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也来说说“岳飞”

火烧 2023-02-08 00:00:00 历史视野 1026
文章探讨岳飞抗金的历史背景与民族英雄地位,分析其维护汉族利益的正义性,同时指出其历史局限性,强调正视历史与民族融合的重要性。

  前不久,电影《满江红》热映,网络上对它的讨论也很有热度,我也凑个热闹,赶个晚集,谈谈“岳飞”这个人物。

  我今年40,已是不惑之年。记得小时候,小人书、儿童故事以及其他课外读物之中经常可以看到“岳飞抗金”的故事;小学、初中历史教科书对“岳飞抗金”都有很大篇幅的介绍;还隐约记得那时中央电视台还播放过讲述“岳飞”的一部电视剧,因为上学的缘故只能零星地看一点点,剧情早已忘记了。由于这些原因,可以说我们80后这一代人对岳飞这个历史人物是并不陌生的。

  在小时候的历史教科书上,岳飞被定性为我们汉族的“民族英雄”。现在有一种奇怪的论调,说什么建立金国的女真族(现在的满族)早已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岳飞抗金”只不过是中华民族的“内讧”,因而岳飞并不是什么“民族英雄”。如今,满族同胞的确是我们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并不否认;然而,任何事物的形成过程总是伴随着矛盾与斗争,交织着光明与黑暗,掺杂着正义与邪恶,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同样如此。这一点我们必须正视!中华每个民族都应该努力推进中华大家庭在各民族互相平等、互相尊重基础上的融合、发展,但也不能回避其间很难避免的矛盾、斗争,甚至侵略、对抗。人类历史绝不是和风细雨,而是充满战争硝烟,中华民族的融合史同样如此。回避矛盾从来不能真正地消弭矛盾、解决问题;想要走向未来,是不能够忘记过去的。“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只有正视历史,才能从中汲取教训,真正地认识规律,避免悲剧的重演,自欺欺人、一厢情愿地高唱和平高调难免显得荒唐可笑,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这段历史非常清楚,“靖康之难”就是女真政权对汉族的野蛮侵略,这谁都不能否认!北宋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军攻克汴梁,俘虏徽钦二帝,掳掠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北宋政权的贵卿、朝臣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内公私积蓄被抢掠一空,北宋灭亡。金人对北宋发动的这场战争就是赤裸裸的侵略战争,没有任何道义上的支撑,任何为侵略者辩护的言辞都是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因而“岳飞抗金”是反侵略,维护汉民族正当利益的正义之战,岳飞是我们汉族的“民族英雄”,这是毫无疑义的!

  然而话又说回来,“岳飞抗金”固然维护了我们汉族人民的利益,但岳飞所效忠的、所誓死保卫的主要还是赵家天下、统治阶级的利益;我记得初中历史教科书上就说岳飞还镇压过北宋钟相、杨幺领导的农民起义。虽说要用历史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苛求,但是说“岳飞”这位民族英雄具有历史局限性,恐怕谁也不能否认。

  可悲的是,写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些慷慨词句,对宋王朝忠心耿耿的岳飞,却是被他的皇帝宋高宗赵构断送了生命,这怎不让人唏嘘感慨!虽说如果岳飞“直捣黄龙”之后可能接回徽钦二帝,威胁到赵构的皇帝宝座,虽说岳飞抗金之举损害了那帮卖国求荣的南宋“投降派”的利益,但是如果没有岳飞这样的国之栋梁、塞上长城保家卫国,金人早就能够发兵南下,轻易地灭掉赵宋残余,那样的话别说是苟居皇帝、宰相高位,恐怕赵构、秦桧这些人“欲为长安之布衣而不可得”了,可见,岳飞是赵宋皇帝、贵族这些统治阶级的“大救星”、“大忠臣”恐怕也是没人怀疑的。可即便如此,最后岳飞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杭州风波亭,可见南宋的封建统治阶级腐朽、短视、昏聩、卑劣到何等的程度!一千年前的宋朝如此,其后元明清各朝大体还是如此,直到1912年封建帝制终结,直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初建——但愿中国的封建制度永远被埋葬,但愿与之类似的一切私有制度早日在地球上消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