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生财有道”

火烧 2010-11-2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揭露‘免费体检’背后的骗局,指出生财有道是医院创收手段,妇联组织参与其中,引发对市场化医疗体制的反思。
“生财有道”

    央视“一加一”新闻栏目正在播出,四川德阳市“康达”医院,在镇妇联组织的帮助下,对妇女进行“免费妇检”,结果大部份妇女都被检出了比较严重的病,有的被“检”到了重症病床上了。事情一目了然,所谓的“免费体检”,显然是“德阳康达”这所私立医院“创收”或者说“促销”手段,这与市面上出现的“免费网游”、“免费手机”、“免费抽奖”同出一辙。
    此类骗局层出不穷,为什么人们还是屡屡上当?
    往往是党的喉舌当了这些骗子们的帮凶,而这一次,也是顶着党的招牌生存的“妇联”。
    党的喉舌也好,党的组织也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它们也要生存,也要创收,也想“先富起来”,都可谓“生财有道”。
    这“康达医院”难道就不是“生财有道”吗?试想,在国有医院强大的竞争力之下的私立医院,它不拿出更为新奇的花招去争取“病源(病员源)”,那么它将如何生存?
    当时的深化改革,将学校、医院推向市场,名曰“搞活经济”,实际上就是为了将老百姓兜里的钱掏干净,逼使他们更加不顾一切地为资本主义卖命。“康达医院”正是落实响应党的战略决策而进行此次实际行动的,与当地“妇联”一样,属于“好心办了坏事”罢了。假如他们当时小心一点,不出点医疗事故,本应该可以名利双收的。该皱眉只有那些总是吃哑巴亏的草民。
  
     在一所大医院入口的巨形广告:“引进美国高尖技术设备,创造福祉于人民”。
    虽然也很刺眼闹心,但是并不奇怪,此类不实之词的广告与口号比比皆是。它再大,也比不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口号大。
   
   三十年前与三十年后,走进医院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三十年前,走进了医院往往都会令人松一口气,伤病员算是有了依靠。三十年后,走时医院时,往往是沉重的心更沉重,往往是人财两空。
    但是尽管是这样,三十前的医院也不会说“造福祉于人民”,医院的大门醒目的白底红字:“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 因为那时不会有人说伤病是个福!而今天,有人说这话了,伤病员越多越好。
    现在的医院为什么失去过去曾有的温馨?原因就是有了那个张牙舞爪的魔鬼,而这个魔鬼却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生财有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