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不喜欢军衔制
1980年3月12日,邓小平审时度势,一言九鼎:要搞军衔制!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作出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实行新的军衔制”。
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予17位上将军官军衔仪式。9月16日以后,中央军委授予各大军区、军兵种中将、少将军官军衔及师职以上军官军衔仪式在各大单位相继举行。1988年10月1日,三军将士统一换着佩戴军衔的崭新军服。
从邓小平提出“要搞军衔制”到这一切变为现实,整整8年时间。
上面的这“一言九鼎”的报道至今在网络上还是到处可见的。一言九鼎,从字面上解释,比喻量大,能说话力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那么从邓小平的关于军衔制的“一言九鼎”中我们能解读出什么呢?
一、军衔制的恢复是邓小平的主张。
为什么要取消军衔制呢?建国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实行军衔制,1965年由于形势的发展,根据军内的要求,取消了军衔制。军衔制严格区别了官兵的界限,等级分明;军衔制突出了军民的界限,特权纵横。
中国人民的军队从建军开始,领导干部只是在“军事指挥上有话语权”,没有其他特权,亦官亦民,官兵一致,自觉接受战士监督。这是人民军队的特色,是军队之所以是人民军队的传统。军衔制与人民军队的建军思想,与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是相违背的!
1988年为什么又要恢复军衔制呢?是为了实行军队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为了鼓励先进的需要,是为了于国际交往的需要。这三点就是要恢复军衔制给出的全部答案了。1980年3月12日,邓小平提出要搞军衔制。根据这一提议,1982初召开的中央军委会议正式作出了恢复军衔制的决定。我们还经常看到有关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路线的报道,说是他“力挽狂澜”。无论是关于改革开放还是要搞军衔制,所报道的都是邓小平的主张,是他个人的主张!
二、邓小平有很高的权威性。
1950年7月4日,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罗荣桓在军委部长会议的发言中,提起军衔、奖励问题,拟在总干部管理部的编制里增设军衔奖励处。1952年11月26日,罗荣桓代表总干部管理部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呈送了关于实行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报告。1953年9月上旬,彭德怀再次向毛泽东提出实行军衔制的必要性。1953年底召开的党的军事系统高级干部会议明确提出要实行军衔制、干部薪金制和义务兵役制三大制度,加强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毛泽东不喜欢军衔制,这一点到目前为止,应该是大家的共识。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根据《关于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毛泽东亲自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命令状,分别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0人。但毛泽东坚辞了大元帅的封衔。
没过几年,情况就发生变化了。当时不少人对军衔制度存在着意见,认为军衔制是教条主义或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不符合我军的实际。再加上军衔制度本身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取消军衔制度的呼声就越来越高了。
1964年夏,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贺龙元帅和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到北戴河向毛主席报告军队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减薪方案,同时向毛主席建议取消军衔制。毛主席同意了这些意见。1964年11月,中央军委办公厅发出《征求<关于取消军衔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征求全军的意见。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
毛泽东不喜欢军衔制只是自己拒授大元帅,实行军衔制,到取消军衔制都是按程序办理的。毛泽东喜欢艰苦朴素的传统,也是先把自己的工资降下二个档次,没有先拿掉别人的高工资。这是以身作则的,也都是符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010。11。20。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