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家底快要被败光了……
今天看到如下几则新闻,我顿时感到天旋地转……
最后的国企已经开始出售了,中国的家底快要被败光了!
什么“董事会”——半文钱不出也能当董事,国家全资企业居然还设个“董事会”,狗屁!
什么“拆分”——无非是在国外赔了钱,然后用国内的钱来补……
什么“IPO”,还“中航IPO”——你们把核弹头也拿去“IPO”吧!
再想想前些天有人说要把铁路卖掉……
(http://www.maoflag.net/?action-viewthread-tid-1587110 )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110/271790.html)
这是下贱西化派走资派洋奴汉奸卖国贼的猖狂进攻!
他们自知时日无多、半截身子进土,所以就迫不及待地向全国人民开刀了!
某些人如果再不拿出点实际行动,他们的美国主子就要杀狗吃肉了!
由于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就不再写什么“大道理”,搞什么点评了。
其实“大道理”人人都明白,根本不需要我来讲;只不过,没有人能够叫醒装睡的人。某些人不是认不清形势,而是——他已经完全掌控了形势,并且另有打算。
这种蚕食国家根基的行为,简直就是叛逆,应该发布全国通缉令,根本不需要什么“教化”了!
三桶油设立董事会 蒋洁敏任中石油集团董事长
2011-11-07 01:07:0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有6098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9)
昨天,中石油集团正式宣布设立董事会。至此,中石化、中海油和中石油三大油企都完成了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的架构调整。
中石油公告表示,由蒋洁敏出任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总经理职务;中石油原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周吉平接任总经理,并任董事。上述人事变动是在4日召开的中国石油集团党组扩大会议上做出的。
蒋洁敏从2006年11月起任中石油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2007年5月任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吉平则从2003年12月起任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08年5月被聘任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
中石化和中海油设立董事会的时间比中石油稍早。今年4月,中石化和中海油在调整“一把手”的时候,就已分别设立了董事会,并完成了董事长、总经理分设的架构调整。央企建立董事会制度是国资委近年来积极推动的一项政策。早在2005年国资委就在宝钢等7家企业启动了第一批央企董事会试点改革,此后试点企业逐步扩大。
2009年3月20日,国资委发布了《董事会试点中央企业董事会规范运作暂行办法》,其中第二十七条规定: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原则上分设。推进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总经理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试点工作。
中石油内部人士表示,此次人事调整没有其他特别的原因,主要是针对国资委的相关要求做出的,主要领导职责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虽然包括三大油企在内的众多央企都已设立了董事会,但是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仍有较多央企的决策层和管理层界限划分并不清楚,真正的改变还需要较长时间。
在央企总公司层面设立董事会,并不是“三桶油”的首创。国资委2009年发布的《董事会试点中央企业董事会规范运作暂行办法》规定: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原则上分设。但是,真正将决策层和执行层的界限划分清楚的改革,目前进展得并不顺利。
建立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国际性能源公司是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共同目标。设立董事会之后,是否将更好地达到目标呢?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引入董事会制度是油气央企探索现代管理制度的一种尝试。
“我国的整个石油体系都应该进行改革。要向新加坡学习,建立公正、公平的石油交易市场,对央企进行市场化改革。”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会长张跃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政策限制,我国的石油市场交易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导致我国在世界上没有定价权。而央企所拥有的超额垄断利润,在市场经济中是不愿意被接受的。因此,要打破央企垄断,从石油产供销体制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完善石油市场。
“不管是央企还是民企,都有经营上的毛病,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垄断无关。”周大地说,国际油气市场都普遍存在寡头垄断,这是一个必然现象。三大油企建立董事会,重要的是要在进行重大决策时,权衡好集团决策和提高效率之间的平衡。
相关微博:
朱大鸣:中国股市没有投资价值,参与股市投资就是一种赌博。年赚1241.8亿元,中石油再次坐实了亚洲最赚钱公司的头衔。然而在华丽业绩背后,却是上市四年时间超过60万小散们割肉出局。“最赚钱央企”在公司业绩和二级市场股价上的盈亏逻辑悖逆,让投资者困惑和不满,价值投资何以成为A股最大笑话?。[查看微博]
评论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中投结构调整在即 将设中投国际分拆海外业务
2011-11-07 14:38:00 来源: 《新世纪》-财新网 有69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4)
据接近中投公司的人士介绍,这次业务调整的目的是厘清中投公司境内外投资的业务,使中投公司未来在境内和境外的投资行为更加专一与商业化。
关于中投注资的方案目前并无进展,此前曾有消息称注资与分拆将同步进行。
根据调整方案,中投国际有限公司将承接中投公司的境外投资业务,中央汇金公司将继续负责中投公司的境内业务。在架构调整之前,中投公司与中央汇金公司关系微妙,表面上是简单的母子公司关系,在实际运作中则非常复杂。
