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湘下砖家:不“骂”不知道,一“骂”吓大跳!——从“鲁骂”谈谈屈原这个人再到孔和尚

火烧 2010-09-08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通过鲁迅对屈原的批评,探讨其作品缺乏反抗精神,同时延伸至对孔和尚的讨论,揭示文化思想与历史评价的复杂性。

  

  

   

不“骂”不知道,一“骂”吓大跳!

——从“鲁骂”谈谈屈原这个人再到孔和尚

  

   

   

众所周知,集“文化思想和革命”为一身的鲁迅生前爱“骂人”、“损人”。的确,半个多世纪前的迅翁疾恶如仇,一旦“横眉冷对千夫指”——与他人“干起仗”来,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他老人家不但毫无惧色地大骂清末王朝、大骂段执政、大骂蒋记国民政府,还将本属“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胡(适)、陈(西滢)、林(语堂)、郭(沫若)、梁(实秋)等作为他的“干架”对象给骂得个“狗血淋头”(最有趣和有影响的当属骂其中一人是“资本家的‘乏走狗’”)——而且也“大义灭亲”地“损”过自个儿的大弟周作人……不仅如此,夜偶读史,乃知爱“损人”的鲁迅早在1932年就“损”过古代大诗人屈原!这在《言论自由的界限》一文中就有:“……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离骚》之类……” 

 

   

真谓不“骂”不知道,一“骂”吓大跳!我们这里姑且称为“鲁骂”吧。  

   

有学者已指出,早在“五四”以前鲁迅就指出过屈原作品缺乏“反抗挑战”精神,他在《摩罗诗力说》中说屈原的诗“然中亦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功后世,为力非强”。  

   

可以说对屈原的抱憾与批评贯穿了鲁迅的一生,直到生命的晚年,在写于1935年的《从帮忙到扯淡》一文里鲁迅明确地表示了他的屈原观:“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是不得帮忙的不平。”  

   

实在是让吾辈想不开啊!——就如先前我对有人评价“周总理不是帅才”般想不开——这是鲁迅对历代中国知识分子顶礼膜拜的偶像屈原的最后评价,他以惯有的犀利、深刻的笔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在他笔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竟然和《红楼梦》里的奴才焦大一样,说焦大是贾府的屈原,也就是说屈原是楚国的焦大!  

   

须知,我们多少人的整个青少年时代就曾陶醉在屈原的诗歌世界呵。  

   

毋容置疑,屈原是我少时就无比崇拜的古代诗人,鲁迅也是我平素最崇敬的现代作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迅翁一时“感情冲动”而“乱语”了?  

   

还是先回过头来谈谈屈原吧,他的代表作《离骚》共373句2490字,结构宏伟,语言瑰丽,想象力诡异,上天下地,纵横驰骋,但反复表达的只是屈原对怀才不遇和对楚怀王至死不渝的忠诚,是一种“不得帮忙的不平”,他上下求索的是如何才能得到君王的宠信,这,恐怕就是屈原所表达的真实感情吧?  

   

鲁迅则不同,他一生所追求的是民主与自由。在一个特定的时代里,他以小说和杂文为“匕首”“投枪”,不屈不挠地为民“呐喊”,旨在唤起广大民众的觉悟和斗志。尽管他老人家生前有爱“骂人”、“损人”的“毛病”,有时也真搞得“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近似“四面楚歌”般。但历史已证明,“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的脊梁是中国人中最直的,没有一丝奴颜和媚骨——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便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早在60年代初,有人问毛泽东,如果鲁迅尚在世以及他的归宿时,毛毫无迟疑地答曰:要么沉默,要么去坐牢。但我情愿相信毛泽东的真正用意是暗示鲁迅不愿保持缄默而去坐牢了,因为我相信,这世上真正了解他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而毛实则是最了解鲁迅的——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所以说,如果鲁迅是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血”的话,那我看屈原不过就是一头叫驴,让人逼急了只会是低头打几声响鼻或无奈地朝天呜咽几声罢了。正因如此,他在两次被楚怀王放逐,在湘江、沅水之间前后流徙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写下抒情长诗《离骚》后。楚国被秦国灭亡前夕,竟为“情”投了汨罗江——于是便有了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不愧是中国古代愚忠的典范,真是为所有文人士大夫树立了完美的人格榜样(封建社会就需要这样的人)。  

   

鲁迅先生实在是看准了,从焦大——贾府的奴才——身上也看到了屈原的影子。那就是他们在精神上一直是跪着的——他们的悲剧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一贯悲剧,屈原如此,焦大也如此,诸如我辈们难道不如此吗?……从这一点来说,有时我又觉得,屈原的思想既不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前辈”孟老夫子,也比不上“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晚辈”黄宗羲。这是否有如中国文化中所说的一种人是以顺从者的形象出现,而另一类人却是以背叛者的身份出现?  

   

正如有人所说,70多年过去了,而我们在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超越鲁迅的时代,超越先辈的思想——鲁迅的伟大就在这里!  

   

那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热闹的鲁智深,孤独的孔教授。孔庆东孔和尚就是现在中国式的鲁迅——至少是乌有战线上的鲁迅。我想,目前从文风从思想从敢言上大概没有几个人能与他比肩了。不信,可看看他的文章和思想来应验一番吧。  

   

   

湘下砖家于公元二零一零年九月八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