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突破

火烧 2010-08-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突破,涵盖共产主义五阶段演变、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关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以及大同世界的实现路径,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改造与个人利益平衡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突破  

1:共产主义的五个阶段  

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者政权下的资本主义(主动计划调节经济时期、社会主义经济改造时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存在的共产主义时期)--à共产主义(全球社会主义阶段)----》大同世界(所有制消灭时期)。这是人类未来演化的路线图,五个阶段。  

资本主义,其内在要素为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起作用、商品、私有制。  

主动计划调节经济时期,无产阶级取得自己的政权,搞的依旧是资本主义(因为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发挥着主要作用,这个阶段,积极主动地发展计划调节,强化发展人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全社会的整体互动,为进入计划经济时期做准备。这个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关键阶段,要使用水到渠成、无为而治(运用演绎规律)的智慧。对于目前中国来讲,社会主义经济改造时期至少要经历50年的时间。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绝大部进入计划调节,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价值规律失效。社会经济与国家机器通过人民的自我管理可以良好地运作。特征就是国家、政权依旧存在。  

共产主义,全球一体的社会主义阶段,国家消亡了。全人类的自我管理发挥作用。依旧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  

大同世界,消费资料极大丰富,人们不需要主观上去规定自己的或者公有的,自私消失了,自我与世界的良好融合,大家按需而取(不是按欲所取)。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不需要什么自我强制性的劳动了,劳动进入到艺术创造阶段,成了人的一种生活需要、主观享受。  

    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公有制前提下的个人所有制度,以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与解放创造条件。公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所有制就是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私人所有,这种消费资料只能作为个人消费使用,而不能作为生产资料使用,以杜绝资本主义的复辟。如何处理公共与个人(注意不是自私的私人)的关系,需要在实践中去具体解决,泛泛而谈抽象解决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所有制的退行、消亡,达到“大同世界”,这个过程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最后提一句:按需分配不是按欲分配。(源自雨夹雪),无纪律无自由。大同世界就是整体与个人的高度融合,自由与纪律的高度融合,在自然界面前充分展现了人类的本质力量,开出最灿烂的人类智慧之花。  

摘引一篇网文“大所有制包括公(私)有制和个人所有制,前者侧重在生产资料方面,后者侧重在消费资料方面。但两者不是平等关系,而是前者决定后者的关系。左派幼稚病和教条主义往往会看不到两者的区别,甚至抹杀两者的区别,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左倾失误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因。毛泽东在实践中已经察觉到这个问题,他多次强调的必须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论述,就是这种觉察的反映。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已经告诉人们,如果处理不好三者利益关系,有意或无意的伤害了个人应得的利益,社会主义是不可能持续发展前进的。而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正是无产阶级正确处理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时代向无产阶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如何科学地解决结束资产阶级政权的问题(包括建立科学的正确的政党),而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重点则转向如何引导人民自觉地积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个人所有制问题的重要性恰恰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后的才表现出来。因此马恩对个人所有制的具体论述不多是可以理解的。  

可惜目前还有许多马克思主义者没有看到这一点。社会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是生产关系方面的一个统一体,它里面有生产资料公有制(私有制)和个人所有制这对矛盾体。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斗争是社会经济基础发展进步的内在原因。  

最后一句改成:“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斗争是一个社会的所有制(公有制或私有制)发展进步的内在原因。”  

“新马说,“个人所有制”“这个词不是马克思欢喜它而造出来的,而是一种历史客观存在。虽然它容易引起误解,但马克思又不得不用它”。“这个词”只是一个词而已,即使它反映客观存在,但它本身并不是客观存在。既然“这个词”容易引起误解,但马克思仍要用它,这不但表明马克思“喜欢”它,而且表明马克思在这一点上很愚蠢。“个人所有制”确实是“一种历史客观存在”。比如,小生产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都是个人所有制,区别仅仅在于,前者占有的生活资料是自己劳动的成果,后者则相反。如果只从生活资料的角度来看所有制,那除了原始社会的人和奴隶社会的奴隶之外,任何历史时期的人都是个人占有生活资料,都是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这也是“一种历史客观存在”。所有制具有排他性。在公有制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生产资料,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供任何人享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人与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关系都不存在排他性,所有制实际上已经消失。当然,如果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情况下,实行“按劳分配”,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就仍存在。但依照马克思的看法,这种状况并不是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如果社会产品很充裕,人们自由从事任何事情,劳动成为生活第一需要,任何人的生活不再受自身劳动能力的限制,人们需要什么就拿什么,需要多少就拿多少(就象“高级自助餐厅”一样),不再预先把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划为己有,所谓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实际上也就不存在了。”(来自http://www.marxian.org.cn/www/think/th3/th306.htm)  

