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蛆虫柑橘、三聚氰蛋启示:农村市场化的悲情

火烧 2008-10-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蛆虫柑橘、三聚氰蛋等事件,揭示农村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异化现象,如价格同盟、阻断销路等,反映农村经营方式市场化带来的深层问题与困境。

   

蛆虫柑橘、三聚氰蛋悲剧启示:农村经营方式市场化的悲情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起,农村经营方式开始自由市场化。市场化的初期景象是令人鼓舞的,集贸市场的农产品品种日益丰富,货源充足,农村城市产销两旺,全国广大农民们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随着流通中介渠道日益发展起来,之后的市场情况不断异化。

   

异化的情形之一是,农民进城越来越难。当年笔者住宅靠近城乡结合部,由于城市集贸市场中介服务业日益发达起来,原始的自由市场销售同盟开始形成。这类销售同盟从维持农产品市场差价、扩大集贸市场利润空间的愿望出发,逐步抵制和阻拦郊区农民进城自行从事直销活动,迫使部分进城农民只能栖身于城市边缘的道路、空地摆摊叫卖。随后有人又对这类远离城市中心的直销摊点进行骚扰,终以低价接收直销货物,使直销摊点逐步消失,城市集贸市场为中介服务所把持。

   

异化的情形之二是,价格同盟开始形成。当城市集贸市场的中介服务取得全部控制权以后,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逐步趋于同一。这种自由市场经营方式,促使市场卖方基本上要受隐性价格而不是无形之手指导,从而形成了初期的城市农产品销售价格同盟。谁想脱离城市农产品销售的价格同盟控制,经营者也就丧失了集贸市场的立足之地。其结果就是,即使是在农产品大量上市季节,集贸市场的经营者宁可到了午后或晚间把部分销售不出的低质产品纷纷丢弃、任由城市贫困者自行挑拣,也要尽力排斥各自降低销售行为。

   

异化的情形之三是,出现跟随工资策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由于商品价格逐步提高,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城市企业在经济扩张环境中,多次出现工人工资的普遍增长机遇。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一旦企业工资增长的消息刚刚冒出,很感兴趣很早得知的倒是集贸市场的经营者,他们往往赶在城市家庭的新增工资尚未到手时,就把集贸市场的商品价格抬高一截。使得产业工人的每一次工资增长,几乎全都成了自由市场的最大实惠。这种与城市工资增长的互动手法,长期以来几乎没有例外,被自由运用得恰到好处。

   

异化的情形之四是,阻断农业产品销路。笔者深有感触的四大事件可以说明问题。一是若干年前,陕西、甘肃等省区,曾经一度进入苹果扩大种植的旺盛增长期,之后媒体报道由于苹果品质不高销路不畅,成熟后大量丢弃,果农一气之下掀起砍树潮。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外地并未出现苹果市场的严重积压,而且苹果价格没有下降。二是几年前的卷心菜市场情形如出一辙,当内地菜农由于无人问津,让大面积的卷心菜烂在地里,但乌鲁木齐集贸市场甚至不见卷心菜的踪影了。三是去年广东海南等地的香蕉又是如此,一边是南方香蕉产地价格暴跌烂在地里,身在北方城市有心想吃“爱国香蕉”,不料发现市场香蕉既少而且价格又高。四是今年广元“蛆柑”事件发生后,与家人商量多吃柑橘时,夫人的回答让人吃了一惊:市场根本买不着!

   

问题其实不复杂,当蛆虫柑橘、三聚氰蛋等悲剧接连不断发生后,当豆农、奶农等纷纷叫苦不迭时,当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产出最终倒在自由流通环节中,人们能不能思考几个简单问题,什么是农产品稳定销售的主渠道?自由市场究竟是不是“三农问题”赖以解决的主心骨?所谓无形之手到底能不能带来广大农民的新希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