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不许把他的名字与马恩列斯并列

火烧 2009-10-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毛泽东与马恩列斯的关系,强调师生传承,分析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及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评价斯大林政策对苏联建设的影响,突出历史决策的关键作用。

毛泽东不许把他的名字与马恩列斯并列


道理很简单,毛泽东认为,自己与马列的关系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当然禁止把自己的名字与马恩列斯并列了。但在毛泽东之后的后辈人眼中,却常把马恩列斯毛并列,那这就是后辈人的事情了,这也是毛泽东管不着的了。

可以说,马克思与列宁的关系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而马列与毛泽东又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这样,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再到毛泽东思想,这就是一个师生关系传承发展的关系,学生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而在一些方面超越老师,但还从未有过认为学生的理论包含老师的理论的。

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无产阶级解放的一般条件,并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社会主义必然到来的前景。但马克思关于希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会率先建立社会主义的具体设想并没有变成现实,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由列宁解决的。

列宁创立列宁主义,主要解决了无产阶级在自己的政党的领导下通过革命夺取政权,保卫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列宁曾提出修正主义问题和资本主义复辟问题,但因为他过早去世,在这方面缺乏探索。对于苏联的经济建设问题,列宁生前试图通过温和的经济政策来解决问题,但同样因为过早去世的原因,在这方面探索不足。苏联的建设主要是在斯大林的主导下进行的,斯大林预感时间紧迫,于是决定果断改变列宁的经济政策,而采取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并通过采取党内清洗反对派和强制推进农业集体化的手段来保证了工业化任务的完成。历史事实表明,斯大林的果断措施拯救了整个苏联乃至世界,否则苏联早就沦亡在德国的铁蹄之下,成为德国的殖民地了,甚至更多苏联人会遭到屠杀。现在有些人拿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来责难斯大林,进而否定农业集体化的历史功绩,不过,倘若没有斯大林的果断决策的话,那整个苏联早就覆灭了,如此一来人类历史就彻底改写了。当然,斯大林也有不足,那就是苏联的领导管理体制过于集权,官僚主义问题较为严重。但是,这也不能全怪斯大林,因为时间的原故,对于持续处在推进苏联建设以及后来的苏德战争中的斯大林来说,这也要求权力必须适当集中,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推进工业化和打赢战争。战争后,苏联的主要工作又是恢复战争创伤,仍然需要集中力量,待到苏联全面恢复重新崛起,斯大林却去世了。其后的苏联领导班子忙于争权,甚至否定斯大林,不但没有着力解决官僚主义的问题,反而变本加厉放纵巩固了官僚主义,最终导致苏联僵化崩溃。但这些问题的主要责任已经不能怪到斯大林身上了,斯大林在1953年去世,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搞全盘西化,中间有30余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那些苏联的领导人都忙着干什么去了呢?

毛泽东创立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问题,建立了人民政权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了工业化解决了中国自立的问题,提出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着手进行反修防修工作,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平演变工作,整治官僚主义问题,为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毛泽东思想既有特殊性的一面,又有普遍性的一面。特殊性的一面在于毛泽东思想是诞生于中国这片土地上,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有着中国自己的特点,走出了一条有着中国自己特色的革命道路,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无论是在中国革命中还是在建国后的建设中,毛泽东都没有盲目照搬苏联经验,而是走出了一条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而普遍性的一面在于,毛泽东的哲学思想著作如《实践论》等有着一般的指导价值,以及为着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提出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但适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也适用于世界上一切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价值,一方面就是苏联崩溃解体的结局从反面加强了这一理论的价值,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在世界共产主义低潮中能够涉险过关从正面加强了这一理论的作用和意义。谁也无法否认的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进行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这一文化革命运动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就在于重造了新型的中国人民,其中尤其是4050这代人,他们年青时正处于毛泽东时代火热的群众运动中,经过大风大浪的锻炼,他们成长为当今中国最为睿智的一代新人,并成为今日中国的中流砥柱,并注定今日中国在他们的领导下会成功腾飞。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解决了包括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和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根本的问题,故而可以说,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事实上已经确立了成为无产阶级的最一般的基础指导思想的地位。

再来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明显就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这是要清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实际上都没有超出毛泽东思想的范畴,而主要是在毛泽东思想框架内做了一些扩展细化工作。比如说,邓小平特别强调市场手段问题,但整个毛泽东时代从来就没有取消过市场手段,即使是在50年代末年左倾时期有人提出要消灭商品的时候,毛泽东不仅明确表示反对这种意见还强调要遵守利用价值规律,再者说,中国的公有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这两者之间的经济往来就主要是通过市场交换来完成的。而三个代表思想无非就是对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进一步细化的要求规定罢了。科学发展观是在改革二十多年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提出的,为了减少震动在表达上注意了衔接问题,但突出的就是更多地揉进了大量毛泽东思想的东西,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没有简单照搬毛泽东时代的话语而已,并且在很多方面拓展更加细化了,可操作性更强了。

在多说一点的就是,任何历史阶段历史时期,都需要有当时阶段时期对应的具体的指导理论,提出当时阶段时期的任务和工作,比较中国与苏联的不同在于,苏联从1953年到1985年基本上没有提出什么像样的理论,而到了戈尔巴乔夫提出所谓新思维,实质上不过却是全盘西化而已,而中国不同则在于,至少还能持续提出自己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至少没有采取盲目照搬西方的态度,这就是中国的幸运所在,当然,这也是在毛泽东思想长期教导熏陶下的一个必然结果。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层面的东西,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另一个层面的东西,两者层次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当前有两种错误思想,一种错误思想就是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全割裂开来,否定两者之间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否认两者之间传承和发展的关系,这是不对的;另一种错误思想就是硬要把毛泽东思想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这样一来实际上是降低了毛泽东思想的层次,这也是不对的。

在当前中国,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重要的就是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善于运用当前的科技传播等各种手段,善于运用现今人们易于理解接受的语言形式,把毛泽东思想以各种形式和内容展现出来,不断与发展变化的中国实际融为一体,这才是科学的态度。而错误的态度则是,形式主义地或者教条主义地对待毛泽东思想,要么把毛泽东思想几个字挂在嘴边装门面,要么只想简单地照搬毛泽东曾经使用过的具体方法,这样的态度和做法,不仅不能发扬毛泽东思想,反而只会僵化窒息毛泽东思想。这是一切热爱毛泽东的人们不能不用心体察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