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一个非股民有点疑惑要求教 马望野

火烧 2011-04-2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非股民对炒股现象感到疑惑,认为炒股风险大,不如储蓄安全。文章提到基金投资与炒股关系,以及银行储蓄的稳定性,引发对投资方式的思考。

一个非股民有点疑惑要求教  

马望野  

=========================  

什么叫非股民?即不是股民,也就是股市的局外人,与股市没有丝毫关系者,从不炒股的、一向不理会股票的脚色。像在下就是一个。为什么对股市和炒股毫无兴趣呢?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幼小的脑袋瓜里,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沾上了这件事的人,一旦失策,多半免不了有投河、上吊、跳楼。。。。。。等等的可能。当然,也许还有发大财、成富豪的家伙,特别是躲在股市后面的翻手为云复手为雨的那些股市操纵者,不过,这些主儿,一般多是闷声不响,蔫不孜孜地呆在家里乐,不露富不显摆,生怕被绑票被劫道的机灵鬼。祖国大陆解放以后的30年来,在人民军队里服务的我,就很少听说这种故事了。可是,最近30年来,这种买卖或者说游戏,又开始兴盛、流行起来了。据有头有脸的有想法有能耐的人们宣扬和鼓吹说,这样做嘛,股民就把手里多余的钱变成股票投资经济事业支援了国家建设,而且投入的资本也可以得到利润的回报,也就是可以赚到钱,即钱能生钱了。这当然是件天大的好事了。至于会不会不赚钱以至亏本呢,就没什么人去讲了。所以思想保守的在下,总考虑着还是听建国后老首长一再的教导吧,依旧是去储蓄好,虽然利率低一点,却是旱涝保收,尽管近日已经几十个月来,储蓄利率都低于物价的涨幅,但是至少还是支援了国家建设(仅仅存贷利率之差就可以为银行增加了大笔收入),而且没有血本无归的危险,说到再不吉利的话,国有股份为主的银行总不至于垮台、关板吧,即使是垮台、关板了,国家也还不能不过问和处置嘛!由于这种顽固的僵化的理念,也使我遇上过很尴尬的事情。一次,在银行门前等待开门取款之时,排在我身后的有几位是因为当天有个基金开盘,凑在一起来排队购买的顾客,我不知好歹地说,搞基金的活计,无非是拿别人的钱去买股票罢了,谁知道他买的能不能赚钱、会不会亏本,还不如自个去选股呢,也免得他们赔也好赚也好都要拿你们的管理费和服务费!这话岂不是说你们当了冤大头吗?面对和尚骂秃驴,当然不会让人高兴;一时间,大伙儿都转过脸儿不吭气儿了。在下这才发觉,大概是犯了众怒,于是立即不再饶舌。有此经验,从此便免开尊口,少惹是非。不过,有话憋在心里,总是难免要蹦出来的。先哲有言,“不让他们表现是不行的”!今天让我非要表现不可的原因,老实交代,是在报上看到了以下的一条消息。为了不失其真,现全文剪贴如后:  

++++++++++++++++++++++++++++++++  

桂林三金上市一年半7亿募资冬眠  

++++++++++++++++++++++++++++++++  

昨天,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IPO募集资金的使用状况,其中唐人神(002567)、益盛药业(002556)不约而同地宣布,拟用超募资金归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
  而除了补充流动性、还贷,A股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市值公司,面对天上掉下来的巨额超募资金,处置方式五花八门:股权收购、买房、买地、买车。
  还有不少公司的募集资金,迄今仍趴在银行账上睡大觉,IPO重启第一股桂林三金(002275)就是一例,由于8.6亿募投资金净额中如今仍有7亿冬眠,该股受到相关媒体指责。
  ■7亿募资冬眠一年半
  据桂林三金此前披露的2010年募投资金专项报告显示,公司募集净额为8.6亿元,截至2010年12月31日,该笔资金共用去1.7亿元。
  以此计算,上市一年半时间以来,桂林三金的募集资金使用率不足20%。其中,公司2010年仅用去募投资金1278万元。
  而根据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募集资金投资计划,上市后的第一年,公司应该使用4.98亿元,第二年使用1.21亿元。
  也就是说,公司去年一年使用的募集资金仅为原计划的一成。
  当然,趴在募资专户上睡大觉并非一无是处。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两年,桂林三金募投资金的利息收入分别为117.67万元、877.61万元。
  募投资金不到两年产生的利息收入,就接近千万。
  ■超募资金使用乱象横生
  类似桂林三金这样巨额超募资金存银行“吃利息”者不在少数。
  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年末,374家公司披露了超募资金使用情况,包括1159项投资项目,合计利用资金1264.44亿元。
  也就是说,在3847.64亿元巨额超募资金中,尚有2583亿元存放在银行,占超募资金的比重为67%。
  一些公司“不花钱”,另一些上市公司“乱花钱”。
  资料显示,已明确用途的超募资金大致流向七个领域,除补充流动资金、银行还贷以及放在募集资金专户中吃利息之外,还有的进行研发投入、市场推广营销等。
  有些公司对募资使用更称得上随心所欲,包括大笔股权收购,甚至圈地买房买车、市场推广及营销网络建设。
  去年,乐普医疗(300003)就披露,公司将使用不超过6910万元购买约5750平方米写字楼,还将用不超过420万元购买办公用车辆15至20辆。
  神州泰岳(300002)也称,将动用超募资金2.55亿元用于办公用房的购置与建设,此举备受市场人士质疑。
  ■业内指部分公司投资无道
  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上市公司缺的不是钱,而是好项目。
  据2010年现有年报,市场估值最高的创业板,净利润同比平均增速远落后于主板,业绩相对主板并无优势。
  一边是业绩低迷,一边是大笔超募资金闲置或者流向混乱,这已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WIND资讯统计显示,A股市场超募现象依旧高烧不退。
  自2009年IPO重启到去年末,262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共募集资金2357.7亿元,其中超募1329.7亿元,超募比例为1.29倍。
  15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共募集资金1154.6亿元,其中超募726.9亿元,超募比例约为2倍。
  而今年第一季度,89家首发公司共超募资金约600亿元,超募比例达1.85倍。其中,44家创业板公司超募比例超过2.2倍。
  相比之下,2010年同期91家上市公司超募比例仅1.26倍。
  据悉,证监会正使用各种方法,希望能将超募资金控制在一定比例内。
  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证监会已下发通知,对总股本4亿股以下的IPO公司新发股份比例设“红线”,要求以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25.1%的首发比例设计发行规模。
(《北京青年报》2011/04/15   本报记者齐雁冰:《桂林三金 上市一年半7亿募资冬眠》)  

。。。。。。  

读完这条消息,我不能不发生一点疑问:这些超募资金的目的何在?这对实体经济,这对国家建设,有什么用处?如果,俺们暂时不多去追问其副作用的话。  

我是经过前些时候发生的次贷风暴,才开始明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的。在我看来,也许还是农民工人的传统观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房子是盖起来,金子是挖出来的。靠得住的还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发达。次贷风暴引起的金融危机,使得现在全球的经济尚未得到复苏,前途还在未卜之中,研究一下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这个问题,好象智商还不算是太低的吧?望有识者不吝指教。。。。。。  

(2011/04/14)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