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肩膀抬一脑壳的都要!”高职招生咋落魄到这地步?
文章探讨高职院校招生困境,生源质量下降,教育质量下滑,高校产业化问题,教育改革方向及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影响。
“两肩膀抬一脑壳的都要!”高职招生咋落魄到这地步?
近一段时间,一些地州市的高职院校又开始忙活了,纷纷深入各县,到普高和职高游说生源。请客,兑现往届的“招生经费”,宣传并许诺今年的“招生政策”——一场不见硝烟而又刺刀见红的生源暗战拉开序幕。
觥筹交错间,少不了交流一些招生与考试的新政策、新动向。最令高职院校感慨的是,现在的学生素质差,没法教!专科教育基本上沦为岗位培训,不保就业,就给个毕业证。“不是老师们不想教,不负责,确实没法教!”这个担任某校系主任的招生负责人无比感伤地说。作为高校“下线”的高中教师,我们完全能够理解高校的苦衷,好多学生在高中混三年都是老师苦口婆心“劝”的结果,指望他们上了大学幡然悔悟发愤用功,那种几率比彩票中奖还要低。笔者丝毫没有鄙视他们的意思,只是说明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很多人思考过造成这种存在的原因,“答案丰富多彩”,办法一个没有!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虽然在座的都心照不宣,但高职老师还是明示我们,“只要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保证录取,到校缴费一个五百。”有个年轻老师很幼稚地弱弱地问了声:“成绩很差很差的?”旁边一领导在她耳边嘀咕了一声:“只要是两只肩膀抬一个脑壳的,都要。”把年轻老师的眼睛弄得跟铜铃似的。想不到堂堂高校,短短十年时间,落魄到如此地步!想当年,是多少人向往的象牙之塔!
过后,就教育症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开了。这种局面固然与高中生源大幅减少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前些年鼓吹的高校产业化,盲目扩张,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城市化服务造成的,导致了今天教育质量的严重下滑。说实话,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在生源质量。摆在部分高职院校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如果注重招生质量,它将面临招不到人、进而关门歇业的困境;如果“只认钱,不认人”,学校的质量和声誉将会进一步下降,最后还得被淘汰出局。但是,既然把这些高校“造”出来了,岂能随便让它倒下去?不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程度,是不会有人愿意做出牺牲的。那么,目前,拖也要绑定所有的专科高职一起拖,哪怕拖垮教育质量,拖垮教育形象也在所不辞!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拖垮的还不止高职。如今只要能混到高中毕业——估计不久的将来,这一条也不需要了,只要你愿意再到大学去混个三四年,你就可以上大学。可以说,对差不多一半的学生来讲,高考已经失去了选拔功能和淘汰功能。这种高教普及化的情势,满足了从小学到高中贪玩学生的“需求”。硕士本科化,本科专科化,专科职高化,成了高等教育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高中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爱学习的快被功课拖死,不爱学习的快被时间拖死!都说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高招是素质教育的晴雨表,高校沦落到求生源、买生源的地步,叫我们这些基层的小兄弟情何以堪?
拖垮的还不止学校。我们的学生本来是可塑的人才,他们本可以趁年少之时,培养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搞不了导弹的搞茶叶蛋又如何?拿不了手术刀的拿剃头刀不行吗?人才自身的培育本来是符合社会分工的需要的,何必寻找这样那样的理由去拖垮青少年的劳动意识的劳动能力?拖累他们的家庭?!
虽然国家对教育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我总觉得教育还是由“当家的”统抓好,毕竟教育是立国之基,兴国之本,马虎不得的。忽悠得了一时,忽悠不了一世。
觥筹交错间,少不了交流一些招生与考试的新政策、新动向。最令高职院校感慨的是,现在的学生素质差,没法教!专科教育基本上沦为岗位培训,不保就业,就给个毕业证。“不是老师们不想教,不负责,确实没法教!”这个担任某校系主任的招生负责人无比感伤地说。作为高校“下线”的高中教师,我们完全能够理解高校的苦衷,好多学生在高中混三年都是老师苦口婆心“劝”的结果,指望他们上了大学幡然悔悟发愤用功,那种几率比彩票中奖还要低。笔者丝毫没有鄙视他们的意思,只是说明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很多人思考过造成这种存在的原因,“答案丰富多彩”,办法一个没有!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虽然在座的都心照不宣,但高职老师还是明示我们,“只要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保证录取,到校缴费一个五百。”有个年轻老师很幼稚地弱弱地问了声:“成绩很差很差的?”旁边一领导在她耳边嘀咕了一声:“只要是两只肩膀抬一个脑壳的,都要。”把年轻老师的眼睛弄得跟铜铃似的。想不到堂堂高校,短短十年时间,落魄到如此地步!想当年,是多少人向往的象牙之塔!
过后,就教育症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开了。这种局面固然与高中生源大幅减少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前些年鼓吹的高校产业化,盲目扩张,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城市化服务造成的,导致了今天教育质量的严重下滑。说实话,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在生源质量。摆在部分高职院校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如果注重招生质量,它将面临招不到人、进而关门歇业的困境;如果“只认钱,不认人”,学校的质量和声誉将会进一步下降,最后还得被淘汰出局。但是,既然把这些高校“造”出来了,岂能随便让它倒下去?不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程度,是不会有人愿意做出牺牲的。那么,目前,拖也要绑定所有的专科高职一起拖,哪怕拖垮教育质量,拖垮教育形象也在所不辞!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拖垮的还不止高职。如今只要能混到高中毕业——估计不久的将来,这一条也不需要了,只要你愿意再到大学去混个三四年,你就可以上大学。可以说,对差不多一半的学生来讲,高考已经失去了选拔功能和淘汰功能。这种高教普及化的情势,满足了从小学到高中贪玩学生的“需求”。硕士本科化,本科专科化,专科职高化,成了高等教育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高中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爱学习的快被功课拖死,不爱学习的快被时间拖死!都说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高招是素质教育的晴雨表,高校沦落到求生源、买生源的地步,叫我们这些基层的小兄弟情何以堪?
拖垮的还不止学校。我们的学生本来是可塑的人才,他们本可以趁年少之时,培养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搞不了导弹的搞茶叶蛋又如何?拿不了手术刀的拿剃头刀不行吗?人才自身的培育本来是符合社会分工的需要的,何必寻找这样那样的理由去拖垮青少年的劳动意识的劳动能力?拖累他们的家庭?!
虽然国家对教育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我总觉得教育还是由“当家的”统抓好,毕竟教育是立国之基,兴国之本,马虎不得的。忽悠得了一时,忽悠不了一世。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