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根本解决的背后
奇怪得很,在号称一派“盛世”宣言一路“复兴”的新时代,出现和存在的问题之新、之多、之广、之大、之深、之重、之难、之怪、之牛令人惊叹,按说这太不应该了吧?按说这也应该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吧?可事实表明,偏偏有人怎么都不愿意这么做,甚至大有故意听任放纵推波助澜之嫌,却是为何?聊以“五例”证之。
例1、腐败问题
反腐败真有那么难?未必吧?共和国刚建立,确有些高官大员们想搞点腐败小动作,刘青山、张子善一杀,那个时代几乎就成了腐败的“绝育期”,即便有那么几个,也属于“宫外”“偷生”的“小耗子”,整个社会是举世公认的清明廉洁,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而近30年来,则成了腐败的“频产期、高产期、猛产期”,在已经查处的230多万的党员干部这些腐败分子中,有不少是些达官显贵王族望族,而且还多是属狮属虎属狼的一类,至于“小耗子”之类的那就是天文数字了,尽管也捉杀了一批“成克杰胡长清”们,或许深知个中的“猫腻”,腐败的“种子”才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腐败分子才会“人才辈出、前赴后继”,才会有“不搞腐败非好汉,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的“英雄气概”,才会有腐败“事业”如火如荼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由于腐败是如此“光荣神圣”而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以至于腐败“壮举”让人们“羡慕不已”,不腐败者倒仿佛成了“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诚惶诚恐!这“榜样的力量”够“伟大”了!
据《了望》新闻周刊披露,在一次调查中,接受调查的官员有97%对“官员财产申报”立法表示反对!
有人在不断囔囔,做官是充满高风险的职业!
多方连篇累牍报道,一些专家学者力主废除经济犯罪死刑!
御用政客及经济学家们则根据西方的掠夺理论声称,腐败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现象!
有案例明证,某地一执法机关绝大部分关键岗位人员因涉嫌参与某大案本应都查处,考虑到一锅端会使日常工作陷于瘫痪,最后不得已只好抓了其中最败坏最恶劣的几个而从宽草草了事!
这就十分明了,反腐之难,一有深厚的背景根源,二有对重典治吏的不屑与松弛,三有投器忌鼠的宽容,如此,能反得下手能反得下去吗?
例2、“三农”问题
在集体经济时代,并不存在所谓的“三农”问题,只是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才引发、扩大、加剧并进而越来越严重的,表面看是农民的口袋、农业的收成以及农村的面貌问题,实质则是农民的身份与地位、农业生产力及国民经济基础性质、农村社会关系及基层政权建设、工农联盟关系、城乡发展差距及社会矛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内在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领导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与保障、以及全体中国人民政治精神文明素质的重大问题,可惜,明知而不为。
看看农村的“美丽景象”吧:
单干的生产方式标志着农业仍然是靠天吃饭,农业生产资料一涨再涨,入不敷出或微薄收入,农民无法维持生计,年轻的农民唯有无可奈何地离井背乡而去打工,剩下的老弱病残幼愁容满面地孤守寂寞的“老巢”,各地的山寨村落变成一具具空洞的“躯壳”;
广阔的田野上只有依稀的老弱面向黄土背朝苍天,他们用蹒跚的脚步和颤抖的手指耕耘、播种、收割、藏储,唯有天空的星辰日月遥遥祈祷祝福;
因外出打工,宁愿只要每亩几十元的补贴而不耕作,许多原本肥沃的稻田长满茂密杂乱的水草,希望的土地因此而长期撂荒;
那些三三两两的留守儿童孤零零行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无助的天真的双眼举目不见爹娘,茫然中回家还要用稚嫩的小手洗衣烧饭,而不乖不巧的儿童逃学辍学,有的沉溺于玩游戏,有的迷恋于赌博机,有的干脆加入青少年组织的黑社会团伙;
一些不法之徒趁着老弱们照看孩子的疏忽纰漏或不灵不变,不时抱走儿童进行全国性的大肆疯狂的诈骗拐卖;
所谓的新农村建设,看见的只不过是一条狭小的水泥路,几间新砌的像模像样的砖瓦房,而蚊子苍蝇满天飞,粪味尿味烂泥味满地熏;
…………
这就是反复宣扬喝彩不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吗?
再看看围绕“三农”问题的种种“支农、惠农、富农、强农”政策:
“跑龙套”般的的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卫生下乡、家电下乡;
免去可怜的“皇粮税”、再加点“盐”似的的土地补贴;
派驻一两个所谓的大学生“村官”;
搞点苛刻的“小额贷款”;
推行所谓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
施舍些“希望工程、蒲公英计划”;
颁布些满纸“空头支票”的“一号文件”;
…………
所有这些,只是做做表面文章,隔靴靴搔痒痒罢了,如果不是,为什么城乡发展差距30年来达到了最高水平?
比较主流媒体及精英们对小岗村和南街村截然不同的态度,想想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必须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决心,解决“三农”问题的真实意图就再明白不过了。
例3、医疗问题
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头痛,老百姓对此当然关切,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保障问题,谁能不揪心?
看啊,医疗费涨得离谱,中国有一半人不起病,最重要的是,将近五成(48.9%)的居民生了病不去医院看病。在去看病的患者中,经医生诊断该住院治疗却未住院的也达了29.6%。中西部农民因看不起病,死于家中的比例高达60%—80%!这绝对震惊!忒吓人了!
有彻底解决的“处方”吗?
