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邓氏关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观点
简评邓氏关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观点
小人物未敢忘忧国
我在今年四月十日致华国锋同志、叶剑英同志、党中央的信中,曾经提到,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我们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推向前进。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
邓氏 一九七七年七月二十一日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最近,有的外国人议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改革中的好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的是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 —— 二月二十一日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氏《文选》第三卷382页)
简评:
邓氏一会说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一会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一会又说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实事求是”,真是耐人寻味。照此论点,是否以后不要提什么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只要提实事求是思想,岂不是省事的多!很难设想,一个只读过《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的人能够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实事求是”,这是邓氏的一大发明。打着“实事求是”的旗号,干着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最不“实事求是”的举动!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包括阶级斗争、暴力(武装)夺取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人民服务等等内容,绝不是仅仅“实事求是”四个字所能概括得了的。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逆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 —— 二月二十一日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氏《文选》第三卷382页)
简评:
邓氏这段话说的很好、很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更多的时候他是怎样说的?更重要的是他怎样做的!请读者看下面的话。把上面的一段话和下面的一段话加以认真的比较,这像是从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的吗?由此邓“忽悠”的本事是十分的了得的!
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从一九五七年第一次莫斯科会谈,到六十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算是那场争论的当事人之一,扮演了不是无足轻重的角色。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马克思去世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在一个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吗?列宁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吗?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六日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邓氏《文选》第三卷291——292页)
简评:
(一)
邓氏说“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
这是邓氏为任意歪曲、割裂马克思主义所做的一种低级的狡辩,是为了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掩盖自己的私货,是在公开地叫喊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时了,其实质是反马克思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不是可以任意理解、任意解释的。不应该、也不可以甲某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解为圆的,乙某理解为方的,丙某理解为扁的;不应该、也不可以昨天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解为红的,今天理解为黄的,明天理解为蓝的。总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鲜活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制度,不是任人揉来捏去的面团,也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更换其实质的空壳概念。
邓氏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理论,可以为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一切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但不能因此而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举一个粗浅的例子来说,一位数学家研究出了解多元高次方程的基本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解任意的多元高次方程。拿出几道多元高次方程题,虽然这位数学家不能马上讲出X、Y、Z具体等于多少,虽然这个基本方法不可能对所有的多元高次方程来讲都是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但是不能因此否定这个基本方法,更不能因此进而否定这位数学家本人。因为,离开这个基本方法,就无法解决多元高次方程这类问题,而且,针对具体的、不同类型的多元高次方程的简单、快捷的解题方法,都是运用这个一般方法总结、归纳、推导出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人们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提供了一整套的科学方法、科学理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总结出了基本的规律。世界形势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都无可争辩的证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时间不会淹没真理,反而会使真理显示出更加夺目的光辉。
邓氏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不可否认,对马克思列主义有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共产党人应该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地观察分析、研究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不断地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宝库,但是用所谓的“新的思想、观点”去认识、解释、歪曲、甚至篡改马克思主义的人,决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叛徒、敌人!
邓氏说“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在一个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吗?列宁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吗?”
试问,马克思的著作是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吗?马克思的著作就不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吗?马克思的著作里就没有逻辑吗?马克思的著作里就没有哲学思想吗?没有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哪里来的共产主义理想?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认真学习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且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了俄国的实际问题,并且以自己的革命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伟大的列宁主义,毫无疑问,十月革命的胜利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同样的道理,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功的缔造了无产阶级政党,成功的缔造了人民的军队,成功的夺去了政权,成功的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同样闪烁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
总之,马克思虽然没有预料到俄国的十月革命,也不能因此否定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虽然列宁没有预料到“农村包围城市”等中国革命的诸多具体的方法,也不能因此否定列宁和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理!
(二)
邓氏的这段言论,说明他或者是根本不懂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或者是有意混淆视听。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观察分析、研究解决世界上一切问题的科学方法,是一套十分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矛盾,人类的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矛盾,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矛盾,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矛盾(例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就有不同的矛盾),不同的战争时期有着不同的矛盾(例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就有着不同的矛盾),不同的科学领域有着不同的矛盾,医学领域与原子科学有着不同的矛盾,航天科学与海洋科学有着不同的矛盾,经济领域与其它领域有着不同的矛盾,工业与农业有着不同的矛盾,化学工业与其它工业有着不同的矛盾,如此等等,有矛盾就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就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就有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之分,如此等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我们观察分析、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整套的科学的方法,并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和现实,无可争辩的地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是正确的。
(笔者受水平所限,不可能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解释得面面俱到,这里只是为了说明一些基本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敬请读者指教。)
(三)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没有准确的理解,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搞清楚,怎么能坚持?如何能发展?邓氏还声称他一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至少是说了假话、空话!
