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场阅兵证明俄罗斯民族最崇拜力量而非自由
愤青通信:
红场阅兵证明俄罗斯民族最崇拜力量而非自由
司马平邦
将近凌晨,[email protected]信箱收到来信一封,写信人是“柳岸散人”聊的正是我也想写的莫斯科红场大阅兵,一并附上:
司马先生:今天俄罗斯的莫斯科大阅兵不知你看了没有,我估计以你平时的政治主张一定很认真地关注这件大事,它让我想到了去年10月1日的中国大阅兵,时间过去并不算远,当时的激动仍然历历在目,也许今天晚上,无数俄罗斯青年也像我们一样被威武的俄罗斯军队的仪容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眠。
不知道司马老师对俄罗斯如此兴师动众地搞这么盛大的一次阅兵有什么评价?
我回复“柳岸散人”:
散人,你好。
看到来信,收到你的邮件时我也正想为俄罗斯阅兵写一笔,真巧。
说实话,我个人对俄罗斯的大阅兵抱着比较复杂的心情――当然,涛哥能出现在的莫斯科,并作为最重要的客人之一,这是中俄关系现在越来越亲密的表现,值得高兴,涛哥是跨越普京与梅德韦杰夫两位俄罗斯总统任期的中国领导人,他们对涛哥的尊重自然是表示20年来俄罗斯对中国的尊重。
在阅兵之前,我看到了梅德韦杰夫总统对斯大林复杂的评价,既肯定他的功劳,但又直接把他定义为民族罪人,但其实现在俄罗斯的大阅兵传统真正来自于斯大林时代,梅德韦杰夫虽然说对斯大林的国家评价负面多于正面,但他又通过这次大阅兵证明,任何一个俄罗斯领导人、任何一个俄罗斯人都有如斯大林一样的脾气、个性,显示武力是他们性格的一部分。
从斯大林到普京再到梅德韦杰夫,虽然人事一代一代换了,“苏联”这个称谓也消失了,但今天在定义斯大林为罪人的另一个小个子领导人梅德韦杰夫身上,在今在的大阅兵中好像仍然能看到斯大林在莫斯科保卫战开始之前大阅兵的身影,俄罗斯民族那种崇拜力量的精气神其实一贯而下。
莫斯科大阅兵与北京大阅兵的最大不同是,俄罗斯这次同时在60个城市举行阅兵式,而且甚至公开展示了1万公里射程的洲际导弹,调门儿明显比中国要高得多,而且邀请了欧洲和美国的多个当年的“盟国”军队一起阅兵,梅德韦杰夫用意当然是为了展现当前俄罗斯开放式的国家文明,但更多的却对当年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世界领导地位的甜蜜回忆,梅德韦杰夫一方面不得不嘴上为当前俄罗斯国内的斯大林主义回潮降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以斯大林时代的前苏联的强大粉饰现在的俄罗斯,前苏联是力量和集权的象征,而现在的俄罗斯和它相比正是自由的象征――这种反差的背后是什么呢?
我认为,它标志着前苏联仍然是俄罗斯的国家榜样。
虽然普京和梅德韦夫杰一直在嘴上为斯大林主义降温,但他们更知道,只有前苏联时代,尤其是斯大林时代的国家更能让现在的俄罗斯人激发爱国热情,为这个国家骄傲。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其实现在的俄罗斯的来源是斯大林建立的苏维埃联盟共和国被分裂之后的产物,前苏联是“合”,俄罗斯是“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俄罗斯对前苏联的继承,也说不上完全正宗,因为现在俄罗斯政府的第一任总统叶利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分裂前苏联的刽子手。
但不管怎么说,在5月9日大阅兵这一天,俄罗斯人忽然想到了20年前那个破碎的前苏联曾经是多么的强大和令人骄傲――这种显性的或者潜在的诱惑将继续成为推动这个国家的精神动力之一。
自由主义倾向让前苏联土崩瓦解,但它并不能完全指引现在的俄罗斯,说到底,这个民族的民族性里,崇拜力量的一面从来未被放弃掉,这是俄罗斯民族仍然可以被称为人类大民族的理由之一。
其实,中华民族和俄罗斯民族一样,民族性中都有崇拜力量的一面,北京大阅兵就是最好的表现,红场大阅兵只不过表示俄罗斯的这种民族性之前要加上一个“更”字。
红场大阅兵,与天安门大阅兵一样,必然在中国引起两种明显不同的评论,但无论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如何诟病之,你都无法让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有所削减,我相信,看到那么多威武的军队和强大的现代化武器,那种民族性会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