   

2:回归社会主义总体路线图  

 建立健全、发展人民的自我管理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必由之路。  

 要回归社会主义,必须解决两个问题,这两点构成进入社会主义的前提、基础。一是改变“以劳动为谋生手段”的现状。二是发展完善人民的自我管理,使之形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符合实际情况,社会高度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最重要前提。其中第二点至关重要。第一点改变“以劳动为谋生手段”,实际上是要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的各产业。目前,从总体上来讲,解决全国人民基本的吃饭、穿衣、必要旅行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这方面也许可以通过行政方法加以克服。对于第二点,发展完善人民自我管理,则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切入点就是人民民主。只有当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才能保证安然进入社会主义,否则鸡飞蛋打,跟文革一样,伟人一死,马上变天。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是人民,人民不能缺席。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人民的自我管理,首先要从“政府行为公开、官员财产公开”开始切入。人民的自我管理体现在政治上就是人民民主,体现在经济上就是计划经济、公有制。人民民主是人民实现自我管理的关键所在,而政府行为公开、官员财产公开则是人民民主的关键,选举权则相对显的轻一些,没有全面的监督,再好的选举也无法杜绝官僚腐败。即使是要求政府行为公开、官员财产公开,也是一个大手笔的系统工程,可以分为若干步骤和方法,这方面网友应该想得出方法来。  

只有具体研究现状,才能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只有概念明确,才能不至迷失方向,而完全没有必要为中国搞资本主义遮遮掩掩说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根本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也没有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要么是市场、要么是计划,一山不容二虎,他们说的计划经济,实际上都是计划调节。目前之中国,不是社会主义,搞的是彻头彻尾的官僚资本主义。如此,既然“官僚资本主义”木以成舟,那么第一步去掉“官僚资本主义”前面的两个字“官僚”,现在剩下“资本主义”,那么,我们能不能马上转向社会主义,不能,因为前面提的第二个条件即人民自我管理水准还没有达到。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面,在经济上将依旧是资本主义的,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作为主体。如此,第二步就是要将这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化。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里面大力发展人民自我管理功能、能力、习惯,在人民自我管理基础上大力发展计划调节(注意不是计划经济),以劳动为中心,进行劳动的二次评估。  

如此,社会主义政体下,通过发展人民自我管理、发展计划调节,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循序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进行市场经济的退行处理,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回归。这个过程,也许需要几十年。一切急躁的做法必适得其反。  

如何循序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共产党领导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面,通过培养人民自我管理的能力与习惯,让人民自我管理成熟起来,并作为习惯很好地融合到其生活中去。针对目前中国现状,这里我举几个具体例子。  

第一个例子。对于农民,现在农村普遍实行的是家庭承包,那么,可以在非农忙季节组织农民参加水利建设,让农民自己组织管理搞水利建设,培养农民组织管理能力;还有,对于村里出现损公肥私的事情、村霸类的事情、道德败坏的事情,可以在非农忙季节开展批斗会,培养农民的道德、纪律观念;非农忙季节,可以让农民学武习文,多些集体性的活动,培养农民的集体意识;还可以几个家庭共同出钱购买机械,搞多个家庭的小联合,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个例子。在城市。进行劳动的二次评估。在国有企业,员工要定期进行工种的劳动价值评估,以培养人们的社会意识。对于私人企业,人民代表大会要定期讨论不同行业的劳动价值,以表明私人企业的社会属性。  

第三个例子。对于官员。政府行为公开,政府文件、行政的提出人、起草人、批准执行人全面公开后,如果官员的提议对于社会发展的确有促进,可以给予丰厚的奖励,以激励官员开动脑筋为社会服务。  

不一而足,请网友多想些人民自我管理方式方法。  

   

3:劳动中心论  

    废除“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树立“以劳动为中心”  

劳动中心,以劳动为中心取代三十多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法。当然,劳动为中心必然导致社会财富的快速增加、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将关注的重点、重心从目的转移到方法手段上来,是因为“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法过于一般化、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哪怕在奴隶社会也可以提经济建设,也不问其途径方法,无聊的甚至有害的GDP也被认为是经济建设的成果。  

