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多元和一百多元检查费的背后
三千多元和一百多元检查费的背后
《健康报》报道,浙江省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因为肚子疼到当地一家医院检查,总共花去3000多元,几乎把所有能做的检查都做了一遍,还是没有查出来是什么病。后来他到省医院就医,该院普外科叶再元教授用手在他的腹部摸了一会儿,诊断为阑尾炎,请他去做仪器检查,结果照影证实患者就是普通的阑尾炎。这次检查,只用了100多元。对此,老人感慨地说,“如果当地医生的基本功再扎实一点,我就不用花那么多冤枉钱,也不必担惊受怕这么多天了。”
诚然,两家医院医生的技术水平确实差距太大。前一家医院的医生,缺乏临床经验,虽然他也摸了患者的肚子,但却没有发现“阑尾位子比普通人高出2厘米”。没有办法,只好求助于仪器。可是仪器是由人来操作的啊?即使仪器再先进,再神通,你医嘱没有要求照那个部位,怎么能够发现疾病的症结呢?所以,那家医院尽管左照右照,花掉了患者3000多元检查费,仍然是一头雾水,只好将病人推出医院。省医院的叶再元教授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责任心也强,他仔细查腹,终于逮住了病根。最后刀到病除,让患者欢天喜地地回家了。
不过,除了技术问题,第一家医院是不是还有乘机滥检查、千方百计掏患者腰包之嫌呢?一个普普通通的肚子疼,用得着把所有能够做的检查都做了一遍吗?3000多元和100多元相比,这家医院可是比后一家医院多赚了2900多元啊?一个患者宰你3000多元,那一天里会有多少个3000多元呢?假如来到这家医院的患者都照此病例一样地检查下去,那这家医院不发财才怪呢?可是如此一来,患者可要吃不消了。3000多元对于富人来说算不了什么,还不够人家一餐饭的开销。可摊到老百姓头上,那就要东挪西借了,甚至因此而债台高筑。因为,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一般也就在一千元多点。即使国家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月工资超过二千元的也很少。所以,让患者一次检查拿出3000多元,那对于他们来说,是会心疼好几天的。
话说回来,患者看病花多少钱本身没有什么不妥,问题是该不该花?值不值得?花了钱却看不出病,治不了病,这个钱花的就有点冤枉了。这和人们去商店购物一样,只要“物有所值”,认买认卖,皆大欢喜。可是这位患者,花了3000多元没有看好病,而同样的一个病,另一家医院只用了100多元就确诊了,这让患者怎么能够心理平衡?
近些年,由于现代的高级的检查、检验仪器不断地投入临床,许多医生变得懒惰了,不再认真临床实践,不再劳心费力地积累诊察经验,一味地依赖仪器检查和检验结果做疾病诊断。他们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仪器永远是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在医疗实践中,人才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因素。不管仪器检查、检验的结果多么准确、翔实,但最终还是要人来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归纳后,做出诊断和决定医疗行为的。这正像省医院普外科叶再元教授说的那样:“最基本的检查可能也是最有效的检查,但遗憾的是,需要医生动手实施的物理检查受重视程度不如以前了。结果,设备越来越先进了,医生却好像越来越不会看病了。”
按理说,阑尾炎属于常见病,普通病,只要是有一定临床阅历的医生,是不会误诊、漏诊的。可能这家让患者花费了3000多元检查费用,却做不出疾病诊断的事例,属于个别现象,不能够以此来衡量这家医院的整体水平,更不能以点带面的否定这家医院的行医资质。但我们一定要从这件事情里汲取教训,对自己的医院也反省反省,特别是医务人员,更要以叶再元教授为榜样,努力工作,积极临床实践,苦练基本功,像白求恩那样,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满腔热忱,做一名让患者满意的白衣天使。
别再给白衣天使抹黑,别再让患者遭受因漏诊、误诊而延长的疾病痛苦和花冤枉钱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