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可诅咒市场化的改革——评析“11.15”惨案的社会原因

火烧 2010-11-1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9
文章分析11.15惨案背后市场化改革引发的社会问题,探讨建筑安全、工程事故频发与市场无序竞争、管理混乱等关联因素。

可诅咒的市场化改革  

——评析“11.15”惨案的社会原因  

                        探险勇者原创  

                           2010-11-16   

在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刚刚落幕之间,上海发生了惊天惨案——“11.15”高层建筑火灾。到目前为止,死亡五十三人,住院七十余人。一百余家庭失去家园与财产。一栋高层建筑烧得只剩黑乎乎的建筑外壳,惨不忍睹。据初步查明,是无证电焊工违规操作引发的责任事故。四名责任人已被刑事拘留。  

   

痛定思痛,我们面对一百余个家庭的血泪,不得不思索这起惨案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新中国的前三十年,由于建筑工程与建筑队伍严格的管理,不可能出现无证操作。所有在编建筑工人无不进行严格的培训,持证上岗,例如上海建工局系统有众多的中专、技术学校、职工学校等专业培训单位。工程系统各个工种配备齐全,工程操作工艺严格规范,公有制的终身职工技术熟练,因此,很少会发生如此严重的责任事故。上海没有,全国也没有发生这样的骇人听闻的工程火灾。因此,计划经济时代的工程计划管理,具有科学性,安全性,合理性和高效性。改革开放以后,摧毁了工程计划管理体制,形成新的工程市场管理体制。工程市场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弊端。第一,.建筑队伍不稳定。公有制的建筑职工大面积下岗失业,建筑全行业成为农民工的天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临时组合的“游击队”遍布全国。技术不过关、不熟练者比比既是,各工种配备不齐,无证上岗家常便饭。部分项目管理人员的不具备经验和资质,滥竽充数。有的管理人员不按规范严格管理。现体制下的建筑工程队伍的素质与现代化的工程施工不相适应是建筑工程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去年,作为具有一百余年高层建筑施工史的上海,竟然发生整栋高层建筑倒地的重大事故,(不是上海建工集团施工)以及全国各地连续不断的建筑事故均是例证。第二,建筑市场无序竞争。建筑市场充满关系、回扣、权钱交易,是腐败的发源地。所谓竞标,极大部分是做做样子。工程建设单位普遍存在“包工头承包制”(中国特有的改革成果),一些既没有全面管理经验,又没有项目经理资格的包工头挂靠有资质的建筑工程公司,利用建筑市场的无序混乱,使用贿赂手段,大行其道。第三,工程层层转包,层层盘剥。与计划管理体制不同,工程可以总包后分包,有的甚至转包五个以上的层次,造成管理混乱。第四,利润第一,不顾安全与质量。建筑工程市场的公关贿赂和层层转包造成高额经营成本,私人老板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尽量降低劳动成本与安全成本,原料成本,最终都会危及工程安全与质量。  

建筑工程市场体制存在的四个方面的弊端,是造成建筑工程事故的根本原因。  

“私有制是万恶的根源”,(马克思)正是私有化和市场化的改革,改掉了具有系统性管理、合理性、安全性、科学性、高效性的建筑工程计划管理体制,改来了滋生腐败,事故频发的市场体制。  

这种体制,致使工农大众流汗、流泪又流血。这样的改革,难道不该诅咒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