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案”不是简单冤案
在女真人眼里,岳飞不仅是汉民族最后的军事堡垒,也是最后的精神堡垒。北宋灭亡后,中原易手于女真,汉魂几近消逝,是岳飞的出现,令汉魂起死回生。
在精神上,岳飞起到了一般将帅所无法起到的精神领袖作用。岳家军的军纪有口皆碑,除了岳飞治军严谨之外,这里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岳飞的精神领袖魅力,化为岳家军的精神力量,“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故才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惊叹。
岳飞这样一位精神领袖,本来是上天赐予南宋的救星,是统一中原的希望所在,可惜被却被本国最高领导人当作“绊脚石”,抑或交易的筹码而出卖。
中国历史上“最无民族气节的皇帝”和“最具民族精神的人物”都出自同一时代,双方必然在精神上发生冲突,遗憾的是冲突的结果,以后者的失败而告终。
天下最痛苦的事,除了奇才保草包,就是精神领袖听命于精神侏儒了。岳飞与赵构,在精神轨道上,完全是两股道上的车。
赵构谋杀岳飞,在政治上发出的是“彻底放弃中原”信号,在精神上发出的是甘愿“矮半截”信号。南宋以“矮半截”(向金称臣)的方式与金国如愿“讲和”,岳飞之死,换来了宋金之间短暂的“和平”,但自此后,中原光复无望,中原人不仅从地域上远离宋人,而且精神上也开始退化。
金国在中原扶持了刘豫伪齐政权。后来,金国对刘豫不满,伪齐消失。
金朝统治者看透南宋无力“北犯”,中原已不可能再是汉人的中原,于是将开封命名为大金国之“南京”,并组织大规模向中原移民。稳稳地站住了脚跟。
北宋,汉人以做河南人为荣;南宋,汉人以做河南人为耻。饱受外敌与汉奸政权的双重蹂躏,河南人的精神状态渐渐萎靡。可怜的中原,可怜的河南人,不知道自己该心向“大宋”还是心向“大金”。
“河南人惹谁了”?这一问恐怕要问道一千年,最有骨气的河南人岳飞不是死在对外作战的战场上,而是死在本民族自己的刀下。那不是一起简单的冤假错案,而是汉魂之分水岭。有宋一朝,北方再无汉军之金戈铁马,汉魂血脉被割断,中原断魂!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