根据中投公司年报,2008年和2009年,中投公司的全球投资组合回报率为-2.1%和11.7%,而同期合并汇金业绩后的资本回报率立刻大增,分别为6.8%和12.9%,汇金公司显然为中投公司的股东资本回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投公司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从央行购入2000亿美元外汇资产作为资本金,这其中就包括此前央行通过汇金公司向国有银行注资的670亿美元。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以债权换取央行在汇金公司的股权的形式,将汇金公司整体并入了中投公司。
此后,中央汇金公司持续向国有金融机构注资,到2009年底,中投公司2000亿美元资本金中,中央汇金公司对金融机构的投资已经达到900亿美元,仅有1100亿美元可用于境外投资。
由于中央汇金公司明显的政府背景,中投公司在境外进行商业化投资时常常会遭遇被投资国的审查,质疑其投资目的带有政治背景,为此,中投公司一直希望撇清与中央汇金公司的关系,强调其独立的商业性原则。
中投公司在年报中称,“中央汇金公司设有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团队。中投公司的全球投资业务和中央汇金公司代表国家进行的国有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之间,实行严格的防火墙 措施。”
由于中央汇金公司每年创造的巨额利润以及其在几大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中的地位,中投显然不愿意真的放弃这只业绩“奶牛”。
对于中央汇金公司来说,栖息在中投这家强调商业原则的国际机构之下,显然可以享受市场化待遇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双重好处。
不过,这次中投国际的设立,将有效解决问题的前半章节,未来中投国际在国际上进行投资时,将不必再反复解释与汇金的关系,其商业性原则可以更为有效的发挥。而汇金公司未来是否独立以及是否成为金融国资委仍存变数。
2010年8月,中央汇金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先后发行了四期债券,共募资1600多亿元人民币。根据2010年年报披露的中投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合并中央汇金公司后的利润表,据此可以计算出包含中央汇金公司投资收益的中投公司2010年资本回报率高达13.7%。
“真要是成了金融国资委,汇金公司可就算事业单位了,所有机制都会改变。”接近中投公司的人士说,“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目前,中投公司基本实现了满仓运作。在全球组合分散投资中股权部分区域变化方面,中投公司2010年相对降低了在北美与拉丁美洲的投资比例,增加了在亚太、欧洲及非洲的投资比例。此外,金融是中投全球组合中最为青睐的领域,投资比例达到17%,能源和材料次之,分别为13%和12%。
11月3日中投公司公告称,经过充分酝酿和筹备,中投公司全资子公司 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的职能逐步得到落实,高级管理人员已到位。中投公司聘任樊功生为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
责任编辑:NF053(本文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作者:李箐)
中航工业拟整体上市 预计今年利润130亿
2011-11-07 01:08:0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有1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在航空产业全面开花的中航工业集团,正在逐渐将拓展范围延伸至国际和非航空民品领域,并在研究集团整体上市。
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吴献东在昨天举行的中航工业成立三周年媒体日期间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公司在两年前提出用三到五年时间将集团的主营业务和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目前资产注入的进展顺利,同时公司也在研究集团整体上市的方案。
2008年,原中航一集团与中航二集团合并重组成立新的中航工业集团,重组三年来,中航工业集团已经组建了19个专业化子公司、事业部和直属机构,拥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通用飞机等几大产业板块。旗下近200家子公司(分公司)、2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在香港上市的中航科工(02357.HK)、在内地上市的西飞国际(000768.SZ)、中航光电(002179.SZ)、哈飞股份(600038.SH)和洪都航空(600316.SH)等。
吴献东透露,目前中航工业集团一直在进行旗下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逐步注入相关上市公司的工作,其中一些板块的注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比如发动机动力控制系统就基本进入中航动控(000738.SZ),航空电子业务则基本注入进了中航电子(600372.SH)(原ST昌河)。
中航工业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谭瑞松昨天也对本报记者指出,目前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已经从三年前的22家增加到25家,市值从570亿元增加到2010年底的2200亿元,资产证券化率从15%上升到52%,并且通过资本市场实施了20项专业化重组,在资本市场融资260多亿元。
“类似分板块的资产注入还在进行中,预计可以按照此前预计的时间表完成,”吴献东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中航工业集团也正在研究整个集团整体上市的方案,这也是国资委所鼓励的,但也需要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准,因此总部的整体上市工作可能会比业务板块的上市时间要长一些,但这是大势所趋。
吴献东透露,如果整个集团要整体上市,预计会选取A股,“我们对A股市场充满信心。”
而对于集团整体上市是否会剥离中航工业旗下的军品资产,吴献东指出,要看相关的审批和政策规定,“我们认为,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军品应该也能够进入资本市场,国外已经有此先例,而且今后军民品融合的趋势也是越来越强。”
谭瑞松预计,今年中航工业集团的销售收入将达到2500亿元,三年来年均增长20%,而今年的利润预计达到130亿元,三年来年均增长23.5%。
“2010年,中航工业非航空民品和现代服务业经济规模超过1200亿元,占总经济规模的比例已经超过60%。”谭瑞松对本报记者透露。
责任编辑:NF074(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