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清华、北大怎能为外国培养人才

火烧 2011-06-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清华北大为欧美日培养大量人才,质疑其教育缺失与爱国精神不足,呼吁反思高校教育与国家利益关系。

都说清华、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清华是“工程师的摇篮”,北大是“民主的发源地”。过去清华确实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两弹一星”元勋一半多出自清华就是证明;而北大过去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助推了蒋介石国民党独裁腐败统治的垮台,为国家的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北大当然继续在科学、学术上贡献颇多,但也往往给国家添乱,如文革中的失误(并非文革本身之错),改革开放后历次政治风波,都与北大有关。北大(人)唯我独尊,太自以为是,别人(政府)都是不对,所以喜欢跟政府(无论是过去国民党政府还是现在共产党政府)作对,这在民国时期就起到进步作用,在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就起到负作用。

现在清华、北大号称要与国际(实际上是欧美日)全面接轨,从而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国家为此给两校投入巨资,两校占有的教育资源,无论是总数还是人均数,都远远高于国内其它高校。可是结果是每年白白为欧美日输送大量一去不复返的最优秀人才!可以说清华、北大拿着中国的钱,招收最优先的中国青年进行培养,成才后一批批送出去为欧美日建设事业做贡献!其中有些人,尤其北大(多为学文的)人,到了国外,甚至帮助欧美日整中国(如参与反华民运组织,鼓动外欧美日制裁中国),简直就是汉奸卖国贼。所以清华、北大相对与自己过去,相对与其它大学,对国家的贡献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这样的大学,为外国培养高级人才,甚至培养出长反骨的人才,即使世界一流,对中国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当年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海外学子,甘愿放弃在国外的优厚条件和学术成就与地位,冲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地投奔百废待兴艰苦创业的新中国,即使隐姓埋名失去个人自由(研发国防尖端武器的需要)也无怨无悔,这是多么高尚的爱国情怀。可是现在清华人、北大人,却争先恐后投奔西方!原因很复杂,但关键的一条是,爱国主义、毛泽东思想,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早被“精英”们(很多在高校、研究机构)系统地贬污了,什么“学术无国界”,“个人权利个人自由”,“国内条件不好”,“国内学术不自由”,“中国无民主自由人权”,“我爱国国爱我吗”等等,成为这些人投奔欧美日,根本不想回来的借口,而且没有丝毫歉疚。这些人尤其那些帮助外国整中国的人,实在太没有良心了。一个个优秀的青年,怎么在清华、北大读了几年书,就想出走国外且一丝一毫都不想回来呢?这些人在国内享受了国家巨资的培养,在国外享受着祖国日益强大所带来的荫蔽,却不想想这一切都是前辈艰苦奋斗得来的。如果今日中国还如旧中国任人宰割,他们在国内尤其在国外还能过得如此滋润逍遥吗?

所以清华、北大应该好好反思,国家应该好好反思,不要再干这种为人作嫁妆的事情了。国家是否考虑在高校拨款上,每年要考核一条:比如某大学的毕业生(无论应届往届)出国不返(比如五年、十年、二十年等)者,增加一人,扣多少经费,因为你没有培养出学生的爱国精神,花了国家的钱培养的学生不为国家服务却为外国服务。拒统计清华、北大、科大每年都有几百最优先的毕业生出国(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澳洲等),最终回来的寥寥无几,中国最好的高校成为欧美日高校最大的海外人才来源,中国成为外国最大的人才库,而这些外国恰恰是与中国作对的国家,美国最喜欢与中国作对,也是中国人才最喜欢的国家,这不是很讽刺很悲哀吗?清华、北大等应该好好检讨你们的教育最缺失了什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