的人来说,走这一步也是无耐之举。
二是自己的项目具有公益性质,被领导看中了,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毕竟他也是需要政绩的。即使不考虑政绩因素,为老百姓办点实事,落下个好名声,也是每个当官之人所追求的。
这样说,有点白日做梦的意思……但是,话说回来,同样是花钱找人办事,具有不具有公益性质还是不同的。例如,一个环保项目和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环保项目,领导支持起来名正言顺,即使不拿钱或拿很少的钱,支持的力度也不会小。反之,如果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即使是花了很多的钱,领导也会有所顾忌,要想保住自己的官帽和身家性命,支持的力度也不会太大,除非他占的股份比你还多。
2.项目最好是涉外的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古今中外基本都是这个道理。
真正有本事的,就会到国外去做项目,国内支持,国外也支持。唐僧到西天去取经,途经各国,几乎没有不支持的。当然了,在选择国家时要谨慎一些,盲目地闯到一个排华的国家,可就倒霉了,赔了夫人还要折兵的。
出不去的,在国内做项目,最好也扯上点国外关系。唐僧如果不是到国外去取经,皇帝怎么会亲自接见呢?
项目一涉外,身价就会高不少。领导重视不说,还有方方面面的优惠政策,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是现状,大家不要骂艮人崇洋媚外。
二、唐僧具备超常的大局观和方向感
应该说,唐僧既不是帅,也不是将,他的地位应在帅和将之上。孙猴子是山大王,自号齐天大圣,统领一方,说他是个帅才并不过份。即使是老猪和沙老弟,也是当过元帅和将军的人。因此,这三位肯定都不是普通的员工,而是各怀绝技的职业经理人。其中,孙猴子可以说是最佳的总经理人选。由此推断,唐僧处于董事长这一个职位上,是错不了的。
那么,唐僧这个董事长干点了什么呢?
首先,他没有参与打打杀杀的事。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他确实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就如老毛不会打枪一样;二是他认为这些都是战术层面上的事,懒得去管,就交给信得过的下属去办了。他自己只管战略层面的事。
哪些属于战略层面的事呢?就唐僧而言,艮人认为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选人用人。一般来说,具有天才策划能力的人,要么成为统帅,要么成为杰出的谋士。这两类人都不具备很好的执行能力。策划好了一件事,自己却不具备相应的执行能力,要想成功,选人用人就至为关键了。唐僧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是我们的典范。关于唐僧选人用人的才能,艮人以后会详细地讨论,在此先不多说。
二是牢牢地把握住事情发展的大方向。
读过《西游记》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西行的路上,孙猴子稍微遇到点难事,就跑回花果山去重温山大王的旧梦了。至于老猪,则是朝朝暮暮地惦记着他的小媳妇,如果没人管着,早就回高老庄老婆孩子热坑头了。沙老弟和白龙马都是任劳任怨的好同志,但也没少叨唠这件事。自始至终,只有唐僧从未说过回头是岸的话。
前面是一群要吃自己肉喝自己血的妖魔鬼怪(他们只对唐僧感兴趣),后面则是身为大唐皇帝御弟所能享受的优适生活,但在唐僧的脑子里,却只有一句话:向西!向西!!再向西!!!
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你不认为唐僧比老猪同志还呆的话,就得佩服他的勇气和信念了!
唐僧懦弱吗?一点都不!他稍微有点胆怯的话,早就打道回府了,哪能到得了西天呢?孙猴子有通天的本事,同样也到不了西天,取不回真经的!
唐僧无能吗?也不见得。他心里明白着呢。他的目标很明确,他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他一直在不懈地奋斗。
把握大方向,说得通俗点,就是给大家指指路。指路这个活很简单,却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真正能干好的也没有几个。联想的柳传志算得上一个,那么大的一个联想集团,放在一般人,非得累得吐血不行,可他老人家却天天有空去打高尔夫,真让人眼红得不行。
不能很好把握住大方向的,老蒋排得上号。他先是效法曾文正公,一根筋地要“攘外必先安内”,弄得民怨沸腾,结果让小日本钻了空子,最后不得不改弦易张去打小日本。小日本投降后,他想打内战,却又犹犹豫豫的,结果错过了好时机。看他有事没事地都穿着一身军服,就知道他是个大忙人,累得慌。人一忙起来,就没空去想问题,结果是更忙。哪里有仗打,他都要去凑下热闹,自己失职不说,还挫伤了下属的积极性。最后累得吐血,把江山丢了。
与老蒋相比,老毛要轻松得多。他也就干了一件事——当伟大的舵手!刚开始长征时,大家无路可逃了,他指路——北上!小日本打过来了,他指路——到敌后去搞持久战!小日本投降后,他指路——占据东北!每一步棋都妙不可言。但他没老蒋累,他还有空闲来写诗和词呢,是不是?
由此,可以看出,动不动就亲自上阵的绝对不是什么好领导,没事爱显摆自己本事的也不是什么好领导!拥有这样的领导,下属肯定跟着遭殃。
当然,唐僧还有很多方面的领导素质和才能。例如他个人修养极高。 在中国这个环境,要当好领导,必须有很好的品行,否则不会赢得下属的尊重,民众也会有意见。领导要想做见不得人的事,就一定要让它“见不得人”……再如,他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网。天上神仙来救的,是唐僧,而不是孙猴子…… 再如,他不拘一格的选人策略。 他选的都是戴罪的有才之人,内心里都想“成正果”…… 再如他独特的用人策略。他抓住孙猴子的小辫,关键时拽拽,所以能用好 象孙猴子这样有才能的人,并用他去管好老猪他们……由于篇幅所限,这些内容不能展开来论述,只好作罢。
总之,如果有一位唐僧这样的领导,实在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只是有两点不好:一是从表面上看,他有些过于无能和懦弱了;二是只适合做大领导,不适合做小头头。
最后留一个问题让大家想想:如果唐僧要归隐,他会将衣钵传给哪位徒弟?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