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二饼、犁杖和百分之十五

火烧 2011-04-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通过多个生活故事探讨人的生活第一需要,从游戏、异性到劳动,引出15%失业率的理论,揭示不同观点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二饼、犁杖和百分之十五  

度年轻  

日前几个朋友汇聚一起闲聊,有人讲了一个笑话,说是一个麻雀牌迷,一连几昼夜打牌老是不胡。这一次他揭了个天庭,单调二饼,可二饼老是等不到,于是他急得没了气。老婆女儿将他抬到床上,毫无办法。过了一会儿,女儿发现父亲临死不闭眼睛,就轻轻的对他妈说:“你看,我爸的眼睛瞪得像二饼一样。”于是死人忽的一声坐起来,大叫一声:“胡!”  

这位朋友据此得出结论: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是游戏。他还进一步论证说,有些文艺理论家认为文学艺术的来源与归宿都在于游戏,这种立论是绝对正确的。  

对此有人提出异议。他举出另外一个例子:梁武帝萧衍,笃笃信佛敎,曾三次会身同泰寺,连皇帝的宝座都不想坐了,所以有人就说他是极罕见的可以成佛的人中的一个。然而当侯景把他困于台城,对他实行“制裁”、“禁运”以致他临烟气的时候,在昏迷中只是含糊不清的叫着“氺,氺——”,而不是叫着“佛,佛。”可见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吃喝。  

这时一个朋友指着一幅标题为“沉鱼”的美女图说,美女既然能使鱼儿忘其游,恐怕画上一大群美女就可以标题为“沉船”。泰坦尼克号上要不是坐了一些美女,水手们怎么会看不见一座冰山呢?可见人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异性。“食色,性也。”这可是圣人的话呀。  

“朋友们,你们说的都很好,令人倾倒。可我心里长久以来就有个疑问正好可以在此就教。”一个坐在角落里很少发言的朋友悠悠地提出了他的问题。他说他的老奶奶到晚年自觉不久于人世的时候却老在收拾她盛破布烂线的筐子。别人问她要那几根锈针干什么,她笑容可掬地说:“看你们说的,俺到那边的时候,没有针,能用手指来钻吗?”而他不久前去世的外公,八十多岁时还离不开他的犁杖,对于阻止他下田犁地的儿孙们骂不绝口:“哼,怎么?我可老了,连地也不让我犁了?”  

朋友讲完故事,说:“对于这些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劳动是不是他们的生活的第一需要呢?”  

这位朋友的话受到一些人的纠正。他们认为老奶奶老爷爷这种例子不胜枚举,那都只能说明是一种“癖,”而不是一种需要,或者说那是愚昧,不懂得经济核算,再不然就是神经有了毛病。“别的什么都可以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唯独劳动是不行的。劳动一定是被迫的,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不然为什么古人要让奴隶带上脚镣劳动,为什么霸王窑的矿主要把工人囚于井下,让他们挖煤?”  

这时一位朋友忽然一拍巴掌,“啊”了一声说:“这样说,我算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在一些可尊敬的理论家门论证了社会需要15%的失业率,多了不好,少了也不好,并说这是科学。道理很简单:二饼是第一需要,犁杖绝对不会成为第一需要,除非世界上人人都成了傻瓜!”他进而推论这个15%才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永远!并高喊“理论家万岁!”
     在众多高论面前我不敢发言,只是心想,有一位智慧远多与他的胡须的美髯公,大概认为人们的生活的第一需要决定于他的环境和条件,而且他更倾心于人们对犁杖的需要,所以他断定人们将要建设那么一个社会,在那里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他自己临死还留恋于书案旁的安乐椅里,从而为他的这个理论做了例证。而另一个有着苏格拉底式额头的俄国人,看到许多人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就喜不自胜,大加赞扬。甚至可以说从他那时候起许许多多人把劳动当成一种需要。在中国,雷锋简直可以说是这种需要的化身。对于他们是不必要在头上悬一把15%德莫克利斯剑的。将15%当成第一需要的人,才恐怕是一种癖呢!  

2011.4.18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