有位卫生部高官说过,“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涉及十几个部门,相当复杂,目前尚无灵丹妙药可以解决。” 并且还理由十足地举例辩驳说,一则,医疗体制涉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基础建设涉及发改委,药价、医疗收费涉及物价局,日常经费投入和维持医院的运转涉及财政部,药疗救助涉及民政部,医疗人才培养包括附属医院的管理涉及教育部,医疗市场、药品质量还有医疗广告的管理涉及工商局;二则,医改十几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国家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困难。既要有紧迫感,努力研究措施,还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从国情出发,逐步解决。
医疗主管部门的官员都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这样的断言和理由,是漠然,还是不负责?可能兼而有之。
赤脚医生时代怎么都能解决?
偏远的小县神木怎么就解决了?
但政要不存在医疗难,高官不存在医疗难,富商不存在医疗难,只是属于弱势群体的老百姓医疗难!
新医改政策表明,医疗产业化、私有化仍将继续深化强化!
医疗难的症结所在,不就找到了吗?
例4、教育问题
在国家包分配工作的年代,上学都不成问题,大学毕业就失业的时代,反而上学难了,是否太恶搞了?
各种统计、各路媒体、各级政府都说农民、城镇居民的收入年比一年大幅提高了,连歌唱家都反复引吭高歌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怎么还上学难呢?是否他们在瞎说假唱?
教育专家说,现在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又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各种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更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这怎么能存在上学难呢?是否夸夸其谈?
事实胜于雄辩:
有人计算过,从幼儿园到大学,一个学生的学费至少要10-20万,一般普通家庭很难读得起,一般的农民没有20年收入休想培养一个大学生(大学学费等相当于一个农民家庭41年的劳动“所得”,是世界学费第二高的日本的3倍,全球第一),“家有大学生,拖得全家穷”,一点不假;
全国妇联最新发布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回答“孩子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的占46.6%,排在所有调查问题的首位;
有报告指出,农村中小学辍学率普遍升高,有的地方甚至高达50-90%;
南方媒体报道,发达地区的广州为上小学而排长队掷万金争抢学位;
…………
这只是上学难上学贵,还有最严重的方面:
各级学校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严重,教育界的不良之风、“潜规则”(如走后门托关系、择校风)盛行势头不减;
学校、老师把提高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教育目标,素质教育纸上谈兵;
教师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把教学作为谋利手段;
作弊器材、考试费、培训费、考卷费、考书费、代考费等五花八门,“考试经济”蓬勃兴起红红火火;
教育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私有化;
…………
然而,精英们说,“上学难”、“上学贵”是我们国家在特殊历史阶段出现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完全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
有高官抢夺话语,中国根本不存在上学难!
中央政府早在1992年就把教育划入第三产业范畴!
权威专家热捧,教育可以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经济学家抛出,高校扩招可以拉动内需;
…………
还能说什么呢?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在蓄意制造问题!
例5、住房问题
房价高,房价涨,一批“蜗居”者一群“蚁族”者“横空出世”!
买房难,偏要买,为争取买房住房而奋斗而苦干,一代“房奴”“雨后春笋”般疯长!
调房价,抑房价,一套套“房地产新政”“放空炮”, “零杀伤力”!
居有屋,住有所,一幢幢“经适房”“廉租房”“空伫立”,“远水近渴”!
住房难“顽症”,成了老百姓胸口挥之不去的一大“心病”,年年期盼,山迢迢,水遥遥,月朦胧,鸟朦胧,雾非雾,花非花,有房的梦想何处算尽头天涯?
在实物分配制度时代,住房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实行货币化改制以来,住房才牵痛了亿万百姓的神经,可是,有人说住房改革意义重大: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理由是,我国长期实行住房低租金福利制,导致消费结构失调和消费膨胀,不利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能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居民住房困难,是实现小康目标的需要,理由是,如果不实行住房的商品化和社会化,小康社会无法建成!
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政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理由是,旧的住房制度采取低租金福利制,用行政手段分配住房,难以从制度上制约住房分配中以权谋房等不正之风,而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就能克服在住房分配中的不正之风,抑制不合理的住房要求!
看着“蜗居者”卷曲的睡姿,看着“蚁族们”挤压的形体,看着“房奴”大军消瘦的容颜,看着广大老百姓干巴巴的眼神,这些“重大意义”不是“活见鬼”了么?
还是来简单透视一下住房改制的“面目”吧:
先来个只允许部分产权购买,过段时间立即就要求一律全部产权购买,既限制又诱惑,等上钩就变脸,忽悠没商量;
推行“商品房预售制”,低首付,宽房贷,继续引诱,为房客下套,为银行套利,为开发商笼资牟利,为地方大开增税“闸门”;
放任投机性“炒房团”,默认哄抬房价,旁观房源紧张恐慌气氛,炒房客、开发商、银行、地方政府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只有老百姓“望房兴叹”;
大搞土地挂拍卖制度,人为制造一个个“地王”,为房地产商“兴风作浪”,不断将老百姓绑上高房价“战车”;
经济学家们也上阵助威,胡说拥有住房套数的多少是衡量小康生活的重要标志,“居心叵测”可见一斑;
发改委的官员更是“语不惊人誓不休”,中国的房价不高,人家日本的房价达到过50万美元/每平米,足见站在什么立场代表什么利益!
至于不少地方把解决住房问题上升到“民生工程”,果真如此,岂非老百姓的“千福万福”?果真如此,老百姓必定“感恩泪涕”齐“喳”而拜且呼“皇恩浩荡”!其实,这不过是为邀“政绩”而秀“花招”!
现如今,新政10条“利剑”虽“高悬”,有多少地方纷纷“闻风而动”?倒是高房价“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各方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其中意味就出来了。
也许,不根本解决的背后还远非止于此。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