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科室搞承包危及医疗安全
医院医疗科室搞承包危及医疗安全
杨景水
改革开放以来,工厂搞承包,收益与个人产量挂钩,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刺激了生产。于是,有些医院的领导无能,简单从事,照搬了工厂车间的办法,也搞起了承办制。这些年来未见有谁对此提出质疑,似乎也成了被人们接受的成功经验。笔者近日去医院打针,发现护士并不是每次注射都换新注射器,使我多了一个心眼儿,事后经侧面了解方知,医院各科室都搞承包制,医务人员的业务量及其收入减去完成这些业务量所消耗的的成本,40%作奖金分给个人。护士给病人打针,使用的都是一次性注射器,理应每打一个病人换一个,如何降低成本呢?除了节省碘酒、酒精、棉棒,就只有少用注射器了。如过度节省碘酒、酒精、棉棒,必然会影响注射部位皮肤消毒的质量;少用注射器,就只有是用一次性的连续给多个病人使用了,在血源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流行的当今,其危害性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我所看到的,也是我要写此文的冲动所在。
不止于此,医用手套也是为预防交叉感染常用的消耗品,假如医护人员为降低成本,一次性手套连续使用,这手套就只能保护医护人员自己了,至于“救死扶伤”的服务对象——病人,却成了暴露在医源性传播下的牺牲品了!
医院是各种疾病集散的场所,因此,环境消毒至关重要。如科室为节省消毒药,影响了消毒效果,后果也是可怕的!
搞承包,奖金与个人的“业绩”挂钩,可做可不做的检查、可吃可不吃的药,就凭医生的良心办事了,于是,不该做的昂贵的检查检查了,高价的大处方开出去了。这也是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吧?更可恶的是,不是媒体报道过有的医院给住院病人开具的收费单里,竟然有根本没有做过的检查,或没有吃过的药吗!
为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难道除了物质刺激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这不能不是“经济发展了,思想滑坡了”的又一明证吧? 20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