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跃居IMF“第三大股东”的思考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会议10月23日在南朝鲜庆州闭幕,应该说,不管会外如何争吵,但是这次会议还是取得了重要成果,即全面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其中有两项成果最引人瞩目,一是G20就汇率问题统一了口径,各方承诺不打货币战并缓和紧张关系;二是决定将超过6%的投票权转移给新兴国家,这才是最重要的。新兴国家都有谁?首先是中国,其次是俄罗斯,此外还有印度、巴西、南朝鲜等。
我认为中国是这次会议的赢家。
为什么这末说?因为就会议之前,中国在IMF拥有的187个会员国家中,此前的份额则是不到3.72%,排名第六,这次把份额增加到6.19%,提高了2.47个百分点,成为第三大股东。目前股东排位第一和第二的仍然是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7.67%和6.56%。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次改革协议,IMF目前排名前5位的份额见下表
1. 美国 17.67%
2. 日本 6.56%
3. 中国 6.19%
4. 德国 5.87%
5. 法国、英国 各4.85%
份额是什么意思,就是以出资比例来算表决权(表决时按份额而不是单纯数量)和股东股权比例类似的意思,重大决策至少获得85%的支持,反过来讲就是反对份额不得高于15%,而现在美国则占有份额的17%,只要他投票反对,支持率就不会够85%了,就相当于一票吧提议给否决了。不管怎么说,中国这次超德、法、英,跃居上位,起码是件好事。从排名中也可以看出来,中、俄、印、巴作为金砖四国,成为世界上新兴国家代表进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10名,这些国家在国际经济中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但是也应当看到,即使把,中、俄、印、巴四国所有份额加起来也就是14.18,仍然没有美国一家多。
考虑到二战以后,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毕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但是美国仍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霸权地位。新兴国家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局面也确属于来之不易了。正如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所说,这是该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幅度最大的改革”。也正像外电评论的那样:这些调整表明,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力量出现调整。无论在投资者当中,还是在二战后建立的监管世界经济的机构当中,新兴市场都受到重视。它反映出的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和IMF权利的重新洗牌。中国这次能够排名第三,也确实表明了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当中的分量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作为中国人也不能高兴地太早。国际经济秩序说到底还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行事的,此番调整体现了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的现状,调整后的配额也更能反映世界经济现实。但从对中国经济影响来讲,此变动有利有弊,又是一把双刃剑。
从弊的方面看:
首先,IMF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各理事会单独行使本国的投票权(各国投票权的大小由其所缴基金份额的多少决定)。通过提高注入IMF的资金,可以提升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但份额增加未必意味着权利的增长。正如前所述,即使投票权有所上升,美国仍有一票否决权,中国尚不能在此国际金融机构中起到重要作用。事实上日本拥有的投票权仅次于美国,但日本对IMF运作仍然缺乏影响力。提高投票权对中国未必会产生实质影响,这也意味着中国很可能把钱拿出去,但买不到与此相对应的权利。
其次,在特别提款权方面更没有实际意义,只要一个国家国际储备充足,经济发展态势好,不一定会用到特别提款权。
最后,在执行董事会方面也没有任何影响。中国虽然增加了份额,但组织构成上没有变动,依然是1名。此番份额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IMF的基本框架和实力对比,因而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短期内美国地位难以动摇,美国主导的秩序继续延续,所以意义也不能看得太大。
从利的方面看:
中国份额上升,有利于为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取权益,从而提高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话语权增加,中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出更大力量。
中国份额的增加,意味着中国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但通过IMF,中国可以争取更多特别提款权等优惠条件发展中国经济。
可以利用IMF作为平台,正确评估人民币升值问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IMF在过去主要发挥着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职能,目前,其除了作为国际经济信息的发布平台外,还肩负起了向金融不稳定的成员国提供援助的职能。在最近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中,IMF就曾援助希腊400亿美元。而IMF成员份额则决定了各国投票权,且份额最高的5个国家有权任命执行董事。
近些年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争取较多的IMF份额做了很多努力,但直到今年才真正有所兑现,最根本的是基于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抵抗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固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中国毕竟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中,自身的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目前中国的年人均收入只有3677.86美元 元,世界排名第99位,是世界第一名卢森堡的3.5%,是世界第九名美国的8%。这一数字是很可怜的。目中国经济仍存在各种问题,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如贫富两极差异扩大,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险不完善,民众在医疗、教育、住房面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等等。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扩大虽然是好事,但是中国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国内民生问题,只有首先把老百姓自身边的衣食住行解决好,中国才能谈到对国际经济的所负担的责任。
IMF“第三大股东”也仅仅是第三大股东,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中国可不能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