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真正的人民民主——无产阶级专政 追忆陈永贵等同志

火烧 2011-05-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回顾陈永贵等同志的人民民主实践,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性,分析当前中国社会阶级结构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联。

近些年的历届两会期间,人们看到的多是官僚政客、资本巨头、名流精英,而看不到陈永贵、吴桂贤、李素文、郝建秀、倪志福式的代表委员,所推举的国家领导更没有人民阶层的身影。显然,中国不仅缺少民主政治,中国尤为缺乏人民民主政治。此刻,深入总结人民民主之探索,深情回顾陈永贵、吴桂贤、李素文的不凡经历,这对中国的人民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极为重要而迫切。

  我国曾是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形式,考量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首先就要看他是否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早在1850年,革命导师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工人阶级专政”的口号。1852年3月5日,在致魏德迈的信中进一步肯定了“无产阶级专政”这一结论。随后在1875年批判“哥达纲领”时,又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并进一步提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究竟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和建立无产阶级民主”

  在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内,国家的主体是工农兵,是无产阶级,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实质上是一种最广泛的民主,这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由财团操纵的票选民主。

像欧美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体并不是无产阶级,而是资产阶级和所谓中产阶级,这部分人能占全社会的60%左右,真正的无产阶级只占10%左右,因此这些国家没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基础,况且资本主义国家是被垄断资产阶级控制着,因此那些国家实行的是资产阶级的票选民主。

而在中国,情况就不相同了,在改革开放以前,工农兵即无产阶级占全社会的98%左右,这部分人是社会的绝大多数,因此无产阶级专政是最符合国情也是最完美,最合理的制度。对这98%的人实行民主,对少数走资派,叛徒,反动知识分子实行专政,这样清除了向共产主义过渡道路上的阻碍,使得生产力得到最大的解放,彻底摆脱了资产阶级和敌对分子对国家的束缚,使得国家和人民都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我一向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应该与其国内人民阶级属性相匹配,像现在一些右派精英卖国贼整体吹捧欧美的民主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即便是现在,我国的劳动人民依旧能占全社会各个阶层的85%左右,而像资产阶级(私营企业主)只占0.6%,知识分子(各种专业科研人员含在校大学生)占5%左右,当然这5%中的反动知识分子也只是一小撮人。可见我国依旧是个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国家,那些资产阶级右派精英口中的“民主”是根本行不通的,那种“民主”只代表他们的利益,只代表他们那只占6%人群的利益,谁给广大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渐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是极其遗憾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这些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根本无法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他们同国内外的资产阶级和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剥削,压迫广大的劳动人民……我认为,以中国的国情来看,既然劳动人民依旧占社会的绝大多数,那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扩大无产阶级队伍,继续回到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上来向共产主义迈进,消灭一切阶级差别、重大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这是中国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出路,否则就只能是亡国亡党,国亡在那些右派精英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手里,党亡在党内官僚资产阶级贪官污吏的手里。

谈未来或许充满了迷雾,在无力改变什么的情况下甚至有些渺茫,但回顾过去,我国的确有过一段真正人民当家作主的日子,追忆往昔的美好能让我们斗志昂扬,不管是什么阶级统治国家,劳动人民的力量都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只有劳动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同样,我们对那些劳动人民中的平民领袖也应该尊重和怀念。

下面对那些劳动人民中走出的国家领导人做一下简要介绍

1 陈永贵

山西昔阳人。出身贫农家庭。解放战争时期加入农会,参加本地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政府生产委员,中共大寨村支部书记、大寨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他积极领导全村群众,响应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号召,大干苦干,修造梯田,兴修水利,为改变大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促进当时山区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大寨生产合作社(后为生产大队)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赞扬和表彰。他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1967年后,担任山西省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等职。1969年4月出席中共产党第九大,被选为九届中央委员。1973年8月被选为中共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月,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农业工作。1976年10月6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拥护作出拘禁审查“四人帮”的决定。1977年继续当选为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80年9月辞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1983年起任北京市东郊农场顾问。是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6年3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2吴

桂贤(女)(1938— ),女。河南巩县(今巩义市)河洛镇胡坡人。1951年,吴桂贤进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当挡车工。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全国纺织先进集体“赵梦桃小组”党小组组长,连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6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曾当选为全国纺织系统的劳动模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被树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1968年后曾先后担任西北国棉一厂革命委员会委员、主任,咸阳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革委会委员、常委。1969年出席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1973年中共十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还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5年在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1977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上仍然当选为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9月被排挤出中央,同年回到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1978年任西北国棉一厂党委副书记,1981年6月起任厂党委副书记、厂工会主席。1988年任深圳外贸集团公司与港人合办的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4年退休。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陈永贵 吴桂贤 李素文同志在视察工作

3 李素文,女,1933年生,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镇郭庄子村人,生于沈阳市。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当地当过儿童团长,团支部书记,高级社副社长。1956年到沈阳市南塔第二副食门市部当营业员,先后当选为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省财贸系统“五好”职工标兵。
  李素文1965年成为全国妇女“三八”红旗手。1966年1月被商业部授予“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称号。1965年-1966年,北京和全国各地先后举办了“李素文学习毛主席著作展览”,许多报刊发表了介绍李素文事迹及其本人学习毛主席著作体会的文章。1968年5月任沈阳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69年4月当选为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1973年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共青团辽宁省委书记。1973年4月作为中日友好协会访日代表团副团长,访问日本。1973年8月当选为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1974年1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出席纽约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二十五届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言。197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同年6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墨西哥妇女年世界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言。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十大期间李素文等辽宁代表

4 郝建秀 女,汉族,1935年11月生,山东青岛人,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参加工作    1949年至1954年青岛国棉六厂工人。1954年至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速成中学学习。1958年至1962年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棉织专业学习。1962年至1965年青岛国棉六厂工程师室技术员。1965年至1977年青岛国棉八厂副厂长、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青岛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副书记、市总工会主任,山东省总工会副主任、省妇联主任、省委常委。1977年至1981年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全国妇联副主席。1981年至1982年纺织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82年至1987年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处书记。1987年至199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正部长级)。1998年至2001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正部长级)。2001年任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5 倪志福 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进入上海德泰模型厂学徒。1953年分配到国营六一八厂五车间当钳工。1973年─1977年任国营六一八厂党委书记,北京市总工会主任。1973年5月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1976年10月起兼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1976年10月—1977年1月任上海市革委会第一副主任。1977年7月—1980年2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1978年后任全国总工会第九届主席,第十届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校长,国务院机械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天津市警备区第一政委。1988年4月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同年当选为全国总工会第十一届执委会主席、党组书记。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5年5月任北京理工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长;同年6月任中国职工技协名誉会长;同年11月起任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1999年9月任中国发明协会会长。 

1953年创造三尖七刃麻花钻头,被称为“倪志福钻头”。1959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64年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倪志福钻头”发明证书。同年在北京召开的四大洲科学讨论会上,宣读了《倪志福钻头》论文。1986年10月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金质奖章和证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