“四项基本原则”中,最根本的一项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这根本的一项,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可能出问题,就可能名曰共产党的领导而实际上不知是什么党在领导;没有这根本的一项,就可能名曰人民民主专政而实际上资产阶级专了人民的政;没有这根本的一项,就可能名曰坚持社会主义而实际上在搞资本主义;所以说,没有这根本的一项,什么党的领导,什么无产阶级专政既人民民主专政,什么社会主义,统统都是空谈。邓氏以他的言论和实际行动让中国人民认清了他是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
毛泽东同志从一九五七年开始犯了“左”的错误,最“左”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他自己生前也承认有错误,他说过,我死后如果能得到三分错误、七分功劳的评价就满意了。从一九二一年建党到一九五七年,三十六年内他做的好事了不起,是他领导我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不能丢掉毛泽东,否定毛泽东就是否定中国革命的大部分历史。
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邓氏《文选》第三卷271——272页)
简评:
(一)
毛泽东同志所说自己能得到三分错误七分功劳的评价就满意的说法,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什么事所说?众所周知,是和邓氏所说毛泽东所犯的错误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此处生拉硬拽,用毛泽东的话否定毛泽东,是否有些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二)
毛泽东“从一九二一年建党到一九五七年,三十六年内他做的好事了不起”,毛泽东只做了三十六年好事,邓氏如此给毛泽东画了个句号。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以后就没有做好事吗?就没做一件好事吗?就没做一丁点好事吗?邓氏说毛泽东“从一九五七年开始犯了“左”的错误,最“左”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由此而知,在邓氏眼中,毛泽东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七六年逝世所做的事都是错事,没做一件好事。邓氏的如此评价,不仅否定了毛泽东同志本人二十年的光辉历史,也否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年的光辉历史,也否定了在毛泽东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艰苦奋斗二十年所取得的光辉成就!邓氏的如此评价,符合实际吗?符合历史吗?十分明显,邓氏的评价是非常错误的,可以说是恶意的歪曲!因为,在这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不可能数亿中国人民及其领袖都是错误的,而只有刘少奇和邓氏是正确的!
(三)
“否定毛泽东就是否定中国革命的大部分历史”,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中国革命史册中的每一光辉篇章都深深地铭刻着毛泽东那光辉的名字和其不朽的业绩。但是,在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想否定他的人还是有的,比如,“否定毛泽东就是否定中国革命的大部分历史”,此话从邓氏的口中说出,就给人一种贼喊捉贼的联想。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还是要讲。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 《总结经验,使用人才》(邓氏《文选》第三卷368页)
党的十三大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不对?两个基本点,即四个坚持和改革开放,是不是错了?我最近总在想这个问题。我们没有错。四个坚持本身没有错,如果说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这次事件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四个坚持的对立。四个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精神污染,我们不是没有讲,而是缺乏一贯性,没有行动,甚至讲的都很少。不是错在四个坚持本身,而是错在坚持的不够一贯,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一九八○年元旦,我在政协讲话将了“四个保证”,其中有一条叫“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创业,后来日子稍微好一点,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我对外国人讲,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
一九八九年六月九日 《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邓氏《文选》第三卷305——306页)
简评:
上面的两段话,可以说邓氏自己总结了邓氏改革的结果。
“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没有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没有一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没有行动,甚至讲的都很少,如此等等,这是什么问题,这就是没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怎么叫做“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还有什么错误能比没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错误还严重?用“如果说有错误的话”这样的口气,好象是没有错误,硬是找出一个错误来似的,很不情愿,很勉强,很轻描淡写,这充分说明了四项基本原则在邓氏心目中的分量。什么是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这就是典型的表现。
关于艰苦奋斗的精神,邓氏自己把一九八○年元旦讲过的话拿出来证明自己是提倡艰苦奋斗的,可是从一九八○年元旦到 一九八九年六月九日 近十年的时间,从中央到地方的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等宣传工具中就很难找到“艰苦奋斗”这个声音和字眼,这种状况难道和自诩为“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氏就无一点关系和责任?
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讲艰苦奋斗的精神,政治思想工作“薄弱”“太差”等等这些问题,仅仅是一个“失误”就能够解释的通吗?贪污腐败、拜金主义之风愈演愈烈,这些难道还不能说明邓氏“改革开放”的正确与否吗?
这次发生的事件说明,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是个要害。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现在要顶住这股逆流,旗帜要鲜明。因为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现在国际市场已经被占得满满的,打进去都很不容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再这一点上,这次暴乱对我们的启发十分大,十分重要,使我们头脑更加清醒起来。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就没有前途。中国本来是一个穷国,为什么有中美苏“大三角”的说法?就是因为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为什么说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否则,只能是看着美国人的脸色行事,看着发达国家的脸色行事,或者看着苏联人的脸色行事,那还有什么独立性啊!现在国际舆论压我们,我们泰然处之,不受他们挑动。但是,我们要好好地把自己的事情搞好,这次事件确实把我们的失误也暴露得足够了。我们确实有失误呀!而且失误很不小啊!
一九八九年六月十六日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邓氏《文选》第三卷311页)
还有一点,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
一九八九年六月十六日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邓氏《文选》第三卷313页)
简评:
邓氏不是说这十年干得不错吗,邓氏不是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吗,怎么却把我们中国共产党搞到了“不抓不行了”的地步,为什么到了“不抓不行了”?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指导思想“理论”的问题?作为所谓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氏是否负有责任?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呢?这些问题难道不发人深省吗?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邓氏是如何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