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也说红卫兵!

火烧 2010-11-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红卫兵道歉事件,分析其背后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观,强调个人错误不能代表时代潮流,反思文革评价需结合时代背景。

    余生也晚,没有当过红卫兵,但也还知道,红卫兵这仨字一般是特指的,特指文革时期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革命青年,或自称是捍卫毛主席路线的革命青年的。

    文革的发起也不是无缘无故的,用当时的话讲,是为了“防修反修”!

    最近一个曾被美国总统奥巴马“临幸”过的著名报纸《南方周末》登载了一篇文章--《历史深处的来信--四十四年后,终于有红卫兵公开道歉了》,坦白地讲,这篇文章本人没看,但这个不吝词汇的长标题已经将文章的主旨讲明了:有当年的红卫兵道歉了,公开道歉了,并且被“普世”的《南方周末》“普世”道歉了!

    既然是道歉,应该讲是那位道歉的红卫兵现在认为当初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或者认为当初的大家的做法普遍是错误的而自己作为错误的“大家”中的一员自然也是错误的。无论是哪种情况,《南方周末》都是想说明这样的一个主旨:窥一斑而见全豹,由此可以推知文革的错误!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也就是大家的做法是正确的,而那位道歉的红卫兵由于当初自己的认识水平有限未能跟上主流,致使自己犯了错误,自己的做法错了,那能否以此推断当初文革的大方向错了呢?

    我想应该是不可以的!

    个人的认识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潮流是对的,而某些人囿于自己的局限性,也可能跟不上潮流而犯错误,这样的错误应该是属于个人的错误而不能推到时代身上。

    比如时下的“GDP”、“房地产”、“拆迁”震天价响,不也仍有个别人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国务院推行的“GDP保8”等的重要性而与“房地产”、“拆迁”的大潮逆流而动吗?不仅充当钉子户,个别别有用心的无良之辈,居然以“自焚”的极端方式作践自己的尊严幸福而让“GDP”变成带血的“GDP”吗?这些冥顽不化之辈能否代表时下“五千年最大的盛世”的主流呢?

    可见这个“窥一斑而见全豹”有时是当不得真的!

    即便是第二种,即便那个道歉的红卫兵现在认为当年大家都错了,也就是说那个红卫兵认为当初文革的大方向从根本上错了,那也未必见得当初搞文革就错了。

    至少,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核心任务,不能以现在的价值观去衡量那个年代的价值观。

    就时下而言,农业的“转基因革命”就是中国的时代潮流。不仅棉花等经济作物转基因,就是大豆都进口转基因,玉米进口转基因。山西、吉林等地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子孙“先玉335”等,广西等地种植转基因鼻祖孟山都的“迪卡玉米”等。更加令人眼花缭乱的是,2009年,农业部在全球率先发布了国民主粮转基因的通行证:发放了两个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与一个转基因玉米“安全证”,农业部专家黄大昉更是一言九鼎: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不会暂缓!

    当然,潮流之所以是潮流,离不开强力人物的推动,当然,转基因专家的“科普”以及“不吃转基因就是对抗温总理”的豪言壮语也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转基因的“科普”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不仅有方舟子的“转基因使人更健康”,有张启发的“虫不能吃人能吃”、“口感不错”,有贾士荣的“科学现在没有发现问题就是没有问题”等精彩言论,更有张启发等人以院士之尊,将自己辛辛苦苦孵化出的转基因大米推到大街上让人免费品尝,以此拉近高科技的转基因与百姓的距离。

    中国将执转基因之牛耳,中国将敢为天下先,率先主粮转基因,这已成为时下中国不可抗拒的主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试问,几十年后如果张启发良心发现,说今天的转基因是错误的,就能说明今天的转基因是错误的吗?人家可是为了解决“粮食紧缺”呢!

    至于一定要追问当年难道除了“文革”就别无“防修反修”的途径了吗?或者一定要追问除了“主粮转基因”就别无别的途径解决“粮食紧缺”的问题了吗?这就让本人难以回答了。

    本人掌握的材料有限,不知道今天限制“房地产”能否部分解决“粮食紧缺”问题,不知道限制外资在中国肆虐能否部分缓解“粮食紧缺”,不知道中国的农民如果不做“农民工”而在家中精耕细作能否部分缓解“粮食紧缺”,不知道国务院将购买美国国债的两万亿美元拿来兴修水利能否缓解“粮食紧缺”,不知道……,因为自己掌握的信息有限,一如自己不知道当初除了“文革”之外究竟有无其他途径还可以做到“防修反修”一样,原因也在于自己对那时的资料掌握有限。

    《南方周末》要论证文革是错误的,我想就应该论证为了完成当时的核心任务--防修防修而用文革这种方式是错误的,那《南方周末》就应该让读者确信,除文革外,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防修反修而不用独独选用“文革”。   

    《南方周末》要让读者认识到除“文革”外还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当时的核心任务而“文革”的发起者弃之不用就是必不可少的。

    《南方周末》要做到这点,全面披露文革史料,就是必然的选择。

    请以“客观”标榜的《南方周末》全面披露文革史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