劳动中心论是指:国家、社会要固守劳动创造财富的信念,以“为劳动开路、为才能开路”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提供劳动价值的实现途径、优化劳动氛围,提高劳动复杂度,促进劳动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转变。严厉打击不劳而获的投机倒把、食利行为例如房地产囤房不住等现象,积极鼓励民族资本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高科技基础产业例如微电子芯片研发、生产、制造。积极鼓励知识的生产、创造,促进科技、文化的繁荣。  

举个例子,例如,如果我们没有把两万多亿白送给美国、如果不去主动亏损天量的国有资产例如两房债券,那么,能否拿这些资金用高薪水、奢侈的待遇引诱、聘请国际专家来中国定居,给他们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好好为中国科技水平做出贡献,例如可以在大飞机、高能激光、微电子、基因技术的研究、人才培养上发挥巨大作用。  

至于经济上要不要搞公有制,要不要搞计划调节(计划经济),要不要废除私有制、市场经济。明确的回答是混合经济体。在劳动还只是谋生手段的情况下,劳动产品只能以商品的形式出现,而与商品对应的只能是商品市场,即市场经济。无论是国有企业、私人企业或者其它什么企业,其产品一律作为商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流通,作为商品形态进行自由竞争,在这点上,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与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无任何本质的区别。不过,社会主义对商品市场的运用重点落在其价值交换即物品交换的功能上来,以与货币流通功能相匹配,而非资源配置上来。从劳动中心论出发,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是全面监视、监控的,对每一产业进行全面的价值评判,以劳动为中心,进行劳动的优化引导。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劳动素养。  

对这种经济的形象说法是,例如在市场上有两类企业生产汽车,一类是公有制,即国有企业,实际上是集体所有制。一类是私人企业。公有制企业生产的汽车与私人企业生产的汽车一起到市场上对等竞争。公有制企业和私人企业一样接受国家的同等的税收政策。公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归企业员工所有,企业员工聘请职业经理对企业进行管理,通俗讲就是员工聘请老板,自负盈亏,倘若企业员工大部偷懒不干活,偷奸耍滑只会耍嘴皮子导致企业亏损,国家不再投资分文,在企业破产那天,国家收回公有制企业的土地所有权,通过社会公开竞标的方式换一拨人来经营企业。企业员工不得有半点所谓买断之类的补偿,也不容许卖掉企业半点资产自肥,企业的破产由员工负责,员工为企业的破产承担下岗痛苦。国家只保障失业员工不饿死,即每月定量分配衣服、食物,而非金钱。  

经济的演绎法则,播下一个罪恶的种子,会带来更多的罪恶,例如搞黑白猫、摸石头、实践唯一标准、经济中心论,而播下一个善良的种子,也同样可以收获很多善良,劳动中心论就是这么一颗种子,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必须懂得运用经济演绎法则为民谋取福利。这就是无为而治。卓越的政治家、卓越的历史人物,往往不会象每晚CCTV中闪现的大员,每天忙忙叨叨似乎多么为国家勤勤恳恳一样,而是非常“清闲自在”,他们懂得去播种美好的种子,他们深深懂得,播下去的种子是会按照其内在逻辑生长发芽直到枝繁叶茂的。可以说,人类社会、自然界从一定意义上讲上是演绎的过程,智者往往善于发现演绎规律、利用演绎。  

我们无法消除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一些东西,我们不去回避它们,认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没有什么分别的,认为竞争必要性。正是出于这一点,我们要努力克服这中经济体的各种负作用,更加强调市场经济其作为物品交换功能上来,将其作用进行退化处理,以减少市场经济对社会人文的伤害。  

至此,我把我所有的观点综合一下,归纳为八个字,那就是“政治民主,劳动自由”。  

   

4:社会主义的自我管理  

社会主义的自我管理即人民的自我管理,人民在政治上的自我管理是指政治上不是依赖少数官老爷的管理,人民自己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自己的领导者,通过政府行政、官员的财产的全面公开监督领导者,通过新闻言论自由、游行示威自由随时罢免领导者;人民在经济上的自我管理是指通过劳动的二次评估实现社会价值标准的公正、公平,即每个人在劳动意义上是平等的,打击投机倒把、打击房地产垄断囤房囤地行为,给劳动优化环境。  

人民不要官僚来做计划,人民也不要官僚给来管理公有制企业。官僚计划,官僚公有,把人民的财产都计划、公有到自己腰包里面去了。人民也不要庸才占着茅坑不拉屎,一边干着坑害人民的蠢事,一边到处作秀博取人民的信任。人民要通过人民民主的方式把官僚变为真正的公仆,从人民自己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担当自己的领导,根据其贡献大小给予丰厚的待遇与奖励,人民要雇佣老板而非老板雇佣人民。  

