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拒绝高考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致命一击

火烧 2011-06-1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指出拒绝高考将对中国高等教育造成致命打击,引发社会资源浪费与阶层固化,批评所谓改革实为利益驱动,呼吁保持高考制度以选拔人才。

   

我们大学生如果还有一点点自豪感的话,这种自豪感来自高考;如果还能在社会上获得一点点尊重与认同的话,也来自高考。有了高考,无论别人怎样看待四年的大学时光,是混也好,是骗也好,是抄也好,至少说明我们对于知识有相当的自学能力、综合能力、理解能力,而这,正是一个所谓“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素质。中国的大学有“进门困难出门容易”的特征,与美国的大学正好相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我想一定是比较复杂的,历史的文化的各方面,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也不是简单的靠取消高考,强行将我们的“难”效颦于美国的“易”就能一步成为世界超一流大学的问题。我想大学教育,主要在“发现”人才,是造就社会栋梁的初选环节,是进来难,还是出来难,并不是问题的根本,真正的要点在于必须有一个“难”,使学生们在这一“难”中,分化出来、展现出来。设想一个人人皆可上大学的社会,是多么的滑稽,又是对这会资源多么巨大的浪费,假如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又说明国家的管理者是多么的无能。  

   

不幸的是,这种现象真的在中国出现了。新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学”擅自招收的50名学生,近日对外宣称,他们集体拒绝高考。我想“素质教育”、“打破应试教育藩篱”、“与国际接轨”等等应该是他们的口号和理由吧。听起来不错,乍一听好象是一种崭新的理念,能培养出崭新的人才来。而且这是标准的“改革”,把上百年的东西都弄得底朝天,还有比这更彻底的改革吗?在中国不管什么事,只要沾上“改革”,一定会有人支持的,无论这改革是否合理,是否更完善。真心的改、善意的改,本来是件美事,总要大胆的设想小心的求证,事物是在发展变化中前进的,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缺乏这样的真心与善意,很多时候是打着改革的幌子谋个人的私利。  

   

取消高考有什么私利呢?首先对中国的敌人,具体说就是美国,他们了解中国比我们中国人还深刻而透彻。他们深知,以中国目前的状况,不可能人为地由“进来难出去易”过度到美国式的“进来易出去难”,绝对办不到。这种改革的结果,只能是把大学搅成一锅粥,使国人对中国的大学彻底地绝望,加重社会矛盾,促使人才和资金加速流向美国,削弱发展后劲。第二,对大学而言,将成为“嫌贫爱富”扩大收入的机会。没有了高考,貌似人人教育机会平等,实际是不看分数只认钱的腐败和财富排挤。八字校门朝南开,有学无财莫进来。贫寒子弟将永远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无出头之日,堕落为“世袭”的失败者和下等人。第三,对有钱人的子弟,他们从此可以不用付出一点点的努力,从懂事时候起就纵情嬉戏,混到17、8岁,带着女朋友和用人上北大,上清华,上国内任何一所他喜欢的大学,成为“世袭”的成功者和上等人。今后他们还会创造出更多的理论,以证明他们的“成功”是因为接受了第一流的高等教育,智力优于常人,甚至还装出一副比别人更加热爱知识、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嘴脸来。  

   

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在中国,呼吁要取消高考的人,都是笨蛋和坏人。他们要么是学习不努力,脑子缺根弦,基础薄弱,很难在激烈竞争而相对少腐败的高考中获得好成绩;要么就是成心破坏中国教育的百年大计。中国的青年们,请接受一位年近5旬的老考生的建议,勇敢地在高考场上去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真的勇士从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何况还只是几张试纸和一瓶墨水。我们的大学课堂,天纵的英才不去占领,那些虚伪的愚蠢的罪犯的子女就会去占领。认真准备高考,维护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为了你们的荣誉和未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