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社会主义论》是一个里程碑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革命的成功。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马列主义传到中国之前,中国革命一直在黑暗中摸索。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指引下,中国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可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我们要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跨越,一个新的社会难题出现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话:“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建设社会主义。前苏联这样做了。后来,我们向苏联学习,也这样做了。结果,一路坎坷。上世纪末,苏共垮塌,苏联解体,搞资本主义去了。和苏联相比,我们国家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直到现在,考验还在进行,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了。
可见,干社会主义远不是所有制变更了这么简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创,反映的正是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彻底。
现在,新中国已经成立六十年了。我们搞社会主义也已经六十年了。六十年,该成熟了。我们再不能“不管姓资姓社”、再不能摸着石头过河了。我们必须要把社会主义的事情搞清楚。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项观奇先生出色地完成了。这是个了不起的贡献。
项观奇先生通过他的半文告诉我们:我们只能算是半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变更了所有制,仅仅是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一半。还有另一半,就是找到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民主管理体制。因为搞社会主义,前无古人,我们向前苏联学习,结果,搬来的却是封建官僚主义体制。然而,却不自知。我们为此栽了大跟头。这是项观奇先生提出半社会主义的一个依据。提出半社会主义的另一个依据是,作为一个生产力水平还不够发达的大国,我们不可能搞纯粹的、完全的社会主义。我们只能搞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半社会主义。我们必须保留一些非公有制的经济成分。正是基于这两个考虑,项观奇先生提出了“把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的历史任务完成到底”、“ 把存在两面性的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发挥到底”和“ 不断改革 、不断发展,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三大任务。
更难能可贵的是,项观奇先生不仅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而且圆满地回答了这三大问题。项观奇先生详细阐述了半社会主义的政治构成、经济构成、思想构成、以及阶级构成,指出了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的共产党面对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途经、方式、策略和基本路线。《半社会主义论》的全部意义就在这里。
马克思写了资本论,列宁写了帝国主义论,毛泽东写了新民主主义论,项观奇先生继承了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又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写了《半社会主义论》。这是四个里程碑。我相信,从此以后,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将不用在黑暗里继续摸索,新的一页翻开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