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为何推进“党务公开”?
中央政治局为何推进“党务公开”?
据“新华网8月20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
中央政治局为何要推进这种基层组织的党务公开呢?其主要的考量又是什么?
一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总的指针,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一个总的抓手。但如何在具体的实践层面贯彻落实它的基本要求,这却是一个极其复杂、也极难把握的问题。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之所以没能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它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上来,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与我们的基层党务没能公开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没有这种党务的公开,外部的监督也就介入不进来,暗箱操作、书记独断、本位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催生的各种片面理解、错误决策,也就大行其道起来。这种状况的扭转,其根本之一就是推进这种基层组织的党务公开,通过公开接受体制内外的各种监督,发现并纠正各种对科学发展观的错误理解与错误决策。只有坚持公开性,我们的基层党务才可能阳光地操作、阳光地办事,各种党员干部身上的不良习气才可能自我收敛起来,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才可能不断提高。正因为如此,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才认定“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一个必然要求。”
二是为了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生机活力。
中国的民主路径是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引领和带动人民民主。经过这么年的建设,我们的人民究竟又享用到了多少民主呢?我们的党员究竟又在自己的组织内民主到了什么?说实在的,根本就没有民主到什么。实际上也没有什么需要民主的,一切都由组织内的领导层暗箱操作、秘密议定好了,压根儿就轮不到这些被边缘化的党员群众说话,申明一点自己的话语权。什么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表达权,在这种基层党务的暗箱操作与领导议定中,统统都子乌虚有起来。这样的组织生活又何来生机活力?党员的民主权利又何来保障?党的事业又何以发达?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只有勃兴的民主,才可能把党员的才智和力量凝聚起来而用之于党的事业,才可能防止个人专断、减少错误、增强组织决策的科学性。
问题是现在党员的民主权利少的可怜,其真正能享用到的一个民主权利也无非是所谓的“知情权”。按照这种知情权的要求,党员是能够通过组织的传达而获知自己的书记是谁、副书记又是谁,仅此而已;至于这些书记、副书记是通过怎样的程序被任用起来的,这都不属于“知情”的范围和选项。因为没有什么可公开议定的东西,党员在自己的组织生活中也无非是听听红头文件、写写学习笔记,或按照上边的意旨勾勾画画一些民意调查之类的选项,其才其智其言都很难有公开传达的平台。党务的暗箱操作、领导议定,民主的名存实亡、权利的子乌虚有,所有这些都让不少的党员厌倦了这种枯燥无味、没有话语权的组织生活。党的生机活力因之而窒息,党员的民主权利因之而消亡。
怎样扭转这种缺乏生机活力的组织生活呢?这里的办法之一就是公开党务、扩大民主、吸引参与,通过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落实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对于党务公开、民主议定的事项、方法、程序、范围都从制度层面作出具体的细化规定。只有这样,才可能通过这种有话语权的组织生活,把党员的才智和干劲凝聚在党的事业之上。
三是为了加强党内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党务的暗箱操作、秘密议定是滋生党内权力腐败的一个温床。我们党内的权力腐败为什么还在雨后春笋般地群发出来,这里面的一个重要成因,就是我们的党务因为不能阳光操作、公开透明,而让权力的秘密寻租、纵欲滥用大行其道。
在党内腐败的治理上,我们党很是看重党性、良知、信仰、道德等自律性的东西。加强思想教育之类的办法,也被我们当做一个优良传统反复使用。说真的,这种自律性的东西根本就不管用。真正管用的办法也还是把权力的运作置于严密的程序与公开的监督之中。不想公开或不敢公开自己权力运作情况的,都必然隐藏着一些丑恶、自利性的东西。只要我们把权力置于一个阳光、透明、公开的程序中运作起来,它的秘密滥用、秘密寻租也许就难以隐身藏形了。而要这样阳光地操作权力、监督权力,党务的公开就是我们必须跨出的一个关键之步。公开党务这将是我们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助推器,推进党内民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只有把党务公开了,对权力的阳光操作与阳光监督也才有可能。公开性应作为我们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基本指针。通过公开接受体制内外的各种监督,通过公开推进权力的阳光操作和规范行使,通过公开震慑权力的腐败念头和秘密寻租。按照这个公开性的方针,党务中通过权力议定的事项、方法、程序、过程、结果,都必须以公示、公告的形式公开出来,并把它经常性地置于媒体、公众的听证、质询之中。通过这样的公开,各种党务的议定也就不敢再肆意而为了。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次中央政治局推进基层组织的党务公开,的确都是为了加强党内监督、规范权力运作的。
四是为了一以贯之党的公开性改革意向。
现在,增加透明性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在对这个潮流的因应中,我们党通过自己的改革把村务、财务、政务都逐步地公开了,如果继续不公开自己的党务,显然悖逆于自己的这种改革逻辑。公开党务是题中之义、自然之理,一以贯之是必须的。
2010年8月22日 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