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是社会文明素质提升的促推力
“斗争哲学”是毛主席哲学思想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展开,是事物发展规律在现实社会活动中的反应,联系到社会实践主体来说,斗争是促进人的文明素质提升的基本作用力之一。
人的文明素质的提升,一是要靠人生价值目标的引导,诸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指向,更有毛主席标定的“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可说是促进人的文明素质提升的引拉力;二是要靠对不文明的行为习惯的反制,就是要对之展开积极的斗争,以阻止人的文明素质的向下滑动甚或倒退,因此这可以说是一种阻退力,或者说是抵制下滑的促推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斗争是一种与批评相向的教育,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斗争解说为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漠视斗争在制止和扭转错误和落后思想行为上的积极意义。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在促进人的文明素质提升上,仅凭正面教育和引导的单一作用力是难有成效的。例如孔孟之道被历代统治者大力推崇倡导,但始终未能在社会上蔚然成风,未见明显成效,甚或是成了坏人行恶的遮丑布,不是这样吗?那些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人不就是明证吗?长期以来由于斗争哲学受到批判,人们不敢讲“斗争”,对“斗争”讳莫如深,结果是“五讲四美”类的道德教育成了一种空泛的口号,没有多少人把它作为行事的准则,也就没有产生多大的社会效应,反倒是出现了思想的倒退,精神的滑坡,道德的沦丧,出现了社会文明素质的倒退。在不文明行为大行其道时无人敢于走上前去加以制止,也就是说不敢展开积极的斗争,一任这些负面的东西在社会上泛化开来。
事实告诉我们,在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过程中不能缺少斗争的作用力,斗争就是促进,斗争就是推动。因此,要在全社会旗帜鲜明地提倡、弘扬斗争精神,要增强敢于对社会上不道德、不文明的思想行为“亮剑”的自信和勇气,要同一切有碍社会文明素质提升的思想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