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能发展成今天的样子,有其必然性

火烧 2010-10-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中国发展必然性,强调文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指出教育失败与科学教育的弊端,提出以汉语理解为主导的教育改革方向。

中国能发展成今天的样子,有其必然性  

中国之所以发展成今天的样子,其根源在文化。文化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层面,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物质生活方面,其结果导致了今日之中国社会的种种怪象。

   

1、  中国的文化重在人文,不在科研。

   

长处是使掌握她的人能够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会使私欲过度发展。短处是远离科学研究,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这正是为什么中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却没有发展成经济强国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放弃了自己的文化,广大群众对汉语理解能力的低下就能说明这点。所以,当今之中国,较少有具备完整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而具备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成为伟人的前提!

   

2、  科学才是真正的“番多拉之盒”。

   

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和自身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人口数量大增,自然资源迅速减少,私欲却急剧膨胀。所有矛盾交织在一起,人类在私欲的引导下,必将做出毁灭性的蠢行。

中国不但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文化,还完全地科学化了!在思维逻辑上,只会演绎而不会归纳,学的知识越多,能理解的事物就越少,甚至从思想精神层面上看,连个“人”的标准都难达到!例如俯拾即是的文学作品,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问题,却长篇大论,完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家”模式,尽到了简单问题复杂化之能事。

   

3、教育失败导致一个民族精神的塌陷。

   

     中国教育放弃了汉语的主导地位,致使整个民族理解能力下降。

     大力发展的科学教育背离科学原则,造就了一个民族逻辑上的混乱。

     两者一结合,精神麻木,智力低下,自私自利的“国家建设栋梁”成批产生。

     大批自觉卖国贱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

   

要想彻底改变中国的命运,必须重新估量教育的作用。以汉语的理解能力教育为主导,开展符合科学原则的科学教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