私有制使人变得很短浅、局部化,使人认为只有当一个东西能为自己吃、喝消费才是有用的,而自我管理,正是人民在整体上对自身的筹划管理,是通向公有制、计划经济的必要条件,是通向全人类自我解放的必要条件。  

公有制、计划经济、计划调节的前提是社会主义的自我管理的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人民民主,一是劳动价值二次评估。人民民主是自我管理的基础,劳动价值二次评估是自我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没有社会主义自我管理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复辟,而且是最腐朽的官僚资本主义复辟,人们不仅仅要在官僚资本主义里承受资本主义的一切折磨、还要承受官僚封建的一切折磨。不仅仅要忍受活人的剥削,而且要受死人的剥削。  

搞计划经济,在现阶段只能是计划调节。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要么计划、要么市场,一山不可能有二虎。而计划调节,实际上是在市场母体中,成长出来的一部分公有制企业,成长出劳动二次评估形式。  

公有制、共产主义,人们说的、谈的、叫嚷的已经够多了。在群情激昂抽象地谈论公有制的时候,人们往往忘记了一切所有制的现实土壤,即其产业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人民自我管理水平),文革的失败注定将是一个悲剧原因就在于此。文革作为一个悲剧必定将为下一个文革作为喜剧铺垫道路。这种客观上的产业发展水平总体概括就是劳动还是人们赖以维生的手段,人们不得不为即使在无人看管下不得不为的机械式、毫无乐趣而言的劳动广泛存在着,这种情况下,人们是拿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所要的东西。这些劳动者要为自己的劳动标上价格,他们要把自己的劳动、劳动产品视为一定价格的商品。这样,就必定是市场经济了。  

世界上缺乏的不是目标而是方法,缺少的不是公有制、共产主义目标,而是实现其途径、过程与方法。抽象地谈论公有制、共产主义毫无益处,抽象地判断公有、私有对错与否与抽象判断张三李四是好人还是坏人一样荒诞。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考察、离开了理论细致入微探究,任何讨论得不到任何成果。公有制经济体是与计划经济相匹配的,计划,如何进行全社会范围的计划,而不是瞎指挥,前提就是社会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与经济一起发展。  

在现阶段看来,社会既无高度产业发展水平,也无高的政治文化水平。那我们做的无非是去发展社会的各产业,发展完善社会的政治文化水平,发展完善社会自我调节功能。以达到这样一个点,即人们不再以劳动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人民自我管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5:人民不可靠,更需要人民民主!  

     作为一般社会词语习惯,标题的第一个人民指群众或者个人,是被歪曲地使用的,第二个才是人民的本来含义。人民—>群众à个人,一般-à特殊à个别,普遍-à必然—>偶然。  

宇太写了篇文章叫〈〈毛泽东被打倒,人民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本身一点错误都没有,写得很好。但是标题很容易让人直觉上误认为人民不可靠,所以没有必要人民民主了(误解的原因在于很多人习惯上不自觉地把人民这个政治的概念与具体的人的概念相互混淆了)。相反,正是人民的不可靠,才更需要人民民主。腐败分子从哪儿来,多少落马的和没有落马的腐败官员、卖国贼、汉奸,何尝不是口口声声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事实上,他们都是从人民当中分化出来同人民对立的一部分。只有人民民主,才能防止这种分化。  

人民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社会规范,是法治而不是人治(这里的法不仅仅指写在纸上的法律,更可以认为是“道”,所以可以说成是“道治”,即通向政治清明的途径、过程、方法、手段所体现的自然之道)。人民,是一个政治的抽象概念,是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而存在的,这个整体概念不同于构成其自身的任意一部分,例如,人有手有脚有心有肺,但是人身上的手、脚、心肺的确是与人有本质区别的,你不能说手是人或者心肺是人。由无机物构成细胞,再由细胞构成了生命体,这些客观上由无生命之物“拼接”而成的生命体却有了与其本质不同的意识现象,同样,由个人构成的人民,却与个人本质不同,例如张三李四都不能说自己是人民,某一群体也不能说自己是人民,你代不代表人民,要看你的作为是否体现了人民民主精神,是否是符合人民的利益。搞人民民主,主体是抽象化的人民,对应的只能是泛化的社会规范,而不是把人民想象成一个具有具体人特征的对象,人民由社会具体的人构成,但是并不能比喻理解为具体的人,其性质与具体人有本质区别。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规范的人民民主,不是人民中某一撮人的民主,而是为维护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形成的一种基本社会生活规范。人民民主的前提从没有要求普通民众有多高的素质、学识、境界。人民民主的形式不仅仅是对官僚的约束,同时也是对人民自身的约束,即,无论是谁,从民众变为官员或者从官员变为民众,都必须在这个民主架构下生活,防止从民众中分化出腐败的官僚。  

