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今中国社会的信仰
浅析当今中国社会的信仰
(dpfcgirl原创)
华夏大地近来围绕道德沦丧的各种事件密集爆发,道德状况急剧恶化。国家总理温家宝公开表示当今社会“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社会道德总体沦丧的事实明确警示我国当前指导支配百姓一切行为活动的思想核心总开关出了问题,而这个思想核心总开关就是信仰。
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是人们通过对自然及其与人关系本质的摸索、对社会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对问题的思索的积淀结果,它是百姓自觉追求的信念,并能自觉地将这一信念贯彻一生。如果说以趋利避害获利为目的是人类生存需求的物质支柱,那么信仰则是人类生存的精神支柱。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精神支柱,更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如果一个国家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在该信仰的支配下将崇尚共同的道德,这个国家必然会是一个和谐发展的国家。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信仰或者说公民信仰只是由统治者用强大的宣传手段灌输的一种主义或价值观,而这种主义或价值观由于不够完善或不够科学,不能完全符合百姓愿望、没有能真正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国家所倡导或灌输的这种信仰和百姓内心追求的信仰严重脱节。出于惧怕百姓表面上对灌输的信仰采取“仰而不信”,而私下百姓按各自信仰各行其道,这种灌输式信仰实际就是名存实亡。国家共同信仰的缺失导致了百姓精神空虚、社会道德混乱状态,这种典型的百姓精神和道德全面贫困状态将严重阻碍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进步。
世界各国无不因信仰的得失而沉浮于强盛与衰落的变化中,中国5000年的历史进程和新中国的变化都印证了这一规律。自上个世纪初一直到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依靠共产主义信仰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同样依靠着这一信仰,虽然全国人民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但历经近三十年新中国建设的风风雨雨,贫困落后却仍一直伴随着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人们反思过后质疑曾经追求的信仰并开始发生摇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改革呼声真实反映了当时百姓摆脱贫困的愿望与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这一关键时刻,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态度,提出了不管白猫黑猫姓资姓社,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治国理念。人们开始以国家倡导的这一理念作为信仰,投入到了“嫌贫爱富、脱贫致富”抓“老鼠”的改革开放浪潮中,在彷徨徘徊中动摇的共产主义信仰此时在摇摆中逐渐朝着有特色的唯利是图的方向漂移。面对百姓这种信仰趋势和价值取向,本着修补百姓信仰与国家倡导的共产主义信仰裂痕的愿望,党和国家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而且每一任新的领导者都要把自己时代的新特色注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中,结果特色来特色去,百姓丝毫没有看到当今信仰或核心价值观的特色,看到的只是越来越特色堆积化、越来越特色模糊化的信仰而已。当今中国信仰的现状就是典型的国家所倡导或灌输的信仰和百姓内心追求的信仰严重脱节、百姓精神和道德全面贫困的状态。尽管有一部分人知道问题症结的所在,但为了维护某种信仰的崇高性或某种自身政治利益,很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症结处处处设防,有的将问题简单掩盖化,也有的故意将问题复杂化,这些都使得当今这种状态变得更难解决。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信仰危机现象、扑朔迷离的背后真相、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侵扰,人们不仅要问:中国缺乏什么样的信仰?中国需要什们样的信仰?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包括信仰都是在不断变革中逐步发展进步起来的,中国的信仰亦不应例外。中国古代哲学“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或许为我们指明了信仰改革出路的方向,换句话说,不论何种信仰完全可以通过在实践中的检验、修正甚至重新设置而获得新生和发展,通过 “与时俱进”焕发新的思想光芒。为此真心希望我们国家能本着勇于直面事实、思索问题、探求真理、维护真理的态度,在信仰领域展开一场全民 “改革开放”和“脱贫致富”大讨论,通过修正完善甚至深刻反省自身原有信仰的缺陷与不足,确立新的信仰,使新的具有生命力的信仰真正能符合百姓愿望、能真正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思想核心的总开关解决好了,中国及中国人民才能步入持续长久的发展和飞跃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