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存在可以脱离于阶级立场的“自由之思想”
世界上不存在可以脱离于阶级立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答高山流水梦朋友的《谈“造反有理”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文
多看多想
高山流水梦网友对我的留言做文章答复,我就就这个问题 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还是坚持谈论所谓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能脱离阶级立场,否则就是空谈。我的回答如下:
马克思学说认为文化和思想,根源于社会经济基础,即社会的阶级基础,历来统治阶级的文化和被统治阶级的文化都是有自己的相关阶级基础的。诚然,明确强调阶级性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才提出的观点。但是阶级立场和阶级性的规律却贯穿人类社会历史,无人可以例外。 古今中外,很多进步意义的哲学思想,文艺作品多少是立足于被压迫阶级的阶级立场上的,在此立场上才有所谓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中世纪末期欧洲处于封建的高压之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已经产生独立的阶级意识,并在社会中和封建贵族发生了整体的冲突。正是基于新型资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各类艺术家和思想家搞出了文艺复兴,并在随后逐渐形成引导资产阶级一系列革命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等新思想。试想要是新型资产阶级,没有独立阶级意识,还是服从君权神受,哪会有思想上的创新?谈得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吗?同样马列主义的诞生,也和当时欧洲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独立有直接的联系,正是当时欧洲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并展开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以后。1848,马克斯主义诞生了。马克思主义是来源是阶级斗争的学说,是从理论上明确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性。马克斯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独立的思想体系。自此以后,凡是能正确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思考的人或多或少都能真正做到独立思考,并有所成就。列宁,斯大林,毛主席,这些无产阶级的理论家并没有象资产阶级教授们整天宣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因为他们立足无产阶级立场,才有了真正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思想,并创造了诸如“无产阶级专政”,“继续革命理论”等等全新的思想成果。至于象军事策略,建军原则等等具体问题上更是展现了独立思考和相应创新成就,正是这些新思想,新策略才成就了20世界中叶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
而20世纪后半叶社会主义事业的低潮期,伴随的现象无一不是,修正主义者和资产阶级学者,故意用各种手段淡化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如赫鲁晓夫大搞“全民党”,戈尔巴乔夫搞的“新思维”,还有各色资产阶级学者最喜欢的“普世价值”。当然这方面中国也有巨大贡献如大搞“礼之用,和为贵”的孔孟思想和谐社会等等。在反对共产主义的思潮中,西方学者也是高举独立思考,并自诩自由思想的旗帜,并以此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列主义宣传和教育。仔细分析这些“自由”思想也好“独立”创新也好,无一不是淡化阶级意识,淡化阶级斗争,或是人为掩盖阶级差别的手段。而这些货色也没有多少真正“创新”的东西,原因是故意回避了阶级性,这一客观事实,所得到的结论也失去了基本的科学性。另外回避阶级性的各类思想古已有之,根本不需要创新,依葫芦画瓢,润色一下就好了。那里需要什么独立思考,比如现有一批官方的学者一直在宣传的孔孟学说。
同样具体到中国问题上。单独每个中国人,不能说他们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那么中国人特别是受压迫的中国人作为整体上来说为什么长时间都是一般散沙呢?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受压迫的阶级几千年来都是保持着和统治阶级基本一致的思想体系。农民作为压迫最重的阶级,反抗从封建制度确立起就有了。但是陈胜吴广虽然造反,内心的想法确实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明此类反抗的本质并没有意识到阶级差别,因此也只不过建立新的压迫系统,并不能大力推进社会前进。同样中国古代也有发达的商业和一些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但是这些从业者从来都没有自己独立的阶级意识,他们也多依附于地主阶级,或者本身就是地主阶级,还是完全接受封建思想的那一套,因此这些具有资产阶级萌芽性质的生产方式,也最终没有能够再前进一步。
当今社会,中国无产阶级,尽管在社会经济领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界限按照马列主义学说是明显的。但是平心而论,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中国无产阶级成员大部分都没有自己独立的阶级意识,他们中大部分人想着只要如何,将来也能“阔起来”。其思想状态和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差不多。啊Q就认为,自己和赵老爷都姓赵,是一样的,那天走了运也能比他“阔”。这点在普通文化较低的中国人里是这样,在文化水平较高的中国人,如知识分子和现在所谓的白领,更是这样的。他们平时拍领导马屁,想办法捞钱,费尽心机往上爬,最终目标都是想做一个剥削者。从来也没有想过象他们这样的出卖劳力为生的人和资本家完全是不同阶级的人,就算可以有部分人能变成资本家,也和买彩票的概率差不多,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牺牲那么多尊严去换取。正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成认阶级性的客观存在,或是只是口头承认并不用阶级的立场和原则去看问题。那么必然,他们具体分析和探讨问题的时候,使用的是现成的那些故意忽略和淡化阶级的理论。如孔孟,如普世价值,西方经济学等等形形色色,但是本质的内容是一样,就是完全接受剥削阶级所宣扬的思想。这种情况下,请问他们还能有什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呢?都没有,既然他们完全接受了统治阶级的思想,那么想要他们反抗那真是难上难了,因为都还在做着清秋大梦呢!
毛主席在中国大搞文革和“造反有理”,就是要让每个中国人明确目前无产阶级专政下,依然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就是要每个中国人有明确的阶级意识,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个阶级,应该有什么样的立场。在此之上,才有真正的思考。举例子,如文革里的很多批判文章,有很多都是出自普通工人农民之手,即便是张春桥,姚文元这样级别的人,其学历和背景也很一般,是无法和当前历市场,吴良心这样的人物相提并论的。但是他们的文章能说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吗?恐怕有很多是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在其中。再说文艺界,文革时候的文艺作品和现在的文艺作品相比谁更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呢?差别在哪里,就在阶级立场上。
综上所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样的提法,本身太抽象,也容易被各色人利用。比如你宣传马列的时候,他也可以用独立思考来反对甚至是胡搅蛮缠。因此,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如强调独立的阶级意识,即强调阶级立场。左派应当很明确自己的阶级立场,即无产阶级立场。思考问题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才是正真的独立思考。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思想,因为思想必然是现实的反映不会完全独立和自由。如果有人宣称超阶级的独立思考,第三条道路,那么实质上可能就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思想”。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