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废止死刑的社会条件

火烧 2011-05-16 00:00:00 思潮碰撞 1027
文章探讨中国是否具备废止死刑的社会条件,分析废死论者的观点及反驳,强调法律应结合国情与时局,参考历史与国际案例,指出死刑存废与国家利益和稳定密切相关。

近几年,关于在我国废止死刑的论调甚至盛行。此论在我国民间得到了强烈的反对。尤其药家鑫案的发生,使得此论再度炒作起来。那么究竟孰是孰非?中国是否具备了废止死刑的社会条件呢?  

废死论者的主要依据有中国要融入世界,中国要与世界先进的国家制度接轨。目前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取消死刑。中国废止死刑能够与先进的国家的制度接轨。此外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的刑罚制度也应该与时俱进,应该发展到了废止死刑的时候了。  

诚然,中国是应该与先进的制度接轨。但是我们学习外国不仅应该了解外国法律制度,还要在了解外国法律制度的同时了解外国法律制度的背景。了解外国实施这样的法律的条件。否则,只学习外国的毛皮。就会犯了东施效颦的错误。  

首先,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从来没有死刑的。无论美国还是英国,他们在建立资本主义政权初期,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巩固资产阶级政权曾经大肆的屠杀自己的政治敌人。经过多年的血雨腥风,政治稳固了。资产阶级又开始大肆的掠夺他国人民,屠杀他国人民。当他们通过掠夺和屠杀建立了大规模的经济,杀害了自己的政治敌人然后才装出一副人权卫道士的摸样,号召别人尊重人权,废止死刑。他们现在危及他们政权的力量几乎不存在了。只剩下他们危及别人了。一旦危机出现他们还是会大开杀戒的。即便是现在,美国真的没有死刑吗?否。美国是名义上废止了死刑。其实美国现在仍然存在着比死刑还残酷的死刑。前几日,美国击毙的拉登就是例子。在拉登已经放弃抵抗的情况下,在完全有条件逮捕审讯拉登的时候。没有死刑的美国未审先判直接执行了拉登的死刑。看来死刑存废是根据国家利益来决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再比如伊拉克。在海湾战争时期伊拉克还是没有死刑的。等到萨达姆政权被颠覆后,临时政府,马上恢复了死刑。为什么?为了统治。他们要找到处死萨达姆的法律依据。如果萨达姆不被处死将永远使他们寝食难安。就算萨达姆没有什么机会了,但是社会上反对他们的力量还存在,社会还很不稳定,各派势力错综复杂,他们的政权还不稳固,他们还需要杀戮,所以伊拉克恢复了死刑。难道这就是倒退吗,这是时局所需。  

法律要依据时局的需要。不仅当代如此,我国古代的法律思想也渗透着这样的理念。我国西周时期的《周礼》中指出:邢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点。法律的严与宽要根据具体情况,用当代的话说就是要根据国情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制度。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在平定南方以后,重典治理,群臣疑惑。诸葛亮解释说,古来南方民风彪悍,刑罚太轻,不用重典难以稳固。  

看来废止死刑与否不是发展多少年的问题,也不是经济是否发达的问题,而是是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的问题。那么,再看我们中国当前的社会阶段。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攻坚阶段,这是无论国家高层还是民间百姓没有争议的共识。那么什么是攻坚阶段呢?所谓攻坚也就是改革到了最艰难、最困苦的时期。这艰难,难到了何处呢?主要表现为: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扩大、人民的信仰极度缺失、道德沦丧、法制不张、社会动荡不安。君不闻各地官员暴行,人民以暴易暴;君不闻社会底层无处维权,自焚抗争。这就是当前的攻坚阶段。药家鑫案的发生是这个阶段的产物。因为法制不张,权势者和官僚者已经视法律为玩物。此案的情节之恶劣,手段残忍众所周知。他之所以能够作出这样的举动,不是不懂法,也不是什么激情。而是他根本就看不起这个所谓的法律废纸。在张院长一句话可以改变一部法律的情况下,他这么想不是太过分。这就是中国的现状。我们的死刑尚存,不堪忍受的人民都不惧死亡奋起抗争,资产阶级不畏死刑残酷镇压。如果废止了死刑,资产阶级和人民的顾虑都会减少。在这种状况下,中国的法制该向那个方向改革?在这个攻坚期,什么样的法律才攻得此坚,过得此关。恐怕只要脑子没有毛病的人都能够得出一个正确结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