在金牌民工写的《金牌民工家庭内部的路线斗争》,有这么一段话“家里要是按照民主的方式决定家庭大事,我可就惨了,父亲和祖母是一个错误路线。怎奈我喜欢独裁,我对父亲和祖母各个击破,经常卖西瓜贿赂他们,减轻我家庭改革的阻力。”,作者流露出对民主否定情绪,并认为自己是在搞独裁。但是作者是否想过没有,其父母对其行为及后果的知晓权是没有剥夺的,而且如果作者搞“独裁”酿成大祸,其父母还可以批评指正迫使其改正错误。从这些来讲,作者认为自己是在搞独裁是错误的,作者的家庭也算是民主家庭。如果作者所作所为不容许其父母知晓、评价,做错事情之后也不容许其父母批评指正,自己也不改正,那才是真正的独裁了。我想作者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  

和一些自称左派的人接触,一提民主自由,他们就极力反对,在他们看来,民主自由只能是资产阶级的产物,只能在资产阶级那里有。但是他们又哪里知道,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正是要为大多数人争取民主自由的条件,提供民主自由的现实土壤。这才符合社会主义的人性法则,如此,更应该在社会主义大张旗鼓地宣扬、争取自由民主。  

人民民主,不是说要13亿人都去当国家主席,人人都去当领导。权利的存在的客观依据同权威一样,让优秀者担任领导能够保证族群有更好的生存。民主是社会权力的分配形式,权力天生具有其社会属性,天生是对他人、公众而言的。权力有多种,例如知情权、领导权、罢免权、选举权、言论自由权、置疑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等。人民民主讲的就是人民要有知情权、质疑权等权力。进一步讲就是要求政府政务公开透明。政府的政策文件是谁起草的、谁批准的、谁执行的要求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普遍监督。  

   

6:自私的诞生与消亡  

     自私与自我是两个不同的意识、概念,自私在自我出现了后面很长一段时间才出现。自私在它产生之初是随着财产的增加而增加的。  

动物的存在方式是动物自身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人,在它制造出第一只石斧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作为人从自然界有意识地区别开来,他通过把自然界石斧对象化从而把自己在意识上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这是原始人(野人)自我意识的潜伏期,这种不自觉将自然界对象化还是很偶然的事情,这个时期是人类的蒙昧期或者说是野人时期,其生存方式与群居的狮子基本一样。原始人的意识随着劳动越来越频繁而逐步丰富了起来,由于原始人是集体劳作的,作为原始人意识发展的结果,自我意识最开始是作为群体意识形式存在的,原始人把自己当作氏族的一个器官,氏族的就是自己的。这个是人类前史,其生存方式就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当这些原始人的活动进一步扩大,氏族里面出现了明确的分工,原始人的自我意识开始得到发展,作为这种自我意识的产物自我最后出现了,那些身上披着树叶穿着草鞋、裸奔在大地上的野人开始叫喊着“我”了。这时财产观念依旧没有产生,财产还是很偶然的事件。这个时候就是原始社会末期了。由于原始人生产活动的扩大,原始人口的增加,土地等自然资源变得稀缺了。氏族与氏族之间的磨擦开始频繁了,奴隶社会便起源了。这个时候财产开始发展巩固了起来。对应物的财产的扩大,意识上自私也发展了起来,作为财物象征的锁和钥匙开始产生了。人的两种矛盾自我与社会性开始在外部对立起来了,表现为奴隶主的自我与奴隶自我的丧失,即奴隶的社会性一般性,可以作为物品来交换。最后,当社会危机来临的时候,人的自我反省将自己与自己的意识对立了起来,开始问“我从什么地方来”的问题了。  

当人类社会的劳动效率极高的时候,人类把自己从自然强制性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人不需要有什么自私的需要了。这个时候自我还在,但是自私已经消亡了。  

详细版本见博客:http://blog.sina.com.cn/mingzuziyoukexue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