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办的撤销与五一长假
近闻全国假日办撤消,让人有些欣欣然,终于少了一个“办”。虽说这个办是很“虚”的“办”,照有关人士的说法。也许人们对它的存在、它的功过不甚了了,提不出什么看法。很可能它是无所谓功过的,本来就是百无一用。时间真快,它的存在竟也有十四年了,大家对它干些什么似乎也无从知晓。但对通过它公布的“五一长假”的撤销一定记忆犹新。
作为一个虚设的政府部门干些什么一般人可能是不大关注的,事不关已嘛。但因它是个“假日办”,就与几乎所有人联系在一起了,谁不过假日呢?谁不愿过假期?这在中国那就是必须要关注的,不能不关注的,想不关注都不太可能。假日、假期在现代社会那和上班一样重要。上班是挣工资的事,假日那是花工资的事,花工资也是别人挣工资。于是,大家都因假日有了联系。这两年,大家对假日的最大关注就是那个假日的设立和撤销。而“五一长假”的撤销让这种关注达到了顶点,也使几乎所有的百姓们对这撤销一直耿耿于怀,少了一个聚会、团聚、欢乐的机会,少了一个放松的机会,谁高兴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出现过假日的设立和撤销的就是那个“五一长假”,或者叫“五一黄金周”。当年,对“五一长假”的撤销不是一个争论多大的问题,而是一个绝对违背民意的问题。别的假期都是增而未曾减过。就是这个“五一”居然设了长假还能撤销。而撤销的手段就是变法儿,玩个“加减法”。用增加其它假期的办法来堵住反对撤销“五一长假”的悠悠之口。从全年假期的绝对数来看,那年撤销“五一长假”,增加清明、端午、中秋假期似乎是为百姓们谋得了更多的休息时间。但这一撤一增并没有令百姓们满意,反而平添了一些烦恼。其实,政府部门也有烦恼,那假期的来回倒腾需要多费些心思的。总之,百姓们对失去“五一长假”相当不满。而这种不满长期都没有消除。这既是一个聚的机会没了,还是因为这一增一撤让百姓们觉得是有被强迫的意味在内。说有罔顾民意之嫌可能不过分,说它根本无视民意大概也能说得通。结果就是,撤销“五一长假”绝对是让假日办有了撇不清、说不明的责任,谁让它是假日办呢。特别是当年那个所谓的民意调查问卷更是一个被众人数落的把柄,它就像是一个证据摆在那。因了这个证据,表面的征求民意实际上更像是欺骗。
回忆一下当年的那个调查,网上公布的撤销“五一长假”的支持率超过百分之五十三,而反对的只有百分之四十;甚至有的网公布的支持率在七成,反对的更少,给人以多数赞成撤销“五一长假”的印象。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没有这个调查问卷,“五一长假”撤就撤吧,谁说了算谁办事。可弄出这么这个调查问卷反而弄巧成拙,令人诟病至今。当年,就有人置疑其只是制造撤销“五一长假”支持率的工具。当时,这个问卷把撤销“五一长假”与增加清明、端午与中秋假并在一起提问,支持撤销“五一长假”与支持增加清明、端午、中秋假期并不分开提问。若你支持增加新设的三个假期,那就必须支持撤销“五一长假”,如你反对撤销“五一长假”那就必须反对新设的三个假期。当然,天底下不是只有专家们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百姓们也懂。于是,就出现了所谓支持撤销“五一长假”的那个“假多数”!简单讲,如果当年问卷调查是分开来提问的,结果会是什么可想而知吧。
当年的问卷本应该这样提问:“你赞成还是反对取消五一长假”?在这个问题上进行统计,得出赞成和反对的结果;而第二个问题是:“你赞成还是反对增加清明、端午、中秋假”?然后进行统计,得出赞成和反对的结果。按照这样设计问卷调查,支持取消“五一长假”的再出现所谓多数不是贻笑大方的问题,而是作弊的问题。其实,第二个问题根本不用提,支持率一定是接近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当年那个问卷只需要问:“你赞成还是反对取消五一长假”即可,根本不用画蛇添足提其它的三个假期的设立与否。这样,大家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到关于撤销“五一长假”的真实民意,而不是当时出现的所谓的支持撤销“五一长假”的假多数。
如今,撤掉“五一长假”的坏处长期地显现出来,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不利影响长期延续至今,特别是对旅游业的发展更是一种打击,这就是无视民意的结果。
不过,奇怪的是,现在竟有还些“专家们”敢倒行逆施,又不断地提出什么取消“十一长假”的歪招。真不愧是“专家”呀,不怕被拍砖!至少我们得佩服他们的胆儿。在改革的年代,这损人的专家还真是层出不穷的!岂止是损人,还损国呢。他们想干什么,他们目的是什么,他们在为谁着想确实让人生疑?这是国人们很不解的事情。这里到底有多大的猫腻真是一下说不清楚。
有句诗怎么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不管说清说不清,假日办终于撤了,当年主张撤销“五一长假”的专家们还能活跃几何?是不是今天这些提歪招的专家们就是当年的那批人呢?在百姓们看来,“五一长假”终归是要恢复的,民意是不可违的。没了假日办,“五一长假”的恢复大概有了较大的指望。但愿这一天早点到来。“聚”永远会让中国人其乐融融,不恢复“五一长假”没